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孙悟空一棒子打碎凌霄宝殿琉璃顶,那时候我以为那就是天的极限。后来我看《哪吒2》,结尾的时候,哪吒说"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我才发现,天的极限,远不止凌霄宝殿。
当年孙悟空一棒子打碎凌霄宝殿琉璃顶,那时候我以为那就是天的极限。后来我看《哪吒2》,结尾的时候,哪吒说"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我才发现,天的极限,远不止凌霄宝殿。
哪吒这个电影,有的人说是瞎编的动画片,有的人奉为指路的灯。但很显然,电影里面的天,不是神仙妖魔,是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
孙悟空大闹地府的时候,小鬼说"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这玉虚宫里的仙魔等级,跟《西游记》的地府一样,都是那些所谓的“上仙”焊死的阶级栅栏。
敖光劝哪吒"仙魔殊途",堂堂东海之主,却要被迫带着族人隐居深海。可哪吒这些年轻人想要戳破的,恰恰是那些神仙世界里盛行的"天条"。也许当年猴哥大闹天宫,也只是在蟠桃园发现那所谓三千年一熟的仙桃,都是催熟的烂果。
天上地下,自古以来都是用的同一个套路。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时,如来佛的手掌纹路里面就是所谓的编制图;哪吒打破的天元鼎,鼎口纹样也神似美元的符号。我不认为这是巧合,更不觉得《哪吒》只是个动画片。
当年猴子的金箍棒捅破的是具象化的天庭,今天哪吒的混天绫搅乱的是全球化霸权体系。
只是可惜,他俩都脱不开神话的背景,这两代反骨仔也都栽在了"编制"的诱惑里。
猴子的齐天大圣是虚职,哪吒的灵珠身份是骗局,只是哪吒比猴子还敢:孙悟空最后戴上了金箍成了西天的斗战胜佛,哪吒却砸烂le玉虚宫的绿牌,对抗着那个玉虚宫。
敖光带着龙族隐居到深海,他真的和《西游记》里那个多磕头少说话"的东海龙王"一脉相承。
只是年轻人有年轻的人选择,敖丙最后还是去找了哪吒。
我更觉得,这是饺子导演用一种"战略性的蛰伏"在隐喻:就像申公豹用六颗仙丹打发弟弟,就像玉虚宫的"铁饭碗"困住的金吒和木吒。
《西游记》里面,观音给孙悟空戴上了金箍,《哪吒》里,玉虚宫的无量仙翁操纵着十万的捕妖队,这些都是规则暴力。所以哪吒掀翻的天元鼎,砸碎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仙界炼丹炉,而是玉虚宫职场的那些潜规则。
更值得玩味的是,敖光那句"父辈的经验未必全对",这个活了几千年的老父亲,也终于明白,与其跟猴子一样等五百年一次的取经指标,不如让儿子试试看能不能冲破玉虚宫的"天条"。
来源:小丫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