摁不住胡塞武装,美国把锅甩到了中国身上:全怪中国卫星太给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15:14 2

摘要:最近,美国又开始“老套路”了。面对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的频繁袭扰,美国不但军事打击方面没能把胡塞武装摁住,反倒把锅甩到了中国头上。

最近,美国又开始“老套路”了。面对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的频繁袭扰,美国不但军事打击方面没能把胡塞武装摁住,反倒把锅甩到了中国头上。

【美国称胡塞袭击美航母是“得到了中国卫星的协助”】

据美媒和美国官员宣称,一家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中国卫星公司,正在向胡塞武装提供图像情报,用于袭击红海航道上的美军舰艇和国际商船。言下之意,美国在中东吃瘪,总被胡塞成功骚扰,而是因为中国卫星太“强大”了。

这个逻辑要不要这么离谱?让我们从头捋一捋,美国到底在怕什么?它为什么非要拉上中国一起“背锅”?

首先要明确一点,胡塞武装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击队”了。

自从2015年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介入也门冲突以来,胡塞在伊朗的支持下不断壮大,不仅拥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还能通过情报系统精准打击目标。

尤其是进入2023年以来,胡塞开始将“战火”延伸到红海,直接触动了美国在中东的“神经末梢”。

美军也不是没还手。几轮导弹打击、空袭下来,该炸的炸了,航母也开进去了,结果胡塞照样频频出击,甚至成功袭击了美国商船,还炮轰了美国航母,这一场面让“世界警察”形象受挫,美国军方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那么怎么办?两个字:“甩锅”。美国突然指责中国卫星协助胡塞,其实并不新鲜。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舆论引导+战略甩锅”的双保险打法。

【曾有媒体报道称胡塞用反舰导弹击中美国航母,图片为媒体渲染图】

一方面,此举可以转移内部矛盾和注意力:美国国内对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本就存在颇多质疑,如今打了半天打不赢胡塞,势必要找个“外部因素”来解释失败。

美国近年来一再炒作“中国科技输出带来地缘不稳定”,从芯片、无人机到卫星,什么都能“安个罪名”。现在拿中国商业卫星说事儿,不就是借题发挥吗?

另一方面,这很可能是为之后打压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铺垫舆论”。特朗普政府近段时间的关税战打得美国精疲力尽,但中国这边仍没有“屈服”,为了加大对中国的施压力度,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之后会对中国高科技进一步“卡脖子”。而此次指责中国卫星“支持恐怖势力”,无疑可以为其之后的行动提供借口。

事实上,美国曾多次毫无根据地抹黑中国在中东的角色,去年还有美媒宣称胡塞使用的无人机“可能与中国制造有关”,完全是捕风捉影。而此次拿卫星说事,不过是老调重弹罢了。

面对美方的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可以说是有理有据、有节有度。

中方此前多次重申,中国始终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反对通过武力干预解决争端。中国在中东问题上一贯支持各方通过政治对话解决矛盾,从不向任何一方输出武器、情报或军事援助,更不会“选边站”。

在也门问题上,中国一直主张实现持久停火,推动政治和解,努力为当地人民争取和平环境。中国和地区国家合作以发展为主,不图地缘控制,也不搞军事扩张,深受阿拉伯世界欢迎。相比之下,美国几十年在中东的“铁拳干预”,换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国家陷入战乱。

一句话,美国“甩锅”不可怕,但中国需看透三重深意:

【中方多次强调在中东问题上的和平立场】

第一,是技术封锁的新借口。

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卫星和遥感图像输出,打压中国高技术企业走出去,是美国早有的计划。这次炒作所谓“中国卫星支援胡塞”,很可能是为下一轮技术战作的舆论准备。

第二,是舆论战的延伸战场。

美国将中东问题中国化,把自己在该地区的战略失败归咎于“外部干预”,这不仅是为自己洗白,更是对中国国际形象的一次抹黑操作。

第三,是“灰色地带”博弈的前奏。

未来不排除美方对中国商业卫星、数据出口和地面站进行限制,甚至在国际机构中推动所谓“监管框架”,进一步压制中国在全球遥感和航天商业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不能只做“受害者”。面对美方的舆论攻势,中国当然要据理反驳,但更重要的是:要主动设定议题、掌握话语权。不能总等别人扣完帽子、甩完锅,我们才出来“澄清”。更需要强化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在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和平建设者”的真实角色。

同时,进一步加快关键卫星、遥感、通讯等高技术行业的国际化布局,打造更加安全、可控的出口路径,也要防范未来因“政治标签”被国际客户孤立的风险。

总而言之,美国军舰挡不住胡塞导弹,怪起了“中国卫星”,这种荒唐逻辑或许只能糊弄国内选民和一些不明真相的盟友。对我们来说,更要看清背后动机,在科技、安全与国际传播上同步布局、主动出击,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站稳脚跟

来源:石江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