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归来的无名英雄 第1770—龚剑诚与HK先生对话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6 19:20 2

摘要:西蒙娜走后,先生和龚剑诚一直没有说话,他让龚剑诚拿出工具,虽然大钟悬挂起来了,但还要装模作样比划一下。由于确实年久失修,先生指点龚剑诚给钢丝绳和吊轴都上了润滑油。大约干了半个小时之后,先生才说话:“走,下去吧!”

西蒙娜走后,先生和龚剑诚一直没有说话,他让龚剑诚拿出工具,虽然大钟悬挂起来了,但还要装模作样比划一下。由于确实年久失修,先生指点龚剑诚给钢丝绳和吊轴都上了润滑油。大约干了半个小时之后,先生才说话:“走,下去吧!”

“先生,您不是说……”

“到我的休息室去,就在教堂里,我没有说不离开天台,你想在这儿当靶子吗?”先生第一次露出微笑,觉得龚剑诚很天真,“这里虽然很高,但并不绝缘子弹,好的狙击手照样在一千米开外的楼顶开炝击中你。”

“悉听先生之教诲!”龚剑诚低头表示服从。先生在前,两个人重新下了旋转梯子,不久到大厅才发现,水法庭继续开庭,警察们也都撤走了。先生先到神父的房里汇报了一下情况,然后出来后就带着龚剑诚去了一个小屋子,这是后堂,挨着告解室。到了小屋子里面,先生给龚剑诚倒了一杯水。龚剑诚得以环视这个小空间。天快黑了,先生点燃了一根蜡烛。烛光照耀着四位福音书作者的画像,还有两幅画是中国山水画,龚剑诚恭敬虔诚地伫立在画前,静静地欣赏。不过,龚剑诚突然觉得有鸡鸣,他好奇地一看,先生正到后院端着盆,在喂养三只母鸡和一只公鸡。龚剑诚偷偷地笑了。

先生过了一会儿,手里捧着五只鸡蛋进来了,脸上显得喜不自禁的满足感。“感谢我主上蒂,蜜涅瓦的猫头鹰总算在黄昏时候起飞了!”

“先生这句话是……”由于先生用的是西班牙语,所以龚剑诚没听懂。

“我说的是西班牙语,蜜涅瓦的猫头鹰总算在黄昏时候起飞了!”先生改为英语。

“先生总是那样睿智而有诗意!”龚剑诚崇拜地评价。先生修改了一句黑格尔的哲学名句,来形容手里五个鸡蛋得之不易。

“蜜涅瓦又译蜜纳发,是古罗马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传说她把纺织、缝纫、制陶、园艺等技艺传给人类,因此最受雅典人尊敬,栖落在她身上的猫头鹰也就成了智慧和理性象征。”先生做了详细解释。

“先生,我不懂您这句话!”龚剑诚觉得先生的每一句话都有深意,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故。先生拿出面包和一点蔬菜给龚剑诚放在盘子里。“西班牙生活清苦,蔬菜我种的。”

龚剑诚感激地吃起面包和莴苣叶,然后毕恭毕敬聆听先生教诲。虽然他十分焦急地想知道很多很多关于先生往事,更想知道他今晚会不会去椰路撒冷街去接头,可是,先生说过天黑之前他是不可以出去的,所以他着急也没用,这反而是一段难得的与线索独处的安静时光。

先生看来独自一人生活习惯了,龚剑诚真的恍如隔世之感,不明白为何德高望重的HK先生竟然成了李真玉同志的信使,在西班牙蛰伏了一年多,难道自己当初设想的秘鲁日本裔……有误?龚剑诚屏息无言地吃面包,然后看着先生将鸡蛋工工整整摆放在刻有上蒂的黑色木盒子里,仿佛那是一个孵化器,不久之后,他就可以看见小鸡在跑了。

先生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地将鸡蛋放好,盖上盒子,然后在龚剑诚对面坐下,用刀子切开面包,自己吃了一块莴苣,然后喝口水说:“黑格尔用蜜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的思考。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思辩之光就像蜜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晨曦中迎旭日而飞,也不是在午后顶着烈日飞翔,而是在黄昏降临时才悄然起飞。”

“先生,我不太懂黑格尔,这意思是不是说,西方哲学就像蜜涅瓦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晨曦中到来,也不是午后将至,只是黄昏才降临!那么这样看,西方哲学就是黑暗哲学,因为猫头鹰代表黑暗,即使是黄昏,也很有限,因为马上要黑天了!”

