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推销员、没有监控摄像头 无人货架传递温暖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13:29 2

摘要:4月11日,在天津博物馆二楼的扶梯口,一个绿色的展架静静矗立。架子上摆满了手工编织的花束、精巧的非遗烙画葫芦、憨态可掬的面塑醒狮,每件商品旁都附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制作者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这里没有推销员,没有监控摄像头,只有一个二维码和一行标语:“残疾人手作

4月11日,在天津博物馆二楼的扶梯口,一个绿色的展架静静矗立。架子上摆满了手工编织的花束、精巧的非遗烙画葫芦、憨态可掬的面塑醒狮,每件商品旁都附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制作者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这里没有推销员,没有监控摄像头,只有一个二维码和一行标语:“残疾人手作,自助义卖”。这样的展架同样出现在天津图书馆、天津美术馆等文化展馆的醒目位置,供市民自行参观选购。

随着全社会对残疾人权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各种助残公益项目蓬勃发展。其中,天津市创美助残基地作为我市规模最大的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联合文化场馆推出了公益项目——“善淘小铺”,义卖残疾人手工作品。

创美助残基地的负责人介绍,在2022年,他们就在天津多家爱心餐饮店放置了“爱心义卖桶”,里面装满了由残障人士编织的向日葵花束。“当时只是试试看,没想到反响很好,很多人还会拍照发朋友圈,无形中帮我们传播了公益理念。”2024年9月,创美在金皇大厦设置了首个无人义卖展架,商品扩展至非遗烙画、面塑、剪纸等手工艺品。短短两个月,这个小小的货架就收到千余元善款,且几乎没有商品丢失。

2024年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当天,“善淘小铺”正式进驻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和天津图书馆。近日,在天津图书馆一楼的文创区门口,记者遇到了正在挑选手工荷包的大学生张琳。她拿起荷包,翻看背面的卡片。“原来是一位听力障碍的阿姨做的,真的很厉害!”张琳支付了比标价多5元的金额,“就当是一点小小的心意吧。”

“善淘小铺”启用以来,清点善款成了工作人员的“解谜游戏”——因为总会出现“多付的零头”“匿名捐款”或“商品还在但钱已付”的情况。“比如一个编织花束标价28元,但有人付了30元;或者明明只卖了一个面塑,账上却多了50元。”工作人员小王笑着说,“这些‘糊涂账’恰恰说明,很多人不只是买东西,更是想表达一份支持。”

“善淘小铺”就像一座桥,一边连着残障工匠的梦想和生活,一边连着社会的善意和尊重。义卖所得收入都将用于开展公益项目,扶持残障人士就业、创业。未来,“善淘小铺”将在更多公共场所设立义卖点,让更多人能便捷地参与公益。

来源:海河钟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