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时间节点,只有肩负“高端技术下沉”使命的萤火虫,有机会通过BaaS定价重构市场认知,在纯电小车市场撕开规模化突破口,成为一把帮助蔚来改出螺旋的利器。
这个春天,蔚来徘徊在死亡螺旋的边缘。
乐道调整需要时间,守住价格体系的改款“5566”还没开弓拉弦。
这个时间节点,只有肩负“高端技术下沉”使命的萤火虫,有机会通过BaaS定价重构市场认知,在纯电小车市场撕开规模化突破口,成为一把帮助蔚来改出螺旋的利器。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价格要够“香”!
现在国内小车市场每年100万辆,这确实不小。但它又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
现在卖得好的小车都是五菱缤果、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这种“白菜价战神”,这些车型都是7万上下,而它们的顶配车型都不超过10万!
反观高端定位的精品小车,有一个算一个,卖得都不行!
比如smart精灵#1,月均销量2000多台。
电动MINI当初定价19万,销量直接凉凉,现在降到14.88万,销量也才刚刚突破1000台
所以高价小车的市场并不算大。
这当中,唯一销量突破5位数的精品小车当属大众ID.3,除了降到11万的裸车价,还有一个标签——“操控”。
后置后驱、五连杆独立悬架、前后重量50:50的配重、同级最小转弯半径,还有“德原味”的底盘调校。
恰好操控这个优势,萤火虫也有。
关键是萤火虫还有ID.3所没有的优势——“智能化”和“安全”。
不信?现在就把这两台拉出来溜溜,做个全面的对比!
#01
空间
蔚来萤火虫:车身尺寸为4003×1781×1557mm,轴距为2615mm,为小型车。但配合同级最大的65.3%轴长比,车内空间表现优于五菱缤果、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
我先替大家试过萤火虫的后排空间了,作为一个160斤的小胖子,后排居然也有拳半的腿部空间,头部空间也有一拳。这对于一台小型车而言,简直不可思议。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换电结构的原因,地台依旧有点高,后排坐姿算不上太优雅,这点就留在视频看吧!
好在,萤火虫全车拥有27处储物空间,配备同级最大的92L前备厢(比Model S的还要大)!这可是一台车长才4米出头的小车!这你受得了吗?
大众ID.3:车身尺寸为4261×1778×1568mm,轴距为2765mm,为紧凑车型。与ID.4相同的轴距,改款新增后排角度调校功能以及后排出风口,后排舒适度大幅改善。老车主感叹啊!这下终于能在后排长期带妹了。
能耗
萤火虫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0.9kWh,并且萤火虫支持换电模式,区别于同级竞品。大众ID.3百公里耗电量为13.9kWh,实活实说!作为车主的我,电耗从来没有低过15kWh,关空调可以,但在广东的夏天绝对不可能!
#02
续航
萤火虫搭载42.1kWh电池,CLTC工况续航里程为420公里。大众ID.3的续航里程为450公里。大众ID.3的续航里程表现最佳。
底盘
萤火虫搭载蔚来自主研发的电动机六合一电驱系统,最高车速150km/h。底盘调校采用同级独有的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配合Multimatic调校,近50:50前后轴荷比,4.7米转弯半径同级最小!
大众ID.3搭载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125kW,峰值扭矩310N·m,0-100km/h加速时间为7.9秒。基于MEB平台打造,同样是五连杆独立后悬,50:50前后轴荷比、底盘调校扎实厚重,兼顾操控性和舒适性,转弯半径小(5米),适合城市代步。
保密协议的原因就不展开了,我觉得ID.3像穿着牛津鞋的英国管家,每一步都带着德系底盘特有的矜持;而萤火虫则如穿着碳板跑鞋的运动员,Multimatic调校让它的动态非常活跃。还有个小彩蛋就是ESP,玩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我要说什么吧?
#03
座舱
蔚来萤火虫的内饰设计简洁,中控台采用悬浮式全液晶仪表和中控屏,方向盘为圆角矩形,整体风格现代化。它的氛围灯是真的有“氛围”,而不是单纯的一个灯!车机采用蔚来NOMI的孪生系统Lumo,可见即可控,并且支持大模型接入。
大众ID.3的座舱设计年轻运动,配备悬浮式多媒体屏幕但车机系统仍旧落后于同行,好在新款内饰用料更加高级。
当ID.3还在为卡顿的语音助手道歉时,萤火虫的Lumo已经帮我"打开22℃空调+播放周杰伦+导航到高铁站"的连贯指令。随便我还能问问隔壁阳澄湖有多大,这里大闸蟹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吃!这种交互代差,简直不是在一个次元里。
智驾
蔚来萤火虫智能驾驶系统采用地平线征程5芯片,算力达128Tops,支持高快领航和部分自动泊车功能。融合了蔚来团队的规控与决策算法,硬件水平较高。
大众ID.3支持基础L2级辅助驾驶功能,可选配打灯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等功能。虽然硬件配置丰富,但智能化体验相对一般,创新性不足。
#04
安全
firefly萤火虫拥有小车最强抗扭刚度——35700Nm/deg,全系标配的9安全气囊(包含前向远端中间气囊),以及83.4%钢铝混合车身和同级后排最大后排侧气帘(覆盖面比同级多了40%),身材矮小也可以被照顾到。
ID.3得益于大众MEB纯电平台,全车采用了大量高强度钢,车身抗扭刚度同样高达38000Nm/deg!陆地“小坦克”了属于是。
#05
斌哥认为,萤火虫很大一批用户将会来自于蔚来现有的用户。
在这里我要喊话斌哥:
与其当作给蔚来车主服务体系打造的“高阶选装包”,不如把萤火虫当作走量的小爆款车型来做。
把baas方案干到10万以内!您想想,这车比smart更mini,比mini更smart,安全配置直接拉满,还能白嫖蔚来的“海底捞式服务”!
原来海鸥、星愿的用户要不要咬咬牙上啊?其它品牌增购用户一看这个萤火虫价格不贵,想不想买啊?他们在给老婆买萤火虫当代步车的时候,蹭着免费咖啡,结果会不会反手给自己订台乐道呢?
所以蔚来车主和欧洲东南亚老铁的钱包要赚,自家兄弟的韭菜也得割...不对,是得照顾!
#06
斌哥抉择时刻:要品牌调性,还是要生存?
蔚来的困境本质是规模与成本的博弈。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152.9亿元,乐道L60虽5天斩获6万订单,但后续的销量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主品牌NIO在30万以上纯电市场虽市占率近50%,但高端市场总量萎缩5.8%,增长天花板触手可及。
所以蔚来“2026年盈利”的目标依赖于乐道与萤火虫的放量,当“活下去”成为首要命题,蔚来需要一场豪赌:以萤火虫的定价革命,换取用户规模与资本市场的双重信心。
萤火虫还有机会成精品小车中的爆款,但前提是价格的要来波狠的!若把baas方案干到10万以内,不但会取得一波销量“开门红”,并且后续增长销量有进一步爆发,形成规模-成本正循环。同时以萤火虫为支点,验证“高端技术下沉”商业模式,为蔚来品牌积累用户基盘。
你们认为呢?
来源:第一电动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