“是这个意思,”先生平静地看着餐盘,“黑格尔的哲学是以自身为思考对象,他想建立一种唯哲学的思想,而不是让思想之前就有哲学!”

“太深奥了,人们总是用现实的生活和命运来看待哲学的高度,所以工业葛命后,似乎东方人完全悔悟,认为祖上千年的文化哲学太过迂腐,不能填饱肚子。”龚剑诚说出了平常人的境界,先生淡淡一笑。“你比以前的思想高了很多,说出一定的道理。其实整个西方哲学所辨析的,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矛盾,西方所建立的古希腊哲学思想,大都是事后诸葛亮的心得和感悟,所以西方有预言家和哲学家两个概念,西方在借鉴了东方的宿命论观点之后,也依然喜欢总结前事,而将预言家作为巫师对待,而欧洲早期的星象学家根本不存在,只有占星的巫师这种民间形式,而中国古代早在汉朝就有太史官,成为国家郑权体系的官员,为国家研究和掌管天文地理。”

“先生,西方历史我觉得很虚无,因为所谓的古希腊文明,我在欧洲并没有见过专门的历史遗留书籍,多少一些所谓的残片和残卷,这些残废的文化能兜售出一个完整的西方古代史吗?”龚剑诚很不留情面地鞭挞了西方哲学。

先生笑了。“为何叫公元前,公元后?”

“传统的说,是以耶稣基督的诞生为年代分割线!”龚剑诚回答。

“这就是西方人对历史没底,用一本据说是公元96年就封笔的圣经作为编年史依据,让人倒推西方历史,目的是让崇拜单一神的基督教取代难以说清年代的古希腊、古罗马多神教,如果你承认了基督教,那么,就要承认基督教人为创造的所谓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历史,就要承认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和辉煌,因文化和宗教是连续不是断代的。西方人巧妙地利用好一本圣经,就将西方文化和历史追溯两千年,这就是文化霸权煮义。让人相信西方历史依靠的不是科学数据和古典书籍的传承,而是上蒂的意志高压下,让你承认他的古典地位,这就和如今美元的霸权煮义十分相像。”先生说这些话并没有任何激动的情绪,而是很平静,“基于科学考古和正史记载的历史,那才是真正的历史。”

“先生的话我赞同!”龚剑诚信服地回答,“那么,西方哲学史是怎样缔造的呢?”

“造神运动始于文艺复兴!”先生淡淡地说,“其实根本就没有文艺,何来复兴?这就是五百年前的欧洲术士们高超的智慧,达芬奇引领了所谓的伟大文艺复兴,但达芬奇并未造神,他只是忠实地宣扬了基督教。这期间,起决定作用的是,是一个江湖术士叫费奇诺的人,为其主人美第奇编制了一个哲学脉络,把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置于其中。脉络需要有衔接,那么,造神也很讲究,不能一下就出现一个哲学家,需要铺垫,那么,就顺着一个脉络进行塑造,从智慧的琐罗亚斯德开始,然后第二位是赫尔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即埃及祭司的头领;然后让俄耳甫斯继承赫尔墨斯……这时候引入毕达哥拉斯,这个西方最图腾出现了,于是,毕达哥拉斯发明了音节,发现了宇宙奥秘数学和斐波那契数列,但这时候他还是神学领域……毕达哥拉斯设计好,又该引入一个哲学家了,那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人竟然还是师祖、师傅和徒弟的关系,这是世界名人历史上,还是史无前例的,徒子徒孙都是世界著名哲学家,就连孔子和庄子都望其项背,因为他们的徒弟在历史上几乎说得过去的著书立说。”

