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搓锂电池“致富梦”碎:乡村创业咋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17:51 4

摘要:凌晨2点,河北沧州一间昏暗老屋里,22岁的刘杰还在忙活着操作点焊机。汗水湿透了他的T恤,紧紧贴在背上。眼前一堆锂电池材料里,不仅有倒进去的沙子,还有劣质电芯。这项目,本是抖音广告里说的“月入过万”好买卖,可现在,却在一点点吞掉他打工攒下的19800元。像刘杰这

凌晨2点,河北沧州一间昏暗老屋里,22岁的刘杰还在忙活着操作点焊机。汗水湿透了他的T恤,紧紧贴在背上。眼前一堆锂电池材料里,不仅有倒进去的沙子,还有劣质电芯。这项目,本是抖音广告里说的“月入过万”好买卖,可现在,却在一点点吞掉他打工攒下的19800元。像刘杰这样的遭遇,可不是个别人的事,一场打着“乡村振兴”“新能源风口”旗号的骗局,正偷偷在全国各地上演。

“打工十年一场空,创业一次变富翁”“手搓锂电池,全家开奔驰”,这样的广告语在短视频平台上,每天播放量超百万。像洛阳微校通、智帮电子这些公司,靠算法专门瞄准两类人:被体力活累得够呛的中年人,还有一心想逆袭的乡村年轻人。对中年人,广告就讲“一场大病,家底全空”这种生存压力;对年轻人,就拿“国家7万亿乡村振兴资金”这种政策好处来吸引。

- 号称创业没门槛:说只要交2万元加盟费,设备、培训、回收订单都包了。

- 收益看着很诱人:按件算钱,每组电池能赚60 - 100元,让人觉得干得多赚得多。

- 拿政策当幌子:借着“新能源产业”“农村电商”这些政策,包装得项目好像很正规。

河南商丘51岁的货车司机齐胜,就被这些话忽悠了,把一年的收入都抵押出去。结果收到的“生产设备”,实际就值不到一千元,原本说的电动车锂电池材料,最后变成了电钻电池组件,加工费还少了90%。

1. 技术忽悠没商量

所谓的“技术培训”,就是做做样子。洛阳有个公司,培训就1小时,78岁老人和20岁年轻人一起“毕业”。操作时点焊机火花乱溅,培训的人还不当回事,就说“电流调小就安全”。等被骗的人想自己生产卖产品,才发现小作坊根本拿不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必需的资质。

2. 质量陷阱连环坑

- 材料全是假的:电芯里塞沙子,用退役电池翻新,检测10组电池就有1组完全不能用。

- 验收故意挑刺:以“焊点不平整”“封装有点小毛病”这些主观理由,不收产品。

- 拿酒抵债套路深:最后用不知道真假的茅台酒来抵剩下的加盟费。

3. 捞一笔就跑的把戏

大多数公司收了3 - 5个月加盟费后,马上就注销。河北有个受害者群体统计,87%投诉的人,一万多块钱损失都没追回来。看涉事企业工商信息,平均存在时间就11个月。

1. 安全问题像黑洞

湖南有个居民楼里的黑作坊,拆解锂电池时突然起火,工人只能徒手把燃烧的电池拎出来。像这样的场景,每个月能发生20多起。用劣质电芯的电池组,短路起火速度比正规产品快3倍。

2. 市场被搅得一团糟

流入市场的“手搓电池”,大多用在外卖电动车和低速代步车上。检测机构抽样发现,38%的改装电池循环寿命不到50次,还没有过充保护装置,就像城市交通里的隐形炸弹。

- 政策出手:《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已经在报批,以后生产资质和工艺标准就明确了。

- 技术防范:抖音平台试点“加盟类广告AI审核模型”,2024年第四季度就拦下了12万条可疑广告。

- 提高认知:河北沧州办起“乡村创业防骗课堂”,用真实例子给大家讲“高回报陷阱”是怎么回事。

“手搓锂电池”的暴富美梦破碎后,留下的不只是农民辛辛苦苦攒的血汗钱没了,更让人深思乡村创业环境该怎么改善。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怎么让政策真正帮到

来源:三农繁星洞察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