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网的“火”,是否烧到了奢侈品牌的神话?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10:45 2

摘要:当“跳过品牌、直连工厂”的口号在 TikTok 上疯狂传播,老牌跨境电商敦煌网突然登顶美区 App Store。关税战、消费降级与平台流量意外交汇,中国制造迎来出口新路径——但这真是中国品牌出海的机会吗?奢侈品行业又是否真的能置身事外?

聚焦近期最具话题性的新闻,以独到视角解读其影响。

作者|Mos Wu

编辑|吴文卓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当“跳过品牌、直连工厂”的口号在 TikTok 上疯狂传播,老牌跨境电商敦煌网突然登顶美区 App Store。关税战、消费降级与平台流量意外交汇,中国制造迎来出口新路径——但这真是中国品牌出海的机会吗?奢侈品行业又是否真的能置身事外?

近日,中国老牌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在美区 App Store 的免费应用下载排行榜中的位置极速跃升,引发海内外媒体关注。4 月初还排在第 352 位的敦煌网应用,4 月中旬便跃居美区 App Store 免费榜前列,甚至一度登顶。据 Appfigures 数据,截至 4 月 17 日,其在苹果和谷歌全球应用商店的总下载量已超过 69 万次。官方更称“四月环比增长达 800%,每天超 3000 家美国批发商在线抢单”。

低调许久的老牌跨境电商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为何?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四月以来,美国关税政策变化无常,日前白宫方面宣布对华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最高至 245%。在此背景之下,许多中国供应商和制造商面临订单骤减的焦虑,不少人纷纷在 TikTok 上发布视频,讲述中国工厂与全球知名品牌的代工合作方式,甚至直接提供了敦煌网的网址,宣传“跳过零售渠道,工厂直接销售”。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也需要寻找一个出口。据密歇根大学发布的最新消费者情绪指数,4 月 11 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 50.8,数据已连续第四个月下降,较 3 月份暴跌 11%。政治家发起关税战,股市动荡,品牌涨价,但最受影响的还是 Zygmunt Bauman 笔下的美国“新穷人”们,他们原本已无力承担的生活成本将大幅提升。

在 TikTok 病毒式的传播下,消费信心低靡的美国消费者与亟需破局的中国跨境电商相遇了。值得注意的是,不止敦煌网,淘宝、阿里国际的美区下载量也出现了激增。截至本文发稿,美区 App Store 的购物类免费应用下载排行榜中,敦煌网位居第一,淘宝和阿里国际则分别位居第二和第六。不过,敦煌网能承接住这批流量吗?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成立于 2004 年的敦煌网,是国内首个为中小企业提供 B2B 跨境线上交易服务的平台,其创始人王树彤曾与雷军、陈年共同创立卓越网。卓越网被亚马逊收购后,王树彤创立敦煌网,以“B2B 线上小额批发”的模式吸引了不少工厂型卖家入驻。这也是为何本次关税战下由中国制造商焦虑引发的 TikTok 病毒式视频,最大的受益者会是敦煌网。

但敦煌网是 B2B 平台,这意味着短期内其可能无法将大量 C 端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实际销量。国内兴起的“1688 同源工厂”或许是其下一步可以借鉴的方向。

图片来源:DHgate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关税提升是既定的事实,况且还有即将生效的取消“小额豁免”政策——特朗普政府宣布,从 5 月 2 日起,终止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价值不超过 800 美元的小包裹的关税豁免(即“小额豁免”政策)。敦煌网仍要面对高额的关税问题。

此外,被放到聚光灯下的敦煌网,还可能难逃被监管的命运,特别是其宣传的许多商品实际上涉及盗版、假冒伪劣等问题。此前,敦煌网已上过美国总统办公室下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假冒和隐私恶名市场名单”,被指责平台上存在大量侵犯知识产权的假冒伪劣商品。而在针对本次事件的报道中,Business Insider 等媒体更是已经给敦煌网贴上了“以销售仿品著称的在线平台”的标签。

几家欢乐几家愁。据路透社报道,一向在营销投放上一掷千金的 SHEIN 和 Temu,正在大幅削减其在美国的数字广告支出。Sensor Tower 估计,3 月 31 日至 4 月 13 日的两周内,Temu 和 SHEIN 在 Facebook、Instagram、TikTok 等平台的美区日均广告支出较前 30 天分别总体下降了 31% 和 19%。此外,二者均因关税成本原因将于下周进行价格调整。

图片来源:路透社

敦煌网的火爆,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制造被更多人看到,但长久来看,这对于中国出海品牌而言并不算是什么好消息。TikTok 上传播的视频大多在宣传自己是国际大牌的供应商,一些是因订单被取消而焦虑的代工厂,但这其中势必会有假货制造商混入。这无疑加深了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认为中国制造只有抄袭、仿品、无原创,中国公司在海外的品牌塑造自然也将受其影响。

对于奢侈品行业而言,敦煌网的火爆看似关联不大,但第一个受影响的品牌似乎已经出现。

本月初,Chanel 首次公开其标志性手袋 11.12 的制作过程,旨在宣扬品牌产品的价值所在。品牌时尚总裁 Bruno Pavlovsk 在 WWD 的文章中表示:“如果我们不展示为什么它这么昂贵,人们就无从得知。”然而,视频中不断出现的机器制作,让消费者直言受到欺骗。WWD 原文标题中所强调的“售价 10000 美元”更是颇具讽刺意味,加大了消费者心中的怒火。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原本意在自证价值的视频,弄巧成拙地成为消费者指责品牌进行“Brandwashed”的“证据”,更何况该品牌常因频繁涨价而饱受争议。目前相关视频已经被下架,原文只留下证明“手工”的图片。

而这一系列关于代工的视频,也意外掀起了另一端的舆论反噬:当消费者开始质疑奢侈品的“溢价价值”,奢侈品行业是否也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

长久以来,不少奢侈品牌靠强调“血统”、“工艺”来构建自己的品牌形象,但当时尚梦的泡沫被现实戳破,消费者仍愿意为略带水份的品牌叙事买单吗?导致敦煌网火爆的 TikTok 系列视频中,所提及的找中国工厂做代工的国际品牌中,已有不少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实际上,奢侈品牌找劳工成本低廉的地区做代工一事,行业新闻屡见不鲜,但品牌向来讳莫如深。早在 2007 年,时尚评论家 Dana Thomas 在其著作 "Deluxe: 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 中便指出,品牌一方面大力削减成本,一方面“用尽技巧避开中国制造的标签”——许多品牌让中国工厂代工生产成衣和针织服装的衣片,再将衣片运回意大利进行组装,如此便可以光明正大地贴上“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的标签。

图片来源:Keikari

显然,在时代的浪潮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当下奢侈品牌应该思考的是:在消费情绪普遍低靡而热点新闻随时点燃民众情绪的当下,什么才是能够证明自身品牌价值的叙事。或许陈旧的一套万能公式,需要更新了。

来源:精致知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