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联邦法官刚刚裁定,白宫必须立刻恢复美联社的采访权。但判令一出,白宫却置若罔闻。最新记者团名单中,美联社依旧被排除在外,白宫甚至将几家主流通讯社固定席位也一并取消。面对司法命令,特朗普政府选择了最直接的回应方式——不是上诉,而是无视。
联邦法官刚刚裁定,白宫必须立刻恢复美联社的采访权。但判令一出,白宫却置若罔闻。最新记者团名单中,美联社依旧被排除在外,白宫甚至将几家主流通讯社固定席位也一并取消。面对司法命令,特朗普政府选择了最直接的回应方式——不是上诉,而是无视。
近日,美国联邦法院裁定要求白宫“立即”恢复美联社的采访权限。然而,特朗普政府却选择无视这一裁决,继续将美联社排除在总统记者团之外。这种公然抗拒司法裁定的行为引发了外界对白宫试图重塑媒体制度规则的高度关注。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特朗普上任后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洲湾”,并要求媒体跟进使用这一新名称。然而,美联社坚持沿用原有的地理名称,未采纳特朗普政府的主张。随后,美联社记者被逐出多项核心报道活动名单,包括椭圆形办公室、空军一号以及白宫小范围随行采访等。对于一家长期担任主流通讯社角色的机构而言,这种待遇无疑显得突兀且异常。
面对美联社提起的诉讼,法院明确指出,白宫限制美联社采访权限的做法缺乏正当性,并要求其恢复正常访问权。然而,白宫并未执行法院裁定,而是以“轮班制度”和“政策调整”为由,继续将美联社排除在外。此外,白宫还出台新规定,取消美联社(AP)、路透社(Reuters)和彭博社等通讯社的固定常驻席位,并将记者名单安排权完全交由新闻发言人自由裁量。这种操作已超出常规新闻安排范畴,更像是一种“制度性排斥”的手段。
这并非特朗普政府首次与媒体发生冲突。在过去几年中,白宫多次公开点名批评特定媒体,并对不支持特朗普立场的记者采取“特殊处理”措施,甚至一度暂停新闻简报会。本质上,这是一种借制度之名、行筛选之实的做法——将采访权视为可控资源,而非固定的制度安排。
而这一次,美联社的遭遇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家媒体与一个特朗普之间的纷争,而是对制度运行过程中规则刚性的一次深刻拷问。当法院已经明确下令,白宫却能够通过调整机制、重新划定权限范围来避开执行责任时,整个制度体系的运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偏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白宫并未对所有仍使用“墨西哥湾”称谓的媒体采取相同措施,美联社似乎成了“特定目标”。这一现象背后传递出的信号十分清晰:并非所有制度安排都不可更改,尤其是在其触碰到权力叙事边界之时。
作为美国新闻行业的长期标准制定者,美联社被边缘化,标志着制度中某些“默认的稳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白宫对此的应对方式,也充分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在对待制度安排上的一贯手法——不直接对抗,而是从机制层面重新设定规则,以“程序”掩盖“排他”,用“改革”覆盖“惩戒”。
目前这起风波的走向尚不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白宫与媒体之间的界限,已不再如以往那样清晰。当采访资格的安排权从制度性规则转向白宫的单方面控制,美国政界内部的某种平衡也正在悄然松动。
在这个过程中,美联社不过是一个被牺牲的坐标点。而更大的问题是:当制度变成可以灵活修改的门禁卡时,又有谁来确保那扇门不会永远只为某些人打开?
来源:王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