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沃土种业发布CPS技术 开启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14:07 2

摘要:春风和煦,万物勃发。3月15日,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玉米新品种、生物技术(CPS)成果发布暨河北省玉米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华农河北生物育种产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会议,庆祝公司成立20周年,并开启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征程。300余位权威专家、

春风和煦,万物勃发。3月15日,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玉米新品种、生物技术(CPS)成果发布暨河北省玉米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华农河北生物育种产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会议,庆祝公司成立20周年,并开启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征程。300余位权威专家、领导及行业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沃土种业20年发展成果,研讨种业前沿技术,共谋未来发展蓝图。

沃土种业董事长柳继凤介绍新品种。

“二十载风雨兼程,沃土种业在挑战中拼搏成长,在创新中铸就辉煌。”沃土种业总经理杨庆申在事业发展报告中回顾企业历程。自创业初期年营收不足百万元的简陋作坊起步,公司始终坚守科技兴农、种业报国,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资质的行业领军企业,营业收入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推动我国种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24年,公司玉米种子年销售量突破2000万袋,营业收入6.03亿元,年利润达1.5亿元。

风雨20载

好品种为沃土事业筑基

201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玉米品种“沃玉3号”参加山西省春播区品种审定试验,迈出了沃土种子冲出河北走向全国的第一步。

“抗病先锋、高产稳产、表现卓越,是农户和经销商的心头好。”经营“沃玉3号”多年,从邯郸市肥乡区志国农技服务处经理李春莲,到山西永济北城惠农种业经理樊立强,再到山东省东营市汀罗农资超市经理杨子温,他们的亲身经历无不验证了“沃玉3号”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优异表现。

公司负责营销的副经理张静波介绍,从收集到的种植和市场反馈看,无论高温、干旱还是盐碱地,“沃玉3号”都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和高产稳定性,为农户带来丰收的喜悦。其轴红粒深、金黄容重高的品质,让粮食销售无忧;其粮饲兼用的特性,更是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

2022年,“沃玉3号”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及北京、天津、河北列为全国及京津冀地区玉米主导品种。

2023年,公司杂交玉米商品种子经营规模全国排名第三,成为国家种子行业一支重要力量。

截至2024年,“沃玉3号”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就在沃土种业召开此次大会前不久,国内某农资自媒体基于DeepSeek数据分析预测2025年最具潜力的10个玉米品种,“沃玉3号”凭借“抗穗腐病、籽粒商品性好、粮饲兼用潜力大”等优势成功入选,再次印证了其市场竞争力。

矩阵升级

实现从高产到高附加值的跨越

始终保持技术领先、长期维持品种优势是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核心竞争力。沃土种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沃玉3号”为开路先锋,不断丰富品种类型结构,选育出一批优秀耐密、高密品种,陆续投放市场。

在新品种发布会上,沃土种业董事长柳继凤特别介绍了三类新品种:中大棒“载丰”“沃玉”系列、耐密“WY”系列、超密“YY”系列,并详细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新审、在审品种:载丰116、沃玉577、WY4号、YY276。

“这些品种在选育、审定过程中,先后经历了2021年锈病和涝灾,2022年高温高湿、大风,2023年高温、锈病,2024年前旱后涝、茎腐、穗腐等最具黄淮海特点的气候和病害的考验,表现出色;凸显了公司种质资源在抗锈、抗高温高湿、抗倒伏、抗旱抗盐碱、稳产高产及广适性方面的显著优势,已经或即将通过审定。”柳继凤坚定地说,“这一系列的新品种都是公司的战略储备,市场潜力巨大。”

在培育开发高蛋白玉米新品种方面,沃土种业正加快培育抗性和产量稳定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2%的高产高蛋白玉米品种。在培育高抗白斑病玉米新品种方面,沃土种业自2022年启动技术攻关以来,已获得3个高抗白斑病(抗性HR级)品系,2025年将参试。与此同时,公司也正在对“沃玉3号”“沃玉111”等主推品种进行抗性基因定向改良,有望在两年内完成种质升级。

在公司创建20年的重要时刻,沃土种业着眼于市场定位推广及品牌塑造,确立了下一个十年规划:年销5000万亩发展目标。

技术破局

生物育种硬核开启种业变革

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八大前沿科技领域之一,生物育种正成为种业创新的关键突破口。沃土种业敏锐把握行业趋势,是国内较早开展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实践的种子企业之一。

近年来,面对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行业现状,沃土种业积极寻求技术创新突破。在此次大会新技术发布环节,柳继凤重点介绍了沃土种业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未米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开展生物育种CPS技术攻关的情况。

生物育种CPS技术,指通过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手段,将玉米作物不具备的DPC敏感基因导入公司自育玉米品种,通过调节玉米的生长激素水平,优化玉米株高株型。同时,DPC还具有转化多余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的特性,减少单株空间占用而不降低单株产量。该项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将实现玉米品种增密30%、增产15%~20%和夏播生产大面积单产过吨的目标。

2020年,沃土种业建成专业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实验室,组建了由5名生物技术专业博士、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目前实验室已系统开展种质基因测序、遗传背景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公司优势种质资源抗锈、抗病基因进行定位、标记、保护、克隆与利用等工作。