“先生一针见血,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塑造似乎可以压倒卡尔马渴死以及圣西门、欧文、傅里叶的乌托邦社会煮义,可按照西方人的设计,他和中国的鬼谷子是同辈。”龚剑诚奚落地说。

“这就是造神,和本身就存在的人物最大区别,西方制造出的耶稣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个师徒的最大缺陷,就是《圣经》里均不见这三位贤者。而这三位中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颇丰,相当于同时代孟子著作的100多倍。在那个欧洲还基本处于原始城堡社会的时代,首先要有现代钢笔和白纸才可能写出那么多的经典。粗略计算的话,亚里士多德每年要有四部巨著诞生,这还不包括他到处游历和讲学。亚里士多德时代,历史学家给与作证,希腊都羊皮纸还没有出现,需要2个世纪后才会出现,他的300万字著述需要莎草纸写作的话,不会比中国的竹简更耗费物力财力。莎草纸从成本、损耗、维护上都是高昂的,加上草稿、提纲、资料收集的日记本,耗纸之巨更是难以想象。还有就是笔,古希腊人到底用什么笔写作,茅笔和端砚徽墨,他们肯定没有,估计是木炭条,这就有个保存问题,而且莎草纸容易被雨水淋湿发霉,这都给创作带来巨大的障碍。”

“先生,亚氏之著述会不会是他口授,世代相传的呢?”龚剑诚问。

“不可能,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不像小说和三国演义那类史作,都是顶尖的理论,需要很精细、严蜜的思辨和最精炼的表述。现代人理解起来都很具挑战性,遑论当时的人,而且奇妙的是,亚里士多德写作的难度高,速度还很快,这让人想到他不是凡人,而是传说中的神仙。他有好几个门类,都是奠基著作,在人类文明史上,可以对一个学科门类奠基的人很少,两个门类奠基者凤茅麟角;而亚里士多德是好几个门类鼻祖,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里有问题!!”龚剑诚感同身受地表示。“能不能像孔子的弟子那样,众多弟子口口相传?”

“也不可能,西方历史记载,他有两个学生,一个是亚历山大大蒂,另一个就是塞奥弗拉斯特,掌管吕克昂学校的校长,也只有一部《植物学》著作,而亚历山大,则没有著作留存,那么年轻就死了,而亚历山大本身就是虚构人物,最可靠的记载是罗马省现今土耳其境内的阿里阿纳斯根据道听途说创造出的人物,阿里阿纳斯写这位大蒂的时候,已经距离这个马其顿国王年代四百年了,换句话说,如同蜀汉三国时期的人忽然写出了一个秦始皇,而汉朝四百年间居然没有一本著作提到这个叫嬴症的人,你会相信吗?”

龚剑诚哑然摇头。“不可思议!”

“是的,亚历山大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问题是这个阿里阿纳斯也没有历史记载,只是通过他假托所谓亚历山大的将领托勒蜜的叙述而写的书《远征他国》就让西方存在了一位伟大皇蒂。我们姑且不去追究亚历山大是否有,即使存在也是一介武夫,东征西讨没有一本书存世,这和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辉煌成绩相比,亚历山大几乎是文盲。这就让人怀疑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存在,那些高深的学问没能传播,这种断代的事可以理解,可为何又在一千年后死灰复燃,一下子从坟墓里腾空出世了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造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不是历史揭盖头的人,而是一千年后即公元十二世纪阿拉伯学者阿维洛伊、阿维森那这两位哲学家,在当时阿拉伯广泛征服欧洲南部后,这两位的著作被当时的人们以阿拉伯亚里士多德煮义学派的方式,当做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到了欧洲,即西方历史上百年翻译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竟然长达400年之久,影响相当深远。阿马贝尔·儒尔丹于1819年写的《对翻译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时期和源泉批评研究,以及阿拉伯人通过经院哲学大师所利用的希腊文献》,被认为是第一部重要的近代研究成果,此书强调了阿拉伯哲学对西方尤其是拉丁经院思想的影响。”

“先生,这是否可以推演出,阿拉伯,即摩尔人对欧洲侵略占领的影响,反过来其传播的文明又是古代中国的文化?”龚剑诚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断。

