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晋大地,表里山河,文物遗迹星罗棋布。从古老的云冈石窟到巍峨的平遥古城,从斑驳的壁画彩塑到珍贵的青铜器,每一处、每一件都是历史的沉淀,承载着山西千百年的厚重记忆,诉说着华夏文明的灿烂过往。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文物遗迹星罗棋布。从古老的云冈石窟到巍峨的平遥古城,从斑驳的壁画彩塑到珍贵的青铜器,每一处、每一件都是历史的沉淀,承载着山西千百年的厚重记忆,诉说着华夏文明的灿烂过往。
文物保护,法治先行。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为文物的守护筑牢了坚实的法律屏障。对于山西各级各部门而言,依法保护文物,既是责任,更是使命。这不仅关乎文化传承,更与地方发展紧密相连。
今起,本报特别开设“三晋文物 法护传承”专栏。我们将深入解读政策法规,剖析典型案例,分享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成果与经验,探讨工作中的难点与突破。希望通过专栏,能让每位读者,尤其是奋战在文物保护一线的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法律要义,提升依法保护文物的能力,凝聚起全社会守护文物的强大合力,让三晋大地上的文物瑰宝在法治的护航下,代代传承,熠熠生辉。
“脚踏实地践行‘文保主力军’职责担当,全力以赴筑牢文物安全底线!”驻守于历史悠久的古城平遥,晋中市平遥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志武时刻心系文物保护动态,带领队伍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守护着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近日,记者连线平遥县公安局相关派出所,记录下了落实于平遥三大热门古建中的“守护经”。
古城墙内用好“三管经”
科技支撑、警民联动、全面宣传,近年来,平遥古城内古城派出所和旅游警察大队2支公安队伍三管齐下,全面守护文物古迹安全无虞。
古城派出所视频监控调度中心内,一张24小时全覆盖无死角的视频地图,成了民警高效处置文物险情的好帮手。屏幕里,古城内的文物、景点以及重点部位一览无余;屏幕前,民辅警轮流值守,时刻关注景区古迹的“风吹草动”。
2021年10月,持续多日的强降雨使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墙发生局部坍塌。所队值班人员通过视频地图,很快发现了险情,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模式,助力古城墙及时得到“救治”。
文物娇贵,古城怕“水”也怕火。针对防火工作,古城派出所不仅专门成立了消防工作站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还特意邀请消防专业人员,针对景区从业人员进行专题宣教活动,通过警民齐发力,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燃”。
警民联合,不仅见效于安全,还惠及到宣传。为了调动更多力量守护古城,所队携手组建了由平安志愿者、商户十户联防、治安积极分子、景点从业人员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文保平安志愿队伍。2021年以来,公安协同志愿队伍积极走进景区、社区、商铺、居民家中,开展了上百次“全民爱古城、文保靠大家”主题宣传活动,潜移默化地将“文保之种”播撒在群众心中。
“说起宣传,我们早已开启了‘全时空’模式,在原有的条幅、宣传单、LED大屏等传统招式外,又拓展了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路数,以期让社会各界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旅游警察大队队长张中亮补充道,他相信只要在所队持之以恒地推动下,全民参与文保的热情定会愈加高涨。
镇国寺里修好“克难经”
始建于五代十国的镇国寺,不仅是著名古建,亦是襄垣乡派出所的“掌上明珠”。伴随着山西文旅的火热出圈,襄垣乡派出所的文物保护工作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不惧挑战,坚决迎难而上。因为,守护千年古刹既是责任,也是荣耀!”襄垣乡派出所所长韩冬道出了全所民辅警的心声。
保护是核心,安全是底线。2024年国庆假期,襄垣乡派出所充分运用文物保护巡检制度,24小时开展执勤巡逻,细致检查消防设施、保安配备、视频监控等情况,一旦发现隐患,马上下达整改责任通知书。
重要节点的文保工作不“掉链”,细水长流的日常守护不缺位。近年来,在韩冬的带领下,全体民辅警人手一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结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派出所立足辖区景点景区治安特点,强化显性用警,广泛发动景区、村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采取“定点+流动、车巡+步巡”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景区见警率、管事率,有效确保了镇国寺的安全。
不仅如此,为了推动文保工作精益求精,襄垣乡派出所还时常邀请文物专家、文化专家、旅游专家走进镇国寺,实地为民辅警讲解文保要点,并针对派出所人力资源和技术装备不足等困难,探讨出了“建立镇国寺警务室,实现警力警务前移”等破题之策。同时,与文物、宗教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严打严防文物犯罪,全面摸排古迹隐患,动态调度巡护力量,成功构建了“宣传防范一体化”的文保工作新格局。
“过去一年里,即使遇到游人如织的旅游高峰,镇国寺也未发生一起文物被盗或受损事件。”韩冬对此很欣慰。
双林寺中学好“防患经”
千年留彩,文脉传续,平遥县的双林寺素有“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美称。为了守护好这份历史的馈赠,中都派出所担起了文物保护的重任。多年来的文保工作经历,让所长李永生坚信,守护文物必须学会未雨绸缪。今年3月31日,清明假期前,考虑到当地焚香祭拜的习俗,中都派出所聚焦文物保护与游客安全,组织全体民辅警在双林寺景区内进行了一场消防演练。
“光是节前演练还不够!”为确保清明假期“十分安全”,李永生认为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论节前节中,他都坚持每天对双林寺的客流量进行通报,并联合景区据此制定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
清明假日期间,中都派出所根据相关方案,启动了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当重点部位、重点时段人流量超过5000人时,火速加派一组警力;人流量超过1万人时,便会出动全部警力。
“为防景区‘超载’,我们还在入口处设置了电子计数器,实时监控游客数量,当客流达到最大承载量的80%时,便会启动限流措施。”李永生介绍。
在平遥呆久了,中都派出所的民辅警们对眼前的双林寺早已饱含深情。但凡遇到游客络绎不绝的节假日,李永生都会带领民辅警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一遍遍地强调:“寺内禁烟禁火,禁用闪光灯,请勿触碰塑像。”
日常工作中,民辅警们更是以“时时放不下”的严谨态度,定期入寺走访巡查,就消防设施、保安配备、视频监控隐患,一经发现立即要求整改,并耐心指导景区健全内保制度、完善安防措施、配齐配全装备器材……于全体民辅警而言,用心用力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信念,亦是热爱。
来源:平遥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