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消失的第八大陆被人类发现,490万平方公里仅有中国一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15:16 2

摘要:大概在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陆地,这块陆地被我们称为超级大陆。也正是到了3亿年的时候,随着超级大陆的不断飘移,硅铝层地壳开始发生破裂,超级大陆断成了两截,一半向北漂去,一半向南漂来。向北漂的那块被称为劳亚古陆,向南的被称为冈瓦那古陆。

本⽂仅在今⽇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大概在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陆地,这块陆地被我们称为超级大陆。也正是到了3亿年的时候,随着超级大陆的不断飘移,硅铝层地壳开始发生破裂,超级大陆断成了两截,一半向北漂去,一半向南漂来。向北漂的那块被称为劳亚古陆,向南的被称为冈瓦那古陆。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呢就发生在这块冈瓦那古陆上。

2017年,一个地质学家研究团队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他们发现了我们人类已知的七块大陆外的第八块大陆。被命名为西兰大陆,一时间这个爆炸新闻是吵得沸沸扬扬。

研究团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探测到新西兰周围较广范围内的海域来精确追踪地球引力在地壳不同深度、不同位置处的微小变化,从而绘制出了这块区域的海底地图,这块大概有4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中国大小的西兰大陆被正式、精准地暴露在了人们的视野前。

之所以人们要极力的去寻找更多的大陆,其实完全只是欧洲人脑补出来的一种想法。

咱们先来看一下这张世界地图。是不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哪里不对?为什么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要比北半球少那么多?

这里呢,就又要插播老K历史大讲堂了,让我们一起回到古罗马时期。

早在古罗马时期,世界大陆的分布就已经引起了欧洲人的关注。那时候航海还没那么发达,有些人就猜测,南半球是不是也应该跟北半球一样,存在着大片的陆地呢,这样才能与北半球达成平衡嘛。

所以在当时,南半球对欧洲人来说,是一片神秘之地,甚至他们还给这块仅存在脑子里的大陆取了一个名字为“澳大利斯大陆”,意思是“未知的南方大陆”。

直到1642年,一位名叫塔斯曼的荷兰航海家在执行航海任务时,才正式对南半球的假想大陆开始了验证工作,从此开启了人类近400年的探索之旅。

塔斯曼带领的团队最终还是抵达了新西兰南岛,继而发现了新西兰这个面积较大的岛屿。后来,人们发现了澳大利亚,但欧洲人始终不认为那里就是他们一直寻找的神秘大陆。

经历了屡次寻找失败后,他们无奈地改变了当初的想法,将“澳大利斯大陆”这个名字甩在了澳大利亚的头上。但那些冒险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可发现新大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是一项非常庞杂的任务,

好在一个契机,给寻找第八大陆提供了一些动力。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明确了相关沿海国家可以将合法领土扩展到距离海岸线370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内。而海域内的矿藏和石油资源自然也归所属国家所有。

看到这样的福利,新西兰也跟打了鸡血一样,积极性大增,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来支持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对南方大陆的探索。

相关证据也开始逐渐积累了起来。这也就提到了我们开头说的那个重磅消息。

最后一大批数据来自卫星。地质学家利用卫星追踪不同地壳区域间的引力微小变化,绘制出了海底地图。借助这项技术,我们就能够清晰地发现,连接新西兰海底的大陆架是一块和澳大利亚差不多大的不规则大陆,总面积达49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的2倍还多。

而我们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它有94%的面积都藏在水下。只有新西兰等一些岛屿从海洋深处延伸到了水面上。

那么问题来了,在海底的算不算大陆呢?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地质学家们对究竟什么是大陆进行了一次激烈讨论,最终得出了一个标准答案,大陆是一个由海拔较高、具有复杂岩石种类、地壳厚度较大、而且面积比较广阔的地质区域组成的。

其实,大陆和海洋最明显不同的就是岩石构成。虽然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都是以硅铝层为主体,但是成岩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大陆地壳多以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为主,比如常见的花岗岩、石灰岩等;而海洋地壳一般只由火成岩构成,比如玄武岩。

地质学家通过钻探发现这片区域地壳中的岩石,与大陆地壳相近,而与海洋地壳有着明显不同。最令人兴奋的是,他们在钻探到了海床之下1250米时,意外发现了携带各种生物信息的岩石。其中包括陆生植物的花粉,以及栖息于温暖浅海中的生物孢子与外壳。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这片区域原本肯定是露出水面的,而且面积巨大,符合关于大陆界定的标准。

这么说来,西兰大陆暴露在水上的部分很可能是远古时期一条巨大山脉的残余部分,其它区域因大陆的沉陷而被淹没于海水之下,而新西兰很可能是当时这条巨大山脉中海拔最高的区域。

但奇怪的是,这片大陆怎么就钻进了水里面?

原来它有着不凡的身世。现在的西兰大陆,其实是南半球的冈瓦那古陆的一部分。

在1亿年前左右,冈瓦那古陆相继分离出去南极洲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在8000万年前又分离出了澳大利亚。这些被分离出去的大陆目前还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在此进程中,从冈瓦那古陆中还悄悄地分离出去一个大陆,这就是西兰大陆,当时这个大陆处在冈瓦那古陆东侧,与澳大利亚和南极洲还是曾经的邻居。

紧接着,地质学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西兰大陆要比任何大陆都薄!一般来说,大陆地壳通常厚度能达到40公里左右,而西兰大陆仅有20公里。

这是因为西兰大陆在分离的过程中,受到严重拉伸,地壳厚度大大缩减,最后只有现在的20公里左右,仅比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10公里高出一些。结果,这片极薄的大陆逐渐发生沉陷,最终全部沉没在海平面之下。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距西兰大陆被发现已经过去了8年有余,但它仍旧像之前那样神秘。

比如西兰大陆上当初都有什么啊,栖息着何种生物啊?这些暂时都是未知的,

要知道冈瓦纳古陆本身就是很多动植物的家园,包括最早的四肢陆地动物以及地球史上最大的动物——泰坦巨龙。在新西兰还出土过一些动物遗迹,其中包括一头长尾长颈大恐龙、一头嘴呈喙状的食草恐龙、一排浑身装甲的恐龙的肋骨。

那么,西兰大陆的岩石中是否可能充斥着这些生物的遗骸呢?又或者说,这里是否曾存在过什么其他文明呢?

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里,就曾描述过一块名为亚特兰蒂斯的土地,一个极其先进的文明在经历了一系列地震和洪水之后,便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找到亚特兰蒂斯的存在。

同为沉入海底,这倒跟西兰大陆有有几分相似,它们会不会有着某种联系呢,至少我们现在还没找到线索。

不光这些,困扰地质学界已久的问题还有关于西兰大陆的形状。在西兰大陆的中部,也就是目前新西兰的地质形态,从勘测结果图中可以看出这里有很明显的弯曲,而弯曲的边界正处在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

看上去就像是有什么人刻意拿走了下半部分并加以扭曲,导致本该绵延下来的岩石带不仅没有沿直线排列,甚至出现了接近直角的相交角度。

另外,西兰大陆变薄之后,是怎么没有分裂成更多,更小的微大陆的?总总奇怪的现象,让人们越发的感觉,这块西兰大陆的神秘

虽然人们已经逐渐揭开了关于世界第八大洲的“面纱”,但它仍是“犹抱琵琶兰遮面”的存在,在两公里深的海水里牢牢地保守着它的秘密。

来源:老K档案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