不到24小时就变卦,美国将在1个月后下手,再对中国电子产品征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4 19:10 2

摘要:继4月11日深夜宣布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于4月13日公开表示,将在一个月内对半导体、智能手机等产品重新加征关税。

2025年4月,一场被特朗普寄予厚望的“关税闪电战”在短短十天内戏剧性溃败。

继4月11日深夜宣布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于4月13日公开表示,将在一个月内对半导体、智能手机等产品重新加征关税。

这一“不到24小时就变卦”的操作,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在经贸博弈中的短视与反复,也让中美关系陷入新的不确定性漩涡。

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变化太快,像坐过山车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这种像“一日游”一样的政策变化,说明美国政府考虑问题不够长远,而且常常改变主意,给全球产业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4月11日晚上,美国海关宣布,电脑、手机和半导体设备等12类中国商品,可以免除125%的“对等关税”。

但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天,美国商务部长就说,一个月内会推出新的半导体关税政策,之前免税的商品可能又要开始收税了。

“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关税减免只是暂时的,大约一个月后会恢复征收。”

卢特尼克这番话表明,期待关税继续减免的企业可能会失望。

这意味着,此前期盼能持续享受关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成本上升,关税恢复征收无疑给相关行业带来压力。

美国商务部长还说,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来自中国的关键技术产品将与半导体一起面临一种单独关税,这是区别于对等关税的另一个类别的关税

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韦德布希证券(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特朗普的暂时免除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暂时移除了笼罩科技行业的巨大乌云,缓解了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压力”。

在卢特尼克发表讲话后,艾夫斯对该报告进行了修正,指出白宫方面释放的混乱信号“令整个行业和投资者感到头晕目眩,为正在制定供应链、库存和需求计划的企业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和混乱”。

当白宫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豁免关税时,看似是特朗普政府“战略性让步”,实则是美国社会集体求生的本能反应。

苹果公司近九成产品依赖中国工厂,英伟达的显卡生产线扎根长三角多年,微软的硬件生态更是与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这些科技巨头的生产线不是用政治口号就能搬回美国的。

特朗普原以为加征145%的关税能逼企业“二选一”,结果却让华尔街陷入恐慌:苹果股价单日暴跌、美债遭抛售、美元信用动摇,美国经济在关税核爆中瞬间进入“ICU模式”。

特朗普团队的最新表态,显然给消费者和市场的希望泼了一盆冷水。关税意味着美国的电子商品进口价格将大幅飙升,而这一成本通常将转嫁给消费者。

这一最新表态还进一步增加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混乱。在过去两周时间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多次发生变化。民主党议员周日表示,这些变化正在导致不确定性和特朗普的信誉危机。

韧性与策略的反击

中国企业也在积极适应新形势,用各种巧妙的办法和强大的创造力应对挑战。

比如,深圳华强北的电子产品商家努力开拓东南亚市场,把蓝牙耳机、数据线等产品的出口比例从原来的40%提高到了65%,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华为、小米这样的手机大厂,也在加快使用国产芯片的步伐,2025年第一季度,它们自己设计的芯片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0%,这不仅减轻了关税带来的影响,也让中国高科技产业更有底气自主发展。

中国除了运用市场策略和技术创新,也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例如,根据《反外国制裁法》,中国对杜邦中国等企业启动了反垄断调查,这是法律层面的行动。

同时,中国还将向台湾出售武器的16家美国企业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也是一种法律手段。

这些行动表明中国正在加强法治建设,并且清晰地向外界传递信号:中国会坚定地保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不容侵犯。这些行动表明中国正在加强法治建设,并且清晰地向外界传递信号:中国会坚定地保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不容侵犯。

多边主义的呼唤

美国的“一意孤行”政策,让中国蒙受损失,也让全球都很担心,招来了很多批评的声音。欧盟、东盟等组织都开始想办法应对,保护自己。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明确表示,打贸易战对谁都没好处,呼吁大家一起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共同发展。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指出,如果美国真的实施新的关税,英特尔、美光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可能会大幅减少,损失比例可能高达15%。

中国的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设备制造商,他们的出口订单数量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达到30%。

这说明全球的产业链已经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相互依赖程度很高。任何国家单独采取行动,都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损害大家的共同利益。

简而言之,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美国的关税政策也让自己的经济不好受。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3月份的物价涨了不少,涨幅达到7.2%。

其中电子产品的价格因为关税上涨了19%,这让美国收入不高的家庭生活压力更大。

特斯拉和英特尔这些大公司也表示,如果供应链出现问题,可能会让美国2025年的经济总量减少0.3%。

合作共赢是正途

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仅是贸易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两国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差异。美国希望通过加征特定关税,打击中国产业链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然而,中国具备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产业链,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使得中国能够较好地应对外部压力。

中美贸易关系未来的走向,取决于美国能否改变单边主义的做法,真正尊重中国正当的发展权利,并且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寻找合作双赢的途径。

或许特朗普总统也了解类似的道理,因此才选择免除部分中国产品的对等关税,比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半导体设备等等。

关税政策调整背后,是中美对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激烈争夺。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其产业链优势短期内难以替代。此次豁免虽为贸易战“降温”,但双方在关键技术、市场准入等领域的博弈仍将持续。未来关税政策的走向,或将深刻塑造全球电子产业的竞争格局。

来源:怎么回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