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前CBA南京同曦队主帅西热力江身着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在直播间卖力推销切糕的画面,引发全网热议。这位曾在球场上以“拼命三郎”形象著称的新疆男篮悍将,如今的转型看似戏剧化,实则撕开了职业体育残酷真相的一角。
近日,前CBA南京同曦队主帅西热力江身着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在直播间卖力推销切糕的画面,引发全网热议。这位曾在球场上以“拼命三郎”形象著称的新疆男篮悍将,如今的转型看似戏剧化,实则撕开了职业体育残酷真相的一角。
西热力江的执教之路充满坎坷。2022年,他临危受命,身兼南京同曦队球员与主教练双重身份,率队取得23胜29负的战绩,虽无缘季后赛,却已是同曦近年的高光时刻。然而,新赛季初的三连败成为导火索,2024年11月,他黯然宣布辞职。同曦队频繁的换帅操作,暴露出CBA联赛中教练岗位的高危属性——成绩稍有波动,便可能面临下课危机。
离开CBA后,西热力江开启了全新的尝试。他远赴塞尔维亚学习,归国后投身自媒体与直播带货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篮球名将在新疆早已拥有自己的公司与餐饮产业,经济上并无后顾之忧。此次切糕生意,更像是一次充满探索意味的新尝试,而非为生计所迫的无奈之举。
西热力江的经历并非孤例。在CBA,深圳队周鹏被架空、青岛队刘维伟赢球仍遭质疑等事件,无不反映出职业联赛的短视与高压。俱乐部往往将战绩不佳简单归咎于教练,却忽略了球队阵容、管理体系等深层问题。教练们在高压下艰难前行,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从CBA教练到切糕摊主,西热力江的跨界转型,不仅是个人职业道路的探索,更折射出职业体育的残酷现实。这也为联赛管理者敲响警钟:教练需要的,不仅是成绩,更是成长的时间与信任。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西热力江”在职业体育的舞台上,绽放出更持久的光彩。
来源:老韭足球迷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