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八九十年代哪三款外烟是成功人群的标配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01:22 2

摘要:现如今香烟市场品类繁多、琳琅满目,品牌与口味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但绝对是国产香烟的天下。然而,把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烟在中国市场可是引领潮流的存在,其中三款外烟,基本就是当时成功人士的首选(你知道是哪三款吗?答案见文末,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现如今香烟市场品类繁多、琳琅满目,品牌与口味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但绝对是国产香烟的天下。然而,把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烟在中国市场可是引领潮流的存在,其中三款外烟,基本就是当时成功人士的首选(你知道是哪三款吗?答案见文末,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今天,且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回味那满盈神秘色彩的外烟时代。

记忆深处,那些经典的外烟口味宛如一抹独特的印记。它们或是浓郁醇厚,或是清新淡雅,每一种口味都承载着别样的风情,在记忆的长河里散发着独有的魅力,令人难以忘怀。

八九十年代中国市场的外烟主流国际品牌

万宝路(Marlboro),美国菲莫公司旗下品牌。万宝路所营造的世界里,西部牛仔的形象别具魅力。那粗犷、豪放的牛仔形象一经展现,仿若一阵新风,让国人得以大开眼界,领略到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与男性魅力。

万宝路的世界

美版万宝路凭借其馥郁醇厚的口感备受当年的高端烟民青睐。那独特的烟草香气,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美国西部旷野的豪迈与不羁(天知道呢?反正当年就是这个感觉)。与之相比,越南版万宝路则稍显逊色,但也有90%的美版风味,基本就当作美版的替代品。而保加利亚版万宝路,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异类”,它的口感让不少人难以接受,显得有些粗糙和怪异。现在中烟和中税分别在湖南和福建生产的两款万宝路,也没法抽,跟三星万宝路没法比。

个人觉得口感最佳的当属美版三星万宝路软包(又分红、白两款),那绵软的烟纸,配合着恰到好处的烟草调配,每一口都像是在品味一段历史,但由于三星万宝路市面经常断货,喜欢万宝路的烟民慢慢就寻找其他替代了。小编因从事远洋,差不多抽了20年万宝路,从八十年代末抽三星万宝路,慢慢替代成硬盒,再替代成越版,到2010左右越版也买不到了,才改抽国产烟。

白款三星万宝路

“555”(State Express 555 英国英美烟草公司出品,1895年创牌,1990年前后因口感清醇、包装优雅成为商务人士首选,特别是港商、台商集中的广东、福建等地。其烟盒上的金狮标志辨识度极高。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市场能见到的“555”来源基本是新加坡出品的,硬盒84mm,多数是通过走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货源来源渠道比较稳定,口感不像万宝路那样杂,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忠实拥趸。今天在市场上见到的老“555”,包装未变,口感也没变化,还是那种醇厚的烤烟味。

经典老三五

大卫杜夫(Davidoff),帝国烟草集团出品,瑞士高端烟草品牌,1980年代通过香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进入大陆市场。大卫杜夫可以看作是香烟中的奢侈品,核心消费人群是涉外人士和商界新贵。大卫杜夫的银白色包装与拉丁字母标识,成为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生活想象”的具象化符号。部分沿海城市青年将空烟盒作为时尚配饰,甚至衍生出烟标收藏。

大卫杜夫

健牌(KENT),英国英美烟草旗下品牌,过滤嘴技术领先,以“健牌带嘴,烟味纯粹”广告语打开市场。健牌的中空滤嘴8毫克,因其较低的焦油含量和超强的过滤水准,让不少烟民觉得比万宝路、“555”要好抽。但后期有传言称“白健"过滤嘴中含石棉,不知道真假。

经典白健

骆驼(Camel),美国雷诺兹烟草公司代表品牌(现在好像被日资收购了),沙漠骆驼图案包装设计独特非凡,令人过目难忘,以混合型口感、香气馥郁浓烈闻名,1990年代成为外烟市场的硬通货。但说实话,中国烟民能驾驭骆驼香烟的人真不多,太冲。当年能抽骆驼香烟就跟如今能喝琅玡台(72°)一样,要的就是那个劲儿。当年一些社会人士就是要追求这个劲儿。

