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启用的一栋新楼,缘何吸引众多老专家前来“打卡”

摘要:12月4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建校75周年之际,上外“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正式启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这栋大楼的启用吸引了众多上外校友、老专家们前来“打卡”。新大楼到底特别在哪里?

12月4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建校75周年之际,上外“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正式启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这栋大楼的启用吸引了众多上外校友、老专家们前来“打卡”。新大楼到底特别在哪里?

新启用的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学校供图

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位于上外松江校区,是一处“开放共享的师生客厅”。“我们松江校区有约20栋建筑,其他建筑如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等都以教学功能为主,但这栋楼兼具教学和研究两个作用。”上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衣永刚说,新大楼不是某个学院或者某个研究机构的大楼,而是一个交叉融合的大楼,“我们的大学,也应该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的地方”。

衣永刚在启用仪式上介绍,新大楼的英文名称“Research Complex”本身就代表着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衣永刚指着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内的新型教室说,“你看,它的外墙是透明玻璃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语种的学生只要在这栋楼里,顺路看见或者听见有意思的老师正在讲课,那就欢迎他进来听听。它是老师、学生共用的一个开放空间”。

记者看到,为了让上外师生们在这里可以松弛地交流、碰撞思想,新大楼设置了“学术咖啡区”、特藏阅览室、未来学习中心、开放讨论区、共享教室等,师生们可以在这里“手捧一杯咖啡,闲聊学术近况”。

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内的开放共享空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实际上,这栋大楼的启用,也是上外向外界传递的一种新信号——新时代,语言类顶尖大学依然有它的学术空间和使命,交叉融合始终是这所学校发展不变的方向。

创新和变革,对75岁的上外来说习以为常。上世纪50年代,学校就顺应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多语种+”的学科设置,语言学习之外,上外学子还要学军事理论、工业技术、影视文教、金融贸易等区域国别专业知识;70年代起,区域国别概论课程进入到上外学生的日常教学中;1983年起,学校开始开设国际新闻、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法等新专业,探索“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截至2024年,上外共有全球合作伙伴机构超过440家,覆盖国家和地区68个,有140多个交换生项目,60多个联合培养项目,负责8所海外孔子学院的运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外就开设了各种复合专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教授也来见证了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的启用。他在1980年从埃及开罗大学进修回国后,就在上外学报上发文呼吁外语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互相渗透、交叉。1995年,他受命将上外的多个研究所和研究室整合到一起,成立上外社科研究院。

老教授朱威烈对新大楼的启用感触很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这次新大楼启用,我内心很激动,这栋大楼也是给我们做研究用的,它的交叉学科、融合课程的特质明显。”朱威烈对此感受特别深,他说自己1995年筹建上外社科研究院时,因学校场所有限,不得不搬到上外附中的9号楼10楼去办公,“当时我和我们研究院的同事们心里都别扭,明明是大学教授,每天却要去中学上班”。朱威烈希望新大楼要充分利用起来,“学校要推动各个学科的老师们都去做一些区域国别、交叉学科的研究,老师们可以去不同的院系、专业开设讲座,提高外语学生们对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来攻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学位”。

杨洁勉曾在上外攻读博士,他从事了40多年区域国别的研究。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洁勉也来到了这栋新大楼的启用仪式现场。“区域改国别研究的单独的大楼,上海目前就2个。第1个是1985年成立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它的大楼早早就建成了,那时大家看着都好羡慕;第2个就是上外这栋新楼,我内心感到很自豪。”杨洁勉说。

杨洁勉回忆说,过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就在一个小弄堂里,每次接待外宾还要把两边的有些掉皮的墙面遮起来,硬件条件改善后,软件也就是研究和教学的发展要跟上进度,“这是一个机遇,我们教师和学生的进步也需要平台和抓手。我们的外国语学院,要转型,你光有外语还不行,你得有做国际问题研究的视野和行动,要看得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