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洗澡时,你是否曾想过,头顶的花洒可能正喷洒着无数细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实则隐藏着惊人的卫生隐患。
每天洗澡时,你是否曾想过,头顶的花洒可能正喷洒着无数细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实则隐藏着惊人的卫生隐患。
据研究,花洒内部可能藏匿着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细菌,其中不乏可能引发疾病的致病菌。这场无形的“细菌雨”,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关注医食参考 成为养生达人▲
花洒究竟有多脏?
花洒的内部环境可谓潮湿、温暖且昏暗,为微生物的滋生与繁衍提供了绝佳的温床。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微生物会在花洒内部构筑起一种被称作“生物膜”的坚固结构,如同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使得清除它们变得异常困难。
曾有一项研究对美国5个不同州的45个花洒进行了深入的取样与化验,其结果令人不寒而栗:几乎每一个花洒都匿藏着数以万计的病原菌。其中,有三成的花洒被检测出含有能够引发肺病的鸟分枝杆菌。在生物膜中,病原菌的聚集程度极高,其浓度相较于自来水竟高出了100倍之多。
花洒内部往往潜藏着各式各样的病原菌,如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链球菌以及霉菌等。这些病原菌不仅能够在水中顽强生存,还能通过气溶胶或与水接触的方式传播,从而引发肺部、皮肤或血液的感染。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我们日常饮用的水都会经过高温加热,以有效杀灭这些病原菌。然而,花洒中喷出的水虽然也会经过一定的加热过程,但其温度却远不足以将这些病原菌彻底杀灭。在洗澡时,病原菌随着产生的气溶胶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进而引发感染。
细菌都会带来哪些健康威胁?
1. 皮肤感染
洗澡时,含菌水流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发皮肤过敏、瘙痒、发炎等症状。长期接触,还可能增加感染毛囊炎等皮肤疾病的风险。
2. 呼吸道疾病
花洒喷出的水雾中含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3. 潜在的系统性感染
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婴幼儿、老人、孕妇及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细菌可能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引发系统性感染,危及生命。
清洁花洒,避免洗“细菌澡”
建议每月清洁花洒1~2次,保持其干燥清洁。方法如下:
1. 白醋浸泡法
步骤:将花洒头拆下,放入白醋中浸泡2~3小时。白醋的酸性可以溶解水垢,杀灭细菌。
提示:浸泡后,用牙刷或刷子刷洗出水孔和滤网,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小苏打清洁法
步骤:将小苏打与水调成糊状,涂抹在花洒表面和水垢处,静置15分钟后刷洗。
提示:小苏打具有温和的清洁作用,能有效去除水垢和污渍。
3. 专用清洁剂
步骤:市面上有专用的花洒清洁剂,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
提示:使用清洁剂时,注意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4. 针刺疏通法
步骤:对于堵塞的出水孔,用牙签或针轻轻刺入,清除堵塞物。
提示:操作时注意力度,避免损坏花洒。
来源:医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