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爆炒、酥炸、炙烤、汆烫……4月16日上午,“天海藏杯”2025年城阳美食大赛在城阳新东方烹饪学校正式开赛。75名参赛选手现场角逐城阳区“十大名厨”“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等大奖。
城阳融媒讯|宽油在直径80cm的铁锅里划出金色弧线,猛火舔舐着胶州湾直供的鲜活海鲜——这是城阳美食大赛的竞技现场,更是城市经济的微观镜像。
爆炒、酥炸、炙烤、汆烫……4月16日上午,“天海藏杯”2025年城阳美食大赛在城阳新东方烹饪学校正式开赛。75名参赛选手现场角逐城阳区“十大名厨”“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等大奖。
城阳,这座活力之城,正以餐饮业为触媒,悄然激活消费新图景。当美食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显性基因,我们既看到舌尖经济的虹吸效应催生消费能级跃迁,又观察到其与零售创新、文旅体验产生的共振效应,更见证着政策赋能下城市商业DNA的迭代新生。
从味觉IP到城市名片
漫步城阳,味觉的国际之旅在街巷间悄然启程。
韩国总领馆旁,炭火炙烤的韩牛脂香与酱蟹的咸鲜气息在空气中缠绵;水悦城、鲁邦风情街里,东瀛风情的刺身吧台折射着三文鱼的油润光泽,居酒屋的暖帘后飘出清酒与烤物的氤氲。
当味蕾还在异域风情中流连,千年不其故地的非遗珍馐已悄然登场——流亭猪蹄的琥珀色胶质在舌尖起舞,傅家埠苦肠的醇厚回甘诉说时光的沉淀。而胶州湾馈赠的渔获,则在厨师的巧思中幻化为“胶州湾海鲜”的海洋之诗。这座将异域风情酿入城市肌理,让传统滋味焕发时代新韵的美食之都,正以兼容并蓄的气度,书写着“国际美食会客厅”的味觉传奇。
400余家大大小小的日韩料理店的集群效应让“吃正宗韩料,到青岛城阳”成为全民共识;吕家庄夜市七登央视的殊荣,折射出市井烟火与潮流文化的完美嫁接。
这种味觉IP的塑造源自系统化运营。城阳区以“美食+文旅”深度联动,串联起全域餐饮资源:机场音乐节的味蕾地图让游客在律动中感知美食印记,“明月山海间”的啤酒电音泼水节实现文旅消费场景再造,蛤蜊节、樱桃采摘季、葡萄季等特色活动更构筑起四季不间断的美食磁场。
当饮食体验升维为城市文化符号,消费势能便获得持续释放。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城阳区限上餐饮企业(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已从2023年的133家增至163家,同比增长22.5%;销售额由12.5亿元增长至14.7亿元,增幅达17.6%。从节庆引流到文化赋能,数字背后是美食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
跨界联动,释放消费潜能
城阳立足餐饮消费的即时性与沉浸感优势,构建起“美食+”产业联动体系。
纵向打通“源头直采-直播电商-冷链直达”供应链,胶州湾时令海鲜通过城阳水产批发市场实现全国流通;横向推进“赛事引流-餐饮转化”模式,青春足球场赛事观众散场后形成的消费潮涌向吕家庄夜市等网红打卡地;立体融合文化消费场景,城阳大剧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与城阳餐饮形成消费闭环。天海藏、赚多多直播间则持续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实体消费。此外,城阳区引进比亚迪仰望等汽车销售项目,也间接促进了餐饮消费的增长。
2025年1-3月,城阳区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达3.79亿元,同比增长13.6%,连续20多个月保持10%以上增幅。这种持续增长态势,印证了餐饮业作为“经济路由器”的枢纽价值——既通过美食大赛等活动提升行业质量,更以消费场景叠加催生产业联动效应。从足球场的激情呐喊到夜市的烟火升腾,从直播间的数据跳动到4S店的创新体验,多元消费场景的交织正为城市经济升级注入持续动能。
舌尖经济如何行稳致远?
城阳餐饮业的稳健增长,离不开制度创新的坚实支撑。无论是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激发餐饮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还是发布惠商促消费“九支持”举措,聚焦商户经营需求与市容秩序管理平衡;抑或是建立“商户自律小组”、试点运行部分区域摆摊位的惠商暖心“一米线” 、定期抽检食品安全行业……
制度创新的傲人成果,实实在在托举起餐饮经济——“钱桌街”“吕家庄夜市”的规范管理,让地摊经济与城市治理和谐共生;累计100余场“乐购城阳”活动的精准调度,让大众的消费热情四季在线……凡此种种,皆是城阳区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胜势的缩影。
当夜幕降临,饥肠辘辘的每一份期待都被热腾腾地满足,向上蒸腾的烟火气里酝酿着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温度,更是激活经济市场的新密码。
作者:融小评
来源:青岛城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