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业并购,频率最高的,其实是专注不同品类品牌间的合纵连横:Bose收购麦景图,觊觎的,是豪华音响和汽车音响市场;Victrola收购KLH Audio、PML Sound收购GoldenEar,看中的则是彼此的互补性……
合纵连横:壮大规模以提升市场份额,或进军更具前景的市场
行业并购,频率最高的,其实是专注不同品类品牌间的合纵连横:Bose收购麦景图,觊觎的,是豪华音响和汽车音响市场;Victrola收购KLH Audio、PML Sound收购GoldenEar,看中的则是彼此的互补性……
Bose收购麦景图集团(McIntosh Group)
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事由:麦景图集团是McIntosh和Sonus faber等高端音响品牌的母公司,生产高端放大器、音箱和讯源器材等。其中McIntosh(当时还独立运作)历史上就有为豪车品牌定制音响的经历。Bose除了耳机、音箱和Soundbar,在汽车音响领域也有40多年的经验(该业务目前占其营收约1/3)。
编辑观点:这是“合纵连横”类别中的典型案例。由此Bose有机会进军豪华音响市场(单价超过5000美元的单品),并整合资源共同拓展车载音响业务。新能源车的兴起,车载音响、智能控制乃至无人驾驶,彼此间产生了“强关联”,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个“爆发点”。
※ 除了Soundbar,Bose此前已砍去旗下家庭影院业务。
※ 2022年6月15日,私人投资公司Highlander Partners通过成立一间新的控股公司,收购了麦景图集团,它也成为了此次并购的出让方。
瑞利声学、影音大师收购尊宝(Jamo)和能量(ENERGY)
时间:2024年8月15日
事由:尊宝成立于1968年,以丹麦设计和高保真音质著称,曾在欧洲拥有大规模的制造基地,产品覆盖家庭影院、定制安装及便携蓝牙音箱等领域。ENERGY以高性价比和音频技术见长,主要面向消费级市场。此两大品牌原由高级音响公司(Premium Audio Company)及其母公司VOXX国际集团拥有。
瑞利声学是音频研发及制造企业。影音大师是音响代理公司,创始人兼CEO杨小冬自1996年起便代理尊宝品牌,深谙其市场潜力。交易完成后,中方联合团队将全权接管,涵盖品牌所有权、产品线、技术专利及全球市场渠道。
编辑观点:这是又一个具代表性的并购案例。两大收购方与被并购品牌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尊宝。它在生产上有赖于瑞利声学,中国市场的零售由影音大师全权负责。在完成并购后,两家公司将在尊宝整体运营上掌握彻底的主动权,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拓展。这样的本地化,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至于挑战,则是尊宝与ENERGY的“出海”,会是新东家考虑的话题。
索尼互动娱乐(SIE)收购耳机制造商奥蒂兹(Audeze)
时间:2023年8月24日
事由:奥蒂兹是美国平板耳机、游戏耳机制造商,是Dolby Atmos游戏耳机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此前为漫步者持股拥有。在为索尼互动娱乐公司(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收购后,奥蒂兹仍将作为独立实体运营,开发支持多平台产品,但同时又从PlayStation生态系统中受益。
索尼互动娱乐的目的,是在PlayStation游戏音频体验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推动PlayStation 5 Tempest 3D音频技术和Pulse 3D无线耳机的推广。
歌尔丹拿收购贵丰部分股权
时间:2025年4月14日
事由:贵丰音响设计(Gryphon Audio Designs)宣布歌尔丹拿(Goer Dynamics)收购其少数股权。
编辑观点:贵丰公告主要阐述了几点:中国(含港澳地区)代理权的更替;就进军汽车行业达成一致(似乎意味着未来会有搭载贵丰音响的汽车);原有管理团队维持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歌尔丹拿仅仅是入股贵丰,因此声明中会看到“我们(贵丰)自豪地欢迎Goer Dynamics加入贵丰大家庭……”的说法。
此外,歌尔丹拿隶属总部位于潍坊的歌尔集团,从其官网看,目前拥有包括丹拿(Dynaudio、小鸟(Libratone)和XEO等品牌。
Victrola收购KLH Audio
时间:2025年4月2日
事由:Victrola成立于1906年,以出品入门级黑胶唱盘和一体机闻名;KLH Audio成立于1957年,以音箱设计和声学研究闻名。
收购公告显示,两家公司将各自保留其独立身份。KLH Audio原CEO David Kelley(曾任Klipsch全球销售总裁)被任命为新KLH品牌总裁,现有经销商和分销网络也将维持不变。
此次收购完成后,将有助于Victrola扩展其多元化的产品线。