深度融合

打造生物种业创新生态

2020年,沃土种业在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的支持下,成立了分子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构建多元合作平台、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强化技术体系支撑等举措,不断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2024年5月,沃土种业与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邯郸市人民政府共建“华农河北生物育种产业研究院”,整合高校科研力量、政府政策支持与企业转化能力,为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奠定基础。同年12月,“河北省玉米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此次会议当天,多位专家学者、领导共同为“河北省玉米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并在华农河北生物育种产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会议上,就系统地规划生物育种技术路线,联合攻关基因编辑、智慧育种等关键技术,推动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自分子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以来,沃土种业已掌握玉米双单倍体高效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及基因编辑技术,开展了抗锈病、抗旱、耐盐碱基因分子育种;研究出两个玉米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转化体。在未米生物的指导下,沃土种业正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开展玉米增加籽粒蛋白含量、籽粒长度、降低叶宽、降低株高、加快脱水等研究;建立了种质资源DNA指纹数据库。在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技术指导下,沃土种业布局智慧育种平台,整合基因组学、表型组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借助智能算法,预测优良基因型、优化育种方案,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硬件投入

新种业航母动力强劲

目前,沃土种业聚焦种质资源创新、抗逆性状改良等核心课题,已配备115台套科研设备,建成涵盖组培室、种质资源库、人工气候室及450亩试验基地的完整科研体系,硬件投入达行业领先水平。

“成立伊始,沃土种业就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全面提升研发能力和水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根本保障。”柳继凤介绍,他始终对公司的基础建设倾尽心力。

3月15日会议当天,参会代表分两组来到沃土种业新落成的科技研发中心观摩、交流。该中心由沃土种业投资1.3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20200平方米,地上12层、地下1层。公司联合相关科研院校建设的分子检测平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遗传转化平台、智能生物育种平台在这里陆续投入使用后,将全面完善生物育种、品种改良、品种权保护等关键功能。

沃土种业还建立了10万多亩的种子生产基地,包括甘肃玉米制种基地、肥乡驻地小麦种子繁育基地、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以及试验示范农场等。子公司张掖市沃土源种业有限公司也正在建设之中,计划今年10月份投产,预计年产玉米种子5万吨,制种规模10万亩。

2022年10月,占地50亩的沃土种业种子加工厂竣工投产。其中,加工车间4000平方米,原料及成品仓储面积1.6万平方米,配套质检办公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有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无破碎加工流水二包线3条,玉米种子日加工能力30万袋,有力保障了高质量种子的供应。

沃土种业在全国5个玉米生态区建有育种试验基地,包括河北、辽宁、吉林、甘肃、海南等育种基地,其中海南三亚育种基地200余亩,河北肥乡育种基地500余亩。测试网络分布全国10个国家级玉米适宜生态区,测试点达200多个。

经过十几年的科研攻坚,沃土种业累计获得自主研发玉米新品种20个、小麦品种2个,获得国家和省级审定26次,创新积累种质资源2000多个,骨干自交系60多个。

人才+品种

双核战略托举企业走向全国

2010年,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邯郸工作站落户沃土种业,正高级经济师杨庆申入驻公司任工作站负责人。自此,沃土种业开启了被业界誉为“柳杨黄金搭档”的协同发展模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正是在杨庆申的主持下,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沃玉3号”让沃土种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会议表彰环节,包括杨庆申在内的10位突出贡献员工、20位卓越特别奖客户上台接受公司表彰,享受荣耀时刻。

安徽省沃玉农业经理鲍亮与沃土种业合作多年,有感于沃土种业对品种质量的严格把控和沃土种子的一贯优异表现,他向全体合作伙伴发出书面倡议:“携手沃土,共同打造一个诚信、规范、高效、共赢的种业经营新生态。”鲍亮提出,一是专注沃土种业品牌深耕,拓展市场版图,将沃土品牌作为经营核心,通过专营或主营的方式,全身心投入沃土品牌的推广与销售中;二是坚守市场准则,维护品牌信誉;三是响应公司号召,协同发展共进。

展望未来

剑指主板上市的种业新标杆

“2023年沃玉3号单品销售推广1210万亩,2024年销售推广1274万亩,同比增长64万亩,仍然处在上升期。”杨庆申介绍,“尽管公司现有的部分优秀品种已在市场销售多年,但与其他同行业主力品种相比,仍然保持领先地位。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持续挖掘开发现有品种优势,从而实现品种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杨庆申表示,公司将深入挖掘“沃玉3号”“沃玉111”粮饲兼用特质。经检测,这两个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0%~11%左右,生物产量高,干物质与淀粉含量表现优异:春播达40%,夏播双超30%,均高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的指标。目前,光明乳业、君乐宝、蒙牛、伊利等多家国内大型奶企均将“沃玉3号”作为养殖饲料,现代牧业、圣牧乳业2025年已订购30万亩“沃玉3号”青贮专用种子产品。沃土种业计划进一步扩展青贮玉米市场,力争两年内实现“沃玉3号”“沃玉111”青贮种植面积500万亩,占全国青贮玉米总面积10%以上。

在资本运作方面,沃土种业已全面达到主板上市的各项规范要求,目前正积极推进上市申报材料准备工作,计划两年内完成主板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加速企业优质高效发展。

“2024年沃土玉米种子推广量突破2000万袋,成为我国种业继隆平高科和山东登海之后第三支未来可期的有生力量,真正实现了冲出河北、走向全国的发展梦想。”柳继凤在展望企业未来发展时表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沃土种业见事早、行动快、力度大,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商报河北记者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