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水汤汤,茶韵绵长。谷城县坐拥“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生态禀赋,既是“荆楚文化走廊”的历史重镇,又是“襄阳高香茶”的重要产区。从明清商贾云集的谷城老街,到青山叠翠的堰河生态茶园,从传承百年的豆瓣酱香,到茶旅融合的绿色蝶变,这里承载着历史文明的脉络与乡村振兴的希望。
汉水汤汤,茶韵绵长。谷城县坐拥“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生态禀赋,既是“荆楚文化走廊”的历史重镇,又是“襄阳高香茶”的重要产区。从明清商贾云集的谷城老街,到青山叠翠的堰河生态茶园,从传承百年的豆瓣酱香,到茶旅融合的绿色蝶变,这里承载着历史文明的脉络与乡村振兴的希望。谷城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笔,在茶产业保护与文化遗产守护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茶香与文化底蕴交织,绘就守护文化遗产、赋能茶产业发展的检察答卷。
守护历史印记 传承文化根脉
谷城老街,东临汉水,南依南河,北有北河。三水环抱的谷城老街明清古建筑群距今已有650余年历史,是湖北省内现存面积最大、历史最为悠久、保护最为完好的县级治所古建筑群。它承载着谷城数百年的历史记忆,古街古巷、青石板路,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古建筑因年久失修,面临着损毁的风险,倒塌的文风亭只能永远留存在谷城人民的记忆里。
谷城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中,将谷城老街的保护纳入重点工作。干警们通过实地勘查、查阅历史资料,发现老街明清古建筑群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建筑存在屋脊倒塌或整体倒塌现象,且古建筑群多为木质结构,在时间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自然破坏风险高,火灾隐患也十分突出。
针对发现的这些问题,该院向文物保护部门制发磋商函,邀请基层组织、人大代表、文保专家、社区群众等参加听证会,就老街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集思广益,商量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检察院的持续监督与推动下,文物保护部门加大了对谷城老街的保护力度,针对“三神殿”等重点历史文物积极筹措修缮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受损古建筑进行修复。如今,“三神殿”修缮工作已经收尾,即将重现昔日光彩,向人们展示它那独特的历史文化风采和魅力,成为彰显谷城历史文化底蕴的一张靓丽名片。
绿叶铺就振兴路 茶香绵延致富经
谷城,作为“中国名茶之乡”和湖北省重点产茶大县,其茶产业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与乡村振兴的希望。全县茶园面积突破12万亩,茶叶年产量达4800吨,农业产值4亿多元。“玉皇剑”“薤山叠翠”“裕满春”等品牌享誉全国,其中“玉皇剑”品牌更是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先后获得世界绿茶金奖、中国茶叶博览会金奖。
2024年3月,谷城县检察院联合市场监管部门,邀请茶企代表,共同开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活动,聚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指导企业规范商标使用,让浓郁的茶香在法治护航下历久弥新。
在这片茶香氤氲的土地上,五山镇堰河村以“生态茶园+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每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4年,襄阳市检察院在堰河村建立了襄阳检察机关党建共建联系点,谷城县检察院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创新“党建+绿色检察”工作模式。
2024年8月,谷城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部分生态茶园建设中缺乏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尤其是在农业投入品、病虫害防控、茶叶采摘和加工生产等环节,质量标准不统一,可能导致茶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谷城茶品牌的发展壮大。
该院立即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紧密跟进整改进程。谷城县农业农村局、产茶大镇政府迅速响应,立即行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全面改善加工环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持续推进品牌创建;深挖茶文化内涵,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谷城的茶产业不断升级,茶叶品质显著提高,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逐步走向国际舞台,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让这片小小的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领略舌尖遗韵 延续文化薪火
“半碟酱豆三碗饭”,盛康豆瓣酱制作技艺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经百年传承,于2024年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花空心奎面”细如发丝,2024年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镜头下惊艳全国;五山“八大碗”“民间故事”通过“非遗+民宿+美食”模式,年均带动旅游消费5000万元……
这些非遗文化,不仅是谷城饮食文化的象征,更承载着汉水流域商贸往来的历史记忆。然而,在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冲击下,传统作坊面临传承人老龄化、手工技艺濒临失传、生产标准不统一、安全信赖危机等困境。
谷城县检察院敏锐地关注到这一问题,深入这些非遗传承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同时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在检察院与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谷城非遗技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农旅博览会”,依托直播矩阵,让谷城这些“舌尖上的非遗”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守护老街的一砖一瓦到品味珍馐的一点一滴,从守护舌尖安全的一分一毫到呵护茶园的一芽一叶,谷城县检察院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未来,该院将继续深耕“绿色+检察”融合路径,以检察笔墨传承谷伯文脉!
来源:谷城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