“我赞同这个观点,阿拉伯又叫大食,汉代自汉朝通西域以来,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建立了从中国经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商贸通道,那么,中国文化会经过丝绸之路传递到阿拉伯。”先生继续说,“东西商路为躲避战火向红海沿岸的阿拉伯半岛迁移。我国一直和中亚各国交好,唐朝有安西四镇,和附近国家都有藩属关系;阿拉伯兴盛后起初向东扩张,唐玄宗时期和黑衣大食有过一次在中亚地区的争夺,唐王朝西域四镇兵马使高仙芝和阿拉伯人大战于怛罗斯,战场在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接近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地区,高仙芝是高丽人,确有贪暴之行,屠刹石国百姓和贵族敛财东归,引起西域各国愤然不平,才谋划引大食进攻安西四镇。高所部各族兵士三万多人进攻大食,到怛罗斯城与大食主力相遇,没料到葛逻禄人临场倒戈,和大食夹击唐J,唐J大败,三万余众仅剩几千。高仙芝战败,一部分将士和工匠被阿拉伯人带回巴格达,造纸术由此传入阿拉伯。但此战基本停止了阿拉伯和大唐在中亚的争夺,后来安史之乱,大唐国力削弱,无力进一步控制西域地区,造成了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同时也加强了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广泛交流。阿拉伯也成为了中国的科技如四大发明等经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的中间地带和媒介。”

“先生所言是唐王朝历史,高仙芝西域战事都有记载,可以佐证。”龚剑诚佩服地说。先生却皱眉叹息道:“任何一门学问的诞生,一定符合当时历史社会环境,而他的发展也必然是同时代思想的升华,因而一个伟大人物的著作若有一两部超前是为哲人,但这样的哲人必有一定的学说只符合当下社会。如果一个人,他所有的著作都看不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却在数千年后被一些人奉为经典,甚至人为操纵令其经久不衰,就必然让人怀疑是不是他本人所创。吃米,还是食肉,决定一个人大致的境界,但绝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更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参悟著述,而其他同时代的人对某个思想领域连边都不沾,人虽然不同于植物,但单株植物是不会存在的,因为他总要由前辈授粉而来。我的意思是,至少要有一个学术的社会氛围,有师承有门徒和学生的学生,自己老师和竞争对手;没有哪门子学问是闭门造车、脱离学问的社会基础氛围和传承的路线独立存在,且独自繁衍的,即便是西方的邪教也有师祖和徒子徒孙。而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一个“特立诞生”的存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区域里,他的学问就像一个突兀独立、沙漠之上的高山峭壁,没有时间上的前向继承,也无后向的绵延,更无空间上横纵关联,这是反逻辑的,因而是后人编造出来的。”

“先生的观点是唯物煮义!”龚剑诚赞叹道。

“即便是唯心煮义鼻祖王阳明,也深信知行合一,吾心即宇宙,也是在批判和吸收了程朱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感悟朱来的哲学思想,而实际上王阳明的思想广义地说,就是唯物煮义,因为他的著说和思想并不违法逻辑,不是凭空臆造,而是从生活而来!”

“哦,王阳明也算唯物煮义?”龚剑诚有点懵懂。

“一个小例即可知晓。”先生说,“《传习录》中有个著名典故。王阳明游南镇,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著名的思想也可以从他对王艮说的那句话理解: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阳明不是凭空出世的孙行者,所以他的学说具有思想的普遍性,心学也好,理学也罢,都是时代催生的物质,只是有的长成了豆芽菜,有的生长为参天古柏。而亚里士多德就突兀多了,他和柏拉图有名义的师承关系外,和柏拉图的学问竟然没有太多的继承性,这已不合常规;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没有任何著述传世,更让柏拉图的思想成为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顽石,所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横空出世地进行自己学问的建构,除了西方近代史对这三人的哲学思想歌功颂德和牵强地联系之外,社会成就和历史记载都拿不出一丝半点的证据,这更反常规的,也是反人类的。”

来源:栖阳逐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