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俯瞰大庆川渝探区,正是春光明媚时,从山花烂漫的巴蜀之巅到碧波荡漾的嘉陵江畔,从井架高耸的腹地深处到昼夜不眠的油气场站……这片闪耀着石油红的土地,在党旗的指引下,正徐徐拉开一幅拼搏奋进的动人画卷。
俯瞰大庆川渝探区,正是春光明媚时,从山花烂漫的巴蜀之巅到碧波荡漾的嘉陵江畔,从井架高耸的腹地深处到昼夜不眠的油气场站……这片闪耀着石油红的土地,在党旗的指引下,正徐徐拉开一幅拼搏奋进的动人画卷。
几年来,大庆川渝探区各单位以党建为引领,在川渝党工委的统筹带领推动下,立足地域特点,不断探索红色网格治理模式,走出了具有大庆油田特色的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新路径,让红色网格汇聚起大庆石油人为实现川渝探区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初心。
构建“安全网”
践行“责任心”
蜿蜒的蜀道,复杂的地貌,大庆川渝探区勘探开发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对着各类安全风险。大庆石油人构建“安全网”,践行“责任心”,以“小网格”兜住了“大平安”。
油田纪委第四派驻纪检组将安全环保再监督融入红色网格建设,推进党建与安全环保监督工作深度融合。进驻川渝以来,第四派驻纪检组认真贯彻落实油田纪委“清廉责任、监督检查、提示提醒、纪法教育四个到网格”的具体要求,通过“网格化监督模式”扩展监督覆盖面,建立“纪检委员网格长+党小组长属地链+党员承包点”为主的监督网络,力争并入川渝党工委“红色网格”之中。在2024年开展的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再监督中,他们牵头组织川渝党工委、技术监督中心重点项目HSE监督站以及相关单位开展一系列安全联动监督举措,推动安全隐患有效治理,各场站管理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我们采取‘四不两直’现场检查、召开现场推进会、跟踪隐患整改等方式,带动每一个小网格逐步形成‘从排查治理到总结提升’的常态化治理机制。2025年,我们将继续依托红色网格优势作用,推动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再监督向大庆川渝探区深度覆盖,实现精准监督、有效防控,织密监督网格。”第四派驻纪检组副组长王亚臣说。
川渝地区天然气井呈现典型的高压、高含硫、高风险等特点,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技术监督中心重点项目HSE监督站以“站位要高、眼光要远、业务要专、查摆要全”为总原则,统筹推进落实网格化监督工作,将人员职责画格落地、定格到位。从全面整治“低、老、坏”到深入开展硫化氢风险防控、井安系统、自控系统等专项监督,将安全网格覆盖到面、聚焦成点。
“从平原到盆地,很多地下的安全风险已经超出了我们以往的认知。”重点项目HSE监督站副站长张维柱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聘请资深专家、联合集团公司及西南油气田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深度安全风险评估,以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确保安全风险时时受控。同时,他们还以线上直播、多级联动、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每一个网格单元、每一个网格员进行安全培训,以红色网格扎实推进安全管理。
运行“高效网”
奋进“拼搏心”
巴山夜雨,共话心声。
3月的重庆,细雨朦胧,重庆分公司生产中心网格长李文彬、副网格长李婧宇顶着小雨前往多个井站开展“围炉夜话”。在合深4集气脱水站,在潼深3井试采净化站……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员工宿舍实地勘察,与相关单位人员促膝长谈,现场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大事不出网、小事不出格、落实无盲区”,重庆分公司依托网格划分、“网格员”设定,激发和调动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队伍的和谐稳定和生产的平稳运行。
