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初,小李(化名)在网上认识一位"大哥"称能带他发财,在交流的过程中,小李了解到大哥是搞电信网络诈骗的,然而,为了吃上"浮食儿"早日发财,小李便利用自己的手机帮助"大哥"拨打诈骗电话18个,不仅没有"发财"还被警察蜀黍抓个正着!
帮别人打电话
能赚钱!~
这样躺平好事是否让你心动?
殊不知
这是帮助他人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
注意了!!
不仅出借电话卡、银行卡
可能会沦为诈骗团伙的“工具人”
即使电话卡在自己手中
打了不该打的电话
也有可能会被诈骗团伙利用
沦为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帮凶”!
近日
濉溪一小伙儿
为了牟取私利吃上“浮食儿“
协助诈骗人员拨打电话
被警方抓获~
今年3月初,小李(化名)在网上认识一位"大哥"称能带他发财,在交流的过程中,小李了解到大哥是搞电信网络诈骗的,然而,为了吃上"浮食儿"早日发财,小李便利用自己的手机帮助"大哥"拨打诈骗电话18个,不仅没有"发财"还被警察蜀黍抓个正着!
近日,民警将小李传唤至新城派出所,经进一步询问,小李对自己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规定,濉溪县公安局给予违法行为人小李行政拘留并处罚款1000元的治安处罚。
警惕!诈骗分子这样招揽“工具人”
诈骗分子通常将“手机口”业务
包装成“高薪”兼职
“高回报一小时几百元”
“轻松兼职无需经验”
这些诈骗分子招揽
“工具人”的常见话术
瞄准了急需用钱的网民
一旦你参与其中
虽然全程没有说一句话
但诈骗全过程你都是明知的
这其实就是知法犯法
你作为“沟通的桥梁”参与了诈骗
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
关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我们正在这样做~
连日来,濉溪县公安局辖区派出所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民警通过召开警民恳谈会,送法进企业、进校园等不同形式的线下活动,以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深刻剖析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特点、主要受害群体等情况,提醒辖区居民不要相信以各种理由索要财物的陌生电话和短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更不能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存款及银行账户(银行卡)等信息。
同时,鼓励大家争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员,把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筑牢识诈防骗的安全防线。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由公安机关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万元的,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来源:皖江新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