骆驼香烟

云斯顿(Winston),同为雷诺兹旗下品牌,主打美式混合型风格,醇厚中带果香,给人一种清新又不失浓郁的感觉;曾与万宝路、555并称“外烟三巨头”。

云斯顿

柔和七星(Mild Seven),日本烟草公司出品,当年上市款式就有近三十种,口味千差万别,烟标设计的很棒,以淡雅口感和蓝白包装风靡,是90年代外烟中的“小清新”代表。进入中国市场的主打款口感恰似其名,柔和而细腻,还散发着淡雅的烟草香,文艺青年比较喜欢。

柔和七星

良友香烟(Good Companion),香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软包长支为主流,烟支长度达100mm,定位中端。这种超长设计在当时外烟市场中极具辨识度,配合金色滤嘴与混合型风味,成为沿海开放城市“身份象征“,价格也不贵,口感一般般,到深圳特区公干、旅游多半会带一两条良友回去。八九十年代烟盒上的中英文警示语标注,好像就是始见于良友。

良友

摩尔(More),美国雷诺兹公司生产的细支,薄荷味和咖啡味双线产品,是大陆市场最早见到的女士烟,曾是时尚女性的社交符号。

绿摩尔

沙龙(Salem),日本烟草收购品牌,主打薄荷味混合型卷烟,主要是九十年代后期见诸市场。

沙龙

希尔顿(Hilton),英国品牌,主打高焦油含量,口感浓烈,因价格亲民成为工薪阶层“解瘾神器”。

好彩(Lucky Strike),美国品牌,二战期间美军配烟,1990年代通过灰色渠道少量流入,烟盒红圈标志极具辨识度。

好彩

登喜路(Dunhill),英国奢侈品牌,定位高端,金色烟盒设计彰显身份,多见于涉外酒店和友谊商店。

总督(Viceroy),美国品牌,混合甜味中略带辛辣感,多由澳门渠道流入内地市场。

总督

88香烟,是 KT&G公司(原韩国烟草人参公社)于1980年代末推出的纪念性质香烟,其命名与1988年汉城奥运会密切相关,口感相对较淡,过滤嘴中活性炭,整包拿在手中摇晃有轻微“沙沙”声,就是活性炭的声音。市场比较小众,现已停产。

当年的外烟价格

八九十年代,外烟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奢侈品。由于进口渠道比较复杂以及当时是价格双轨制等原因,外烟的价格比较乱,大体呈现内地比沿海贵,北方比南方贵。回想起来,当年应该是走私渠道占主流,厦门赖昌星走私大案、湛江特大走私案前期都是从走私外烟开始的。

万宝路美版在八十年代售价大概在6 - 10元一包,要知道,那个时候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就几十元,这样一包烟的价格着实不低。越南版万宝路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大约在4 - 8元一包。云斯顿的价格比美版万宝路要低,在4 - 7元左右。“555”香烟价格稍高,大概在12 - 16元一包。

骆驼香烟价格在6 - 8元一包,柔和七星价格在7 - 10元一包,良友香烟价格在2.5 - 6元一包,摩尔香烟作为女士香烟,价格相对较低,大约在5 - 8元一包。

以上说的价格基本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价格,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几个基本都在10元以上,但很少有超过20元的,大卫杜夫基本都是在30元左右。

外烟背后的走私风云

在那个物质尚处稀缺、市场价格双轨的年代,走私外烟跟电子表是”本小利大“的“灰色产业链”典型代表。当年甚至还有游弋在公海的造烟走私船,这些走私船将大量的外烟偷运到国内,以低于正规渠道的价格出售。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甚至用报纸切丝卷烟冒充万宝路等知名品牌,坑害了不少烟民。这些走私的外烟,不但扰乱市场秩序,更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但对于一些烟民来说,为了能抽到外烟,他们也愿意冒险购买这些走私烟。

结语:外烟记忆,时代的印记

30多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当年那些令人难忘的外烟如今已成为了一种时代的印记。它们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与变迁,也承载了至少两代人的回忆。虽然现在香烟市场更加丰富多样,但当年那种对外烟的渴望和新奇感却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些外烟就像是一本本历史书,记录着那个特殊时代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回忆中感受岁月的沧桑和变迁。

标题答案:“555”、万宝路(Marlboro)、大卫杜夫(Davidoff)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