他们将“安全承包点”与“红色网格责任区”紧密结合,建立中心领导包保各支部、井站,网格员包保职工群众的“两级包保”机制;细化“红色网格”动态管理台账,确保管辖区内496口管理气井、134座生产井站、594公里管道、207口生产井时时在线、全面受控。
同时,每一名网格员发挥“贴身”监督优势,定期摸排员工思想状况,遏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围炉夜话”拉近干部员工之间“心与心”的距离,让大家聚成干事创业的一团火,点燃奋斗的激情。
以小见大,以微知著,大庆石油人将红色网格的“星星火种”播洒在大庆川渝探区,把“小网格”凝聚成“大力量”。
达州山区腹地,平页1页岩油开发先导试验区的6口水平井已全部投产,展现出凉高山组页岩油规模开发的广阔前景。
该试验区主体施工仅用时58天,这令人惊叹的速度背后,正是红色网格和党建协作区联合发挥优势的力量。
平页1试验区工艺流程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参建单位较多,人员密集,施工建设与安全风险交叠,现场管理困难重重。为确保试验区高效建产,采油一厂巴中/达州分公司党支部协调生产组和技术组4名网格员加强试验区网格力量,网格长和片区长现场指挥协调,第一时间解决发现上报的问题。
因施工期间恰逢今年春节,该党支部组成了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挂帅的党员突击队,同建设方、施工方、监督方共百余人奋战在井场,共同打响了“百人节日攻坚战”。他们吃在现场、住在现场,全力推进施工进度。通过各方的艰苦奋战,整个工期仅用时58天就完成了52台套主要装置入场安装、4.2千米工艺管线铺设工作。该试验区于2月13日实现高效投产,创造了大庆川渝探区的“一厂速度”。
在大庆川渝探区仪陇—营山区块,采油二厂南充分公司党支部以“四定四提”工程为抓手,创新构建“动态定格、精准定人、分级定责、精细定标” 红色网格治理体系,在3567 平方公里的油气战场上织就一张“红色保障网”。
在攻关首口探采合一的油井——陇页1HC井期间,党支部书记兼经理张凤桐带领党员突击队队员积极组织,采取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等举措,快速破解了设计、设备、工艺、井筒清蜡等技术难题以及道路施工改造、页岩油投产零经验等管理难题。通过“红色网格+项目攻坚”模式,第一时间实现投产试运行,试投产初期页岩油日产量达到30立方米。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掀开了采油二厂南充新区建设发展的“新一页”。
织密“攻坚网”
驿动“科研心”
作为大庆川渝探区的科技“桥头堡”,成都勘探开发研究院身处成渝经济圈,这里院校林立、科研机构众多、高科技产业园星罗棋布。他们在川渝党工委的带领下,建“内网”扩“外网”,打造具有成都院特色的红色网格体系。
点开成都院红色网格治理平台,大庆、成都、达州、南充、重庆、塔东……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科研人员分布清晰可见。
“成都院目前有新老员工将近200人,多数人承担了两地轮岗、前线支撑任务,我们以红色网格实现了高效管理。”成都院川渝综合研究室副主任张文宇一边展示平台一边向记者介绍。
他们组织开发的红色网格治理平台,不仅能够通过各联合单位的共享数据实时查看生产动态,作出决策判断,也能在轮岗报备、工位分配、车辆调度等保障功能上实现一键申请、一键分配、一键预览。应用平台后,后勤保障线上管理比人工管理节省时间、人力90%,准确度提高30%。
在扩展“外网”上,成都院依托西部探区创新联合体,不断扩大对外朋友圈,构建以油企、油服、高校、院所为主体的四大党建协作区,截至目前已与6家单位签订《红色网格党建协作区共建协议书》,并牵头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建成为“看得着”的生产力、“摸得着”的向心力。
从成都到达州,汽车单程需要5个多小时;从大庆油田到川渝探区,飞行至少要6个小时,虽然路途遥远,但采油工艺研究院却以搭建“两横七纵”红色网格管理模式突破了空间距离,实现了“一院两区三地”科研攻关联合作战。
