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4月1日入汛以来,长沙县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总体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巧用“加减乘除”法,推动防汛备汛工作走深走实,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长沙县充分借助无人机等科技装备优势,对高边坡、临水临崖路段开展全覆盖、多角度航拍巡查,助力防汛工作开展。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梓嫣 长沙报道
自4月1日入汛以来,长沙县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总体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巧用“加减乘除”法,推动防汛备汛工作走深走实,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 思想加压,绷紧“安全弦”
坚持“早部署、早行动”,长沙县层层压实防汛责任链,全面做好汛前准备工作,健全完善指挥体系、调整优化指挥机构,明确水库、堤垸、泵站、闸坝等各类水利工程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区内涝点等防汛重点区域“三个责任人”,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绷紧思想“安全弦”。
“我们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警醒,落实落细防汛备汛各项重点任务。”日前,长沙县召开防汛备汛工作暨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会议和全县防汛备汛工作会商会,全面部署汛期相关工作,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底线思维织密安全防线。
减 消除隐患,筑牢“安全堤”
隐患排查是确保安全度汛的重要举措。长沙县通过全面深入的排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点、城市内涝区管理台账,并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开展“拉网式”隐患大排查。聚焦水库、山塘、地质灾害点、城市易涝区等重点领域,组织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排查风险点,对中小型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风险,用万全的准备应对万一的可能。
“我们已经消除了9个城市内涝点,基本完成6座水库除险加固,目前还有1座水库正在进行全面的除险加固工程。”长沙县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乘 形成合力,打好“组合拳”
汛期以来,长沙县不断健全防汛会商研判、联合值守机制,强降雨期间,长沙县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应急、水利、自资、城管、交警、气象、水文等部门实施集中办公,强化密切会商、精准研判,加强应急响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准确进行气象滚动预报。同时通过利用“村村响”、新媒体等渠道全方位开展防灾知识普及工作,打通防灾知识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发放应急手册《灾害来了怎么办》10万余册,有效提升居民群众防灾避险能力。
各镇街也积极投身防汛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开展“敲门行动”,积极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深入村(社区)向居民普及防汛知识,全面深入地开展隐患点排查,组织开展防汛、地质灾害转移避险演练,明确转移避险“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转后如何管理”5个关键环节,确保居民群众熟练掌握应对暴雨、超标洪水等灾害的避险转移预案,也进一步提升镇街应急干部的快速处置能力。
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长沙县防汛备汛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为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实保障。
除 打通梗阻,下好“一盘棋”
为确保汛期物资补充到位,长沙县投入190万元购买块石、沙袋等防汛物资。在全县防汛物资保障机制上,长沙县构建了“2+11+18”物资储备体系,采取政府自储、社会产能代储、实物代储等多种形式进行物资保障,有效解决应急物资保障支撑不足的问题。
此外,长沙县充分借助无人机等科技装备优势,助力防汛工作的开展,弥补人力巡查巡护工作的短板,对高边坡、临水临崖路段等开展全覆盖、多角度航拍巡查,指挥中心可实时查看水库、河流、内涝点、地灾点情况,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及时高效进行调度,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长沙县将继续通过思想加压、风险排查、多方联动、畅通机制,织密防汛“安全网”,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打赢防汛备汛主动仗。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