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反贪工作有新动态!时间来到2025年4月16日,根据河南省纪委监委在三月发布的消息显示: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同时兼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的张宏义,被指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当下正由河南省纪委监委开展纪律审查以及监察调查工作。秉持着“大小问题一
河南省反贪工作有新动态!时间来到2025年4月16日,根据河南省纪委监委在三月发布的消息显示: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同时兼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的张宏义,被指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当下正由河南省纪委监委开展纪律审查以及监察调查工作。秉持着“大小问题一起抓”的原则,下面让我们来聚焦这位“关键人物”
张宏义,男性,汉族,现年58岁。他于1986年9月开始参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早年经历
他是河南新野人,1986年19岁就去当兵了,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学历史,毕业后在部队当老师,后来调到河南省军区,从干事干到副营职秘书。1998年转业,先在河南省委办公厅打杂,后来边工作边读书,拿了个经济学硕士。
濮阳干了十多年
2009年,他离开省委办公厅,被派到濮阳市华龙区当区长,后来升到区委书记。2014年调到濮阳县当县委书记,一干就是7年,还当上了濮阳市副市长。不过2021年6月,他突然卸任县委书记,只保留副市长职位,3个月后就调走了。
升得快,摔得也快
2021年9月,他调到济源市,成了市委常委、副市长,还兼着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2023年5月,他升任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6月当上代市长,8月正式当选市长,成了正厅级干部。结果刚干了一年多,2025年3月就被河南省纪委监委通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随后,省政府直接免了他的管委会主任职务。
张宏义的经历使我忆起《韩非子》中的告诫:“百尺之堤,因蝼蚁之洞毁”。这位从军队中走出的官员,原本应是坚如磐石的纪律楷模,却在权力欲望的迷阵里沦为了负面典型。他的事迹向我们表明:权力并非防护铠甲,地位越高,跌落时扬起的灰尘越令人窒息。
这位“59岁现象”的典型人物,在从军队转业从政的绝佳发展之路上一路狂飙,然而却在即将抵达终点之际“翻车”。从在濮阳用心经营了十多年,到在济源被迅速提拔,表面上看是一帆风顺、志得意满的人生历程,实际上却是踩着“一边腐败一边升迁”的钢丝在高空走独木桥。当他从省委机关去到基层担任主要领导时,要是无法战胜内心贪婪的恶魔,再光鲜的过往经历最终也只会沦为犯罪证据的清单。
尤其需要留意的是,其“代市长转正仅八个月便落马”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转变,好似一记响亮的耳光,将某些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彻底打醒——别觉得身处高位,摔下来就不会疼痛,如今的反腐利刃专门惩治那些“身居高位者”。正如北宋著名大臣包拯的戒石铭所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清泉不会因山高就改变其清澈,为官怎能因位高权重就忘却廉洁?”张宏义的堕落历程,宛如高悬在每一位干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警示着:当你紧盯权力时,纪法也在注视着你。
来源: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