PML Sound International收购GoldenEar
时间:2024年12月19日
事由:旗下拥有Paradigm、Anthem、Martin Logan等品牌的PML Sound International,收购音箱品牌GoldenEar,后者将以新身份GoldenEar Studio Inc.展开运营。PML认为,收购完成后将强化其于全球音响市场的影响力,拓展销售。
※ 2020年1月,Quest Group收购了GoldenEar,前者同时拥有AudioQuest线缆、Niagara电源和DragonFly系列DAC等品牌,它也成为了此次并购的出让方。
传统音响企业遭遇的生存挑战及转型
我们决定单独将安桥(Onkyo)的并购案拿来说事。
PAC(高级音响公司)与夏普(Sharp)共同收购安桥(Onkyo)
时间:2021年9月8日
事由:VOXX旗下的PAC与日本消费电子品牌夏普共同收购了安桥的音/视频业务(Onkyo Home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2021年3月,安桥宣布在日退市,并出售核心资产——家庭影音业务(Home AV Business,包含Onkyo、Integra、Pioneer等品牌)。5月,PAC和夏普以3080万美元购得,并在9月8日完成交易。
PAC和夏普为此成立合资公司,分别占股77%和23%。前者获得Onkyo、Pioneer以及面向定制安装的Integra、面向高端市场的Pioneer Elite等品牌的授权,覆盖从家庭影院到定制安装的品牌梯队,并与VOXX旗下的Klipsch、尊宝(如前文所述,尊宝现已出售给瑞利声学和影音大师)、密力(Magnat)等形成互补。后者利用马来西亚工厂进行生产,优化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安桥的日本实体作为品牌授权方存在,但其后已于2022年5月13日向大阪地方法院申请破产。
编辑观点:安桥的破产与品牌剥离,揭示了依赖硬件销售、传统音响企业面临的困境:供应链的脆弱和消费场景的变迁(流媒体压缩了家庭影院需求),因此本案成为音响行业近年来较具戏剧性的资本运作案例,也折射出传统音响企业遭遇的生存挑战。
进一步延展来看,案例中涉及到的日本消费电子品牌,其实都不同程度得遭遇困境:Pioneer在将等离子电视业务出售给松下后,又“委身”于安桥;夏普在接盘安桥前,也“卖身”给了代工大厂富士康。其实十多年前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的日本消费电子品牌,比如东芝(现在成为海信的子品牌)、日立、三洋、松下(刚刚因为停产电视机而闹得沸沸扬扬)等,大多或是出售相关业务,或是转往其他领域发展。
结语
来到这里,是不是也有些惊讶,原来音响这一小众、细分行业,也经历了那么多的震荡与重构。既有财团对重点企业的加码收购、跨界以期在消费市场进行新的拓展,也有试图利用软硬件整合以及品类整合实现“1+1>2”的雄心……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当然,变革始终有“危”也有“机”。消费市场的持续萎靡,迫使不少品牌联合降本增效,或者说得更直白些——抱团取暖。与此同时,音响行业也有潜在的机遇,即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逐渐兴起的市场,留下的想象空间。如何能借助智能化来实现更好的音乐生活,或是将音响有效融入车载领域,也许还会为下一次乃至下一轮的并购埋下了伏笔。谁是受益者,谁将出局,拭目以待!
附录:2020年及以前,音响行业的行业并购案例
2020年10月9日,Sound United收购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
2019年5月,美国SnapAV以6.8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供应商Control 4。
2018年5月,奥地利黑胶唱盘品牌宝碟(Pro-ject宝碟)收购英国音响品牌音乐传真(Musical Fidelity)。
2018年1月,Sound United收购Classé Audio。
2017年7月,哈曼集团收购英国Hi-Fi音响品牌雅骏(Arcam)。
2017年7月,美国ATI收购音频处理器品牌大地之声(Datasat大地之声)。
2017年2月28日,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供应商Control 4收购定制安装音箱品牌Triad Speakers。
2016年12月,英国音箱品牌Monitor Audio收购另一英国音响品牌Roskan Audio。
2016年11月,三星以80亿美元现金收购哈曼集团,获得JBL、Harman Kardon、AKG、Infinity、Mark Levinson等品牌。
2016年10月17日,外设品牌雷蛇(Razer)收购卢卡斯旗下音频公司THX。
2015年6月,哈曼集团以1.45亿欧元收购B&O汽车音响业务。
2014年10月,歌尔声学收购丹麦音响品牌丹拿(Dynaudio)。
来源:影音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