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DeepSeek打蒙的豆包,发起反攻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18:11 2

摘要:过去一年多,字节围绕AI展开了“饱和式攻击”,覆盖了基础设施、AI大模型以及落地应用等产业布局。豆包App更依靠“大力出奇迹”的投流策略,在去年11月一度坐拥近6000万月活用户。

接连被DeepSeek、腾讯元宝抢去风头后,字节AI开始酝酿一场反攻。

过去一年多,字节围绕AI展开了“饱和式攻击”,覆盖了基础设施、AI大模型以及落地应用等产业布局。豆包App更依靠“大力出奇迹”的投流策略,在去年11月一度坐拥近6000万月活用户。

但DeepSeek横空出世,给字节上了无情的一课。今年3月,DeepSeek登上全球App下载量头名。接入DeepSeek的腾讯元宝,更靠激进投放后发先至,在短时间内追到了豆包身侧。

这也让张一鸣成了继马化腾之后,第二个不再相信买量的老板。

行业人士对《财经天下》透露,张一鸣在字节内部,对元宝花费比豆包小得多的代价,便完成了可观增长表达了不满。“他此前给豆包定下的目标是,要保持绝对的领先。”

风云突变下,字节紧急挖深战壕。今年1月,豆包1.5模型全面上线。

4月17日,字节又在DeepSeek的杭州老家发布了最新推理模型Seed-Thinking-v1.5。其采用MoE(混合专家模型)架构,总参数量为200B,但激活参数仅为20B。字节在其评测报告中表示,相比DeepSeek-R1推理成本降低50%。

而豆包App则以单月迭代数次的速度,进行产品优化。

今年3月底,豆包“逆潮流”而动,将“联网搜索”能力融进了思考过程。这也被业内解读为:豆包准备从对话框模式,朝向Agent方向,乃至极致任务导向方向发展。

字节在AI赛道已没有退路,张一鸣面前注定是一场艰险竞赛。

01、与DeepSeek逆向而行

DeepSeek爆火后,其产品设计也被奉为圭臬。元宝、夸克纷纷效仿,各自在App中内置了“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两个选项。用户开启“联网搜索”后,其推理过程是先搜索网页,再进行思考,一般只进行一轮搜索。

但今年3月底,豆包的升级版却与之背道而驰,将“联网搜索”直接融进思考过程。用户输入问题后,豆包会先自行思考、搜索网页,再根据内容展开推理,搜索可能要进行多轮。

豆包为何要做这样的改变?QuestMobile首席产品官段林峰对《财经天下》表示:“豆包产品形态正在从原来的大而全,到轻而精的方向转变。早期豆包模仿海外企业,做通用对话框的模式,形象偏娱乐化,吸引了大量泛用户,但留存、黏性不高。现在朝着功能模块化、Agent的方向演变,甚至极致任务导向的方向走,以便提升用户使用频次、留存率和商业变现空间。”

不过,豆包的尝试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一位大模型从业人士对《财经天下》表示,“应该让用户自己选择,一旦联网就会干扰推理”。

《财经天下》在体验新版豆包后也发现,App的信息冗余急剧增加,导致搜索的效率明显降低了。

例如,在询问最简单的问题,如北京当日天气时,豆包先展示了漫长的几千字思考过程和参考资料,又用冗长的文字罗列了注意事项,整个思考时长高达15秒。

对此,一位长期关注豆包的从业者对《财经天下》评价道,“联网后搜索到的信息是随机的,不是被标记过的数据,这会影响AI执行任务的相关度,不一定对解答有正向帮助”。

或因于此,豆包新版本并未激起用户们的积极反响,也没有出现类似DeepSeek思维链的破圈效应。

多轮搜索也不免带来算力成本的大幅提升。在媒体的最新报道中,2025年字节AI算力采购预算已经被拉高到了900亿元以上。

新豆包看似在回答问题时做了许多无用功,但对于打造“智能体”来说,多轮搜索或将更快速地训练和迭代数据。

《财经天下》统计发现,与元宝、通义等头部AI应用相比,豆包打造智能体的动作更为敏捷,紧跟时下热议角色。春节期间《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后,豆包快速推出了哪吒、石矶娘娘等类智能体。