采油工艺研究院院长助理李俊亮告诉记者,“两横”分别为川渝工作专班及5个技术攻关小组,“七纵”分别为政策主张、科研生产、管理机制、维稳信访、安全环保、健康管理及作风建设,由专家担任网格长,党员骨干作为网格员,充分发挥红色网格思想引领、科研攻关、高效管理等作用,推动川渝业务快速发展。
“我们在大庆川渝探区打造了‘方案设计-技术创新-井筒安全-监督检测’全领域工程体系,让压裂中心、采气室、油田化学室、监督站及质检中心等多家单位形成攻坚合力。”李俊亮说,隶属采气工艺研究室的钻完井排采工艺组,通过构建“红色网格+绩效积分”新模式,加快了采气业务在川渝大地全业务、全流程、全人员飞速发展的步伐。
联动“协同网”
砥砺“实干心”
离开熟悉的东北,扎根到陌生的川渝,不仅要适应环境的变化,更要尽快地了解风土人情,打通企地关系。
由天然气分公司运行运维的合川油气处理厂坐落于村落之中,分公司党委以推进红色网格治理模式为发力点,探索出了一条企地协同联动的新路子。
接管以来,他们积极建设分公司“领航、强基、堡垒、先锋”四层组织架构,与武胜县委、街子镇党委和新房村党支部积极沟通,实现企地合力共建,增强了网格聚合力。
合川油气处理厂党支部开展“我的安全您放心——安全主题开放日”活动,邀请附近村民参观站场,消除恐惧感和对健康影响的误解。每逢重大节日,还为附近村民送上小礼品,并温馨提醒站场周边村民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用温情融入当地百姓,促进与村屯和谐共处。
“厂区安全是营建企地关系的基础保障,需要调动发挥好每一名网格员的作用。”合川油气处理厂厂长、党支部书记杨文军说,两年来,该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及“定界、定责、定标、定人”的要求细化单元格,将岗位责任制、三类巡检、风险管控等工作纳入网格治理,让每台设备、每名员工、每项任务,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有管理主体。
自从建了网格,每名网格成员都清楚了自己的责任田,知道了“谁来干、要干啥、该干成啥样”。网格员车延迪带领网格成员对装置存在的“低、老、坏”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大家发挥各自所长,规范仪表接地线,利旧铁皮自制料盒、逐个排查法兰螺栓埋帽,做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让红色网格真正成为了稳住能源保供的“基本盘”,以“网格红”带动全域红。
在大庆川渝探区,还有一支队伍默默“战斗”在后方,他们以“党建引领网格化”为抓手,持续深化“党建+红色网格”治理模式,用强有力的服务保障为一线生产保驾护航,这就是物资公司川渝地区物资供应服务保障组。
“通过红色网格,我们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保障组管理部主任包琪楠感慨地说。这支队伍现有员工11人,党员8人,他们细化网格单元划分,设网格员一名,助理网格员两名,责任区7个,分别由7名党员+三名群众联动负责。网格员坚持工作日志写实,将计划执行、合同签订、招标组织、保供协调等内容记录清楚,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障作用,他们实施包保服务,明确每名党员职责,对川渝地区17家单位实行包保服务,保证对用户单位服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去年,勘探事业部四川分公司急需70吨4.5寸非API套管,采购周期仅为15天。由于到货期限紧急,尺寸非常规,一般生产厂家均没有库存。保障组包保服务成员通过与物资设备部、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他油田多方联系、沟通,最终从塔里木油田找到物资,为一线生产解了燃眉之急。
“虽然我们保障组人数不多,但我们以红色网格凝心聚力,让‘材料供应到现场’的优良传统闪耀在川渝大地。”包琪楠自豪地说。
巍巍巴山、源源蜀水,大庆川渝探区高举党旗,将千张“网”汇入川渝“心”,用红色网格勾勒出“飞地腾飞”的发展图景。
来源 大庆油田报
编辑 宋庆晨
责编 彭勃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