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7日20点30分,《哪吒之魔童闹海2》的全球票房计数器停在了156.98亿元。
当全球票房定格在156.98亿,中国动画的“航海梦”真的触礁了吗?
2025年4月17日20点30分,《哪吒之魔童闹海2》的全球票房计数器停在了156.98亿元。
这个数字距离影史传奇《泰坦尼克号》仅差7亿,却仿佛横亘着一道太平洋。究竟是市场无情,还是中国动画仍缺一艘破冰巨轮?
2023年的盛夏。导演饺子带着1600人团队蛰伏五年,将《哪吒2》打磨成一部2468个特效镜头的东方奇幻史诗。
首日票房炸出12.8亿的惊人数据时,所有人都在欢呼“中国动画征服世界”。
北美影院里,海外观众为混元珠幻化的水墨青龙惊呼;日本院线破例为中文原声排片;法国《电影手册》称其为“动画界的阿凡达”。
谁也没想到,这场狂欢会终结在距离巅峰一步之遥的春天。
细看票房曲线,命运的转折藏在2025年樱花季。
当《哪吒2》登陆日本市场,主创团队特意设计了“八岐大蛇”支线剧情,却在东京街头遭遇尴尬一幕:年轻观众困惑于“为何中国龙能镇日本妖”。
欧洲市场更显残酷,英国观众在社交媒体吐槽:“理解不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哲学内核。”
导演饺子曾在路演时坦言:“我们给敖丙加了北欧神话背景,但文化基因的差异比深海更难跨越。”
数字冰冷,人心滚烫。美术总监王阔至今记得,为设计海底炼狱场景,团队七赴南海采集珊瑚光影。
特效组长李炜的电脑里存着37版混元珠爆炸特效,每帧渲染超90小时。
这些细节堆砌出震撼视效:哪吒化身六臂法相战蛟龙的8分钟长镜头,烧掉1.2亿制作费,却在海外被缩减成30秒预告片花絮。
当饺子在柏林电影节看到阉割版时,攥紧的拳头里藏着中国动画人的不甘。
尽管未能登顶影史,《哪吒2》已悄然改写规则。
它证明中国IP能单扛百亿票房,吸引超2.1亿人次观影的数据,相当于全国每7人就有1人走进影院。
更深远的影响藏在产业下游:追光动画借势启动“新神榜宇宙”,40余家特效公司获得国际订单。
那个曾因《大鱼海棠》被嘲“五毛特效”的行业,如今正批量诞生掌握流体模拟技术的工程师。
当我们在惋惜7亿差距时,是否忽略了脚下已升起的新大陆? (你相信下一艘中国巨轮将驶向何方?)
来源:双呀不吃辣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