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欧洲留学快一年,我打卡了十几个国家,跟各国年轻人唠嗑时发现个魔幻现象——他们说起亚洲两眼放光,但话题永远在日韩两国打转。作为中国人,我就像参加班级聚会时被全班遗忘的透明人,憋屈又尴尬。
来欧洲留学快一年,我打卡了十几个国家,跟各国年轻人唠嗑时发现个魔幻现象——他们说起亚洲两眼放光,但话题永远在日韩两国打转。作为中国人,我就像参加班级聚会时被全班遗忘的透明人,憋屈又尴尬。
你根本想不到这帮欧洲00后对日韩有多上头:有人为了追防弹少年团啃泡菜学韩语,有人把《鬼灭之刃》台词倒背如流,柏林街头随便抓个潮人,十有八九穿着原宿风T恤。但提到中国,他们脱口而出的永远是"长城+熊猫"二件套,连北京上海在哪个方位都搞不清。
这事儿让我越想越不对劲。明明咱们抖音刷屏全球,华为手机卖遍欧洲,怎么文化输出还干不过隔壁俩邻居?琢磨半天发现三大硬伤:
韩国把爱豆打歌现场变成世界巡演,日本让二次元攻占全人类大脑。从炸鸡配啤酒到寿司之神,人家把吃喝玩乐打包成时尚单品,直接塞进年轻人兜里。反观咱们,要么是孔子学院教书法,要么是春晚大联欢,跟00后的嗨点根本不在同一纬度。人家会玩"国家人设"
东京=科技感爆棚的赛博都市,首尔=走路带风的潮流圣地。日韩把国家特色浓缩成ins风标签,而咱们五千年文明反倒成了包袱——跟老外解释"中国风",得从唐宋元明清讲到北上广深杭,还没说完对方已经打开TikTok刷女团舞了。输在社交媒体主战场
BTS发新歌能屠榜全球热搜,新海诚电影预告片让全网疯狂。咱们的优质内容却总在自嗨:豆瓣9分国剧走不出华语圈,河南卫视神仙舞蹈刷屏微博却破不了文化次元壁。现在年轻人都在油管追剧、ins追星,咱们还指望靠电视台海外频道输出文化?醒醒,这都2023年了!
说实话,看着同学手机屏保是石原里美,歌单全是BLACKPINK,我酸过也急过。但后来想通了——与其吐槽别人不懂中国,不如自己当个"文化带货主播"。现在我和室友每周搞中华料理趴,教德国妹子用簪子盘发,最近还打算在TikTok开号整活汉服变装。
文化输出这事急不得,但咱们得支棱起来!哪天能让老外为了追中国网文学中文,为了吃螺蛳粉打飞的来柳州,为了抢汉服新品蹲点李佳琦直播间,那才叫真正的文化逆袭。
毕竟,咱们可是手握王者荣耀、李子柒、网文三大神器的东方神秘力量,这波文化反击战,迟早得给世界整点新活!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