当《财经天下》向豆包中的“哪吒”询问北京天气时,智能体给出的是:“小爷我可不管什么天气,只要能让我撒欢儿,啥天气都成!”这样颇具个性化的回答。

这些娱乐化的设计,让豆包抓住了不少用户,甚至未成年人的心智。有家长向《财经天下》透露,孩子很喜欢与豆包中的二次元、宠物角色扮演智能体对话,它们会像朋友一样,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在回答问题后,豆包往往还会推送一段短视频,吸引人去点击。”

不过对于正在追求“饱和式攻击”的字节来说,豆包要承载的并非单纯娱乐向的AI对话产品,更要借助AI重新激活业务生态。

02、推理模型慢了一步,豆包补课

在段林峰看来,字节AI的顶层路径已经比较明显。“字节在内容数据上有足够强的优势,结合包括抖音在内的众多产品矩阵流量,加上字节对用户行为的极强洞察能力,它能够快速抓住用户使用路径,并验证C端的场景,甚至通过低价策略快速输出。这种短期内快速试错、迭代的能力,是豆包能够领跑C端AI产品的关键。”

在今年春节DeepSeek爆火前,豆包的行进速度无人能及。从底层大模型到应用端,豆包覆盖了语言能力、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推理、代码生成等市场几乎全部的热点方向。

从2024年5月至年底,短短7个月内,豆包大模型团队先后发布了Doubao-pro、 Seed-TTS、Seed-ASR、Seed-Music、SeedEdit、视频生成模型、视觉理解模型等多款产品。

今年1月22日,豆包又发布了Doubao-1.5-pro模型。彼时,一位AI陪伴公司创业者在深度体验该模型后,曾兴奋地对《财经天下》表示,“它可以选不同的角色,也可以随意打断,对于成年人的情绪价值足够了”。

不过由于探索方向过多,Doubao-1.5-pro还是慢了一步,上线不久后就迎面撞上了DeepSeek的大爆发。

《晚点》报道:2月全员会上,字节跳动CEO梁汝波表示:在AI取得进展后,内部 “稍微有些放松”,团队并没有觉得一定要第一批复现o1,认为 “早一个月、晚一个月,关系不大”。而今年,字节给豆包定下的日活目标是超过5000万。

这也让字节的紧迫感陡然加深。DeepSeek大模型的发布显著加剧了C端市场竞争,不仅加速了各大厂在原生AI应用上的迭代步伐,也推动传统App产品加快实现AI能力的融合与重构。在这场竞速中,字节若无法在模型能力上迅速补齐短板,可能将面临行业认知的结构性变化。

“一旦模型能力无法快速追平,阿里或腾讯上线更强版本的大模型产品,差距就可能迅速拉开,这不仅会影响产品体验,也可能改变外界对字节AI能力的整体认知。”段林峰说道。

与腾讯积极拥抱DeepSeek不同,字节加快了“饱和式攻击”的节奏,重新排兵布阵。

多家媒体报道称:梁汝波宣布字节2025年的三大目标为:探索智能上限、探索新的UI交互形式、加强规模效应。这些目标由Flow、Seed和Stone三大板块承接,分别对应产品应用开发、大模型研发以及技术支持职能。

同时,字节内部有多条AI产品业务线和服务加码推进,包括魔方知道、记易、小荷AI医生、悠码、Flinco等,涵盖C端和B端,涉及资讯阅读、医疗、编程、AI基础技术等领域。

在人才储备上,今年2月,字节从谷歌挖来了原DeepMind副总裁吴永辉负责Seed基础大模型,并用天价薪资挖来阿里通义原负责人周畅、零一万物原预训练负责人黄文灏、面壁智能核心研究院秦禹嘉等一批顶尖大模型人才。

据极客公园报道,吴永辉加入后,开启了一场组织变革,不仅为Seed Edge项目制定了宽松的研究环境,实行更长周期的考核方式,对项目成员也取消了季度OKR和半年考核,并提出比他低2级的员工可以直接向其汇报。

字节内部员工对《财经天下》说道:“吴永辉加入后,低两级员工可以直接向其汇报的策略是有效的。因为在Seed团队里,有些leader不是原生的大模型专家,对相关技术也不那么了解。”

同期,字节还开启了声势浩大的Top Seed人才招聘活动,并由张一鸣亲自督战。据媒体报道,有实习生日薪高达2000元。

前述字节员工表示,Seed部门对算法要求非常高,投简历的人基本是论文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发表数量都在2到8篇不等。其对《财经天下》进一步透露,“Seed也是AI内部管理最宽松的部门了,目前基本是大小周模式”。

03、卷留存仍是痛点

字节AI重整旗鼓后,豆包的迭代速度也明显加快。《财经天下》结合豌豆荚信息统计,2025年1月至今,豆包共发布了13个版本更新,平均每月更新约4个版本,远高于2024年的更新频率。

豆包的模样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豆包宣传主打“技术秀”,如文生图、语音合成等。但随着DeepSeek的开源热潮,将各家技术能力逐级拉平,豆包也转向了帮用户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在豆包App的最新版中,共上线了11个细分功能分类。

“豆包越来越强化一些垂直场景能力,比如怎样高效生成高质量图片、学术问答、代码等等。这对于用户交互的使用效率提升,有明显效果。在C端的产品体验上,豆包仍然非常厉害。”段林峰说道。

而在to B领域,豆包也在通过火山引擎的入口,开放了API调用豆包大模型,吸引更多客户合作。

4月17日,字节最新发布了1.5深度思考模型和文生图3.0模型的企业接口。字节表示,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已达到12.7万亿。

不过大模型群雄逐鹿之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还无定数。

据段林峰观察,DeepSeek短暂引爆需求的一个月后,到3月初,各家头部应用的热度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日活、周活、月活都是向下走的趋势,元宝动辄大几个亿的营销投入,最近也有所收缩。”

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DeepSeek下载用户数2.11亿,豆包下载用户数8171万,腾讯元宝的下载用户数则位列第三,为4030万。

截至4月17日豆包更新模型当晚,豆包超过红果短剧跃升为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头名,腾讯元宝已降至第9位。

“从我们的内部数据看,头部大厂几家AI对话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普遍还是很低的——基本上都在10分钟上下。对比ChatGPT人均半个多小时的使用时长来看,国内AI应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段林峰说。

长远来看,AI的杀手级应用还远未显现,大模型也并不信仰“流量为王”的法则。各家大厂比拼的仍是产品运营,以及能够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在这里,技术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筹码。

一位字节算法方面的员工对《财经天下》直言,字节去年不仅在推理模型的研发上慢了许多,视频生成模型虽然在去年9月就已经上线,表现也不如可灵。

在他看来,高质量数据依旧是字节需要迈过的壁垒。“视频生成需要高质量、满足美学要求的视频数据集。字节虽然有抖音,但大部分数据是不符合美学标准的、各种‘包浆’的剪辑视频,也不能用来训练模型。”

不过,如同元宝接入微信后,想象力便被无限放大一样,豆包也还有抖音这个杀手锏尚未祭出。

3月初,Tech星球报道称,抖音App为豆包一度开放了两个超级入口,一个位于短视频界面右侧,另一个位于消息列表内。但目前来看,两个入口都还处于内测阶段,没有全面打通。

更重要的是,字节还有张一鸣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充足的资本弹药。

浙商证券报告估算,2024年字节在AI上的资本开支高达800亿元,接近百度、阿里、腾讯约1000亿元的总和。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翻倍至1600亿元。其中,AI算力采购900亿元,数据中心基建和网络设备则占700亿元。

作者 | 豆蔻,编辑 | 李不清,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来源:财天COV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