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师文旅梦其实只差一个董宇辉?并且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17:42 2

摘要:2023年10月底,无锡太湖边那场长达13小时的直播,简直让全网都沸腾了!俞敏洪和董宇辉,这对“俞董CP”,站在鼋头渚的秋色里,对着镜头又是吟诗又是带货,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2023年10月底,无锡太湖边那场长达13小时的直播,简直让全网都沸腾了!俞敏洪和董宇辉,这对“俞董CP”,站在鼋头渚的秋色里,对着镜头又是吟诗又是带货,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他们说着:“一行运河连古通今,一页船桨接来送往……”直播间里,马蹄酥、无锡小笼包、酱排骨这些美食被抢购一空,鼋头渚的门票5分钟就卖出上千单,点赞量更是飙到了2729万次!这,就是俞敏洪“文旅航母梦”的缩影,他要把直播间变成一扇窗,带人“看世界”。

说起新东方,大家可能还停留在那个卖课的年代。但“双减”政策一来,俞敏洪可没闲着,带着新东方老师们转型卖农产品。刚开始啊,那直播就像扎进迷雾里,粉丝涨得慢,销量也不温不火。直到董宇辉用“知识带货”意外爆红,直播间从“卖货”变成了“上课”,观众们边下单边记笔记,还感慨:“原来玉米可以讲出农业史,大闸蟹能扯到《红楼梦》!”俞敏洪也感慨万分:“这是老天送的一份礼物啊!”

董宇辉的爆火,让俞敏洪看到了新可能。他想,既然老师能讲农产品,那为什么不能讲风景呢?于是,2023年,东方甄选正式推出了“看世界”直播间,把镜头对准了山水人文。无锡,作为俞敏洪的家乡,自然成了第一站。他亲自策划路线,从徐霞客故居到清名桥古运河,主播们边逛边讲历史,观众们跟着“云游”下单文旅套餐。就连《围城》《我们仨》这类书籍,都成了爆款。

这文旅直播啊,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背后的挑战可不少。农产品直播的“非标品”难题,在文旅中更突出。门票套餐怎么组合?文旅产品怎么避免“OTA平台化”?俞敏洪的策略是“用文化提价”。无锡直播中,惠山泥人制作、二泉品茗被融入带货环节,主播们还用段子解释“为什么无锡小笼包甜过初恋”,甚至把城市口号“无锡很甜”变成了全网热梗。

但挑战还是接踵而至。文旅产品单价高、复购率低,直播间里“万元旅游套餐”的转化,远不如9.9元的玉米。俞敏洪却坚持:“贵有贵的道理,我们绝不挖坑。”他要求团队透明化成本,还自嘲说:“有人说这辈子都在给新东方交钱——上课、买菜、旅游,但花钱买开心不亏!”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董宇辉的离开了。2024年7月,董宇辉带着“与辉同行”彻底离开了东方甄选,粉丝也跟着迁移,股价暴跌20%。俞敏洪不得不加速“去董化”,一边让天权等主播复出救场,一边押注自营产品,甚至上线付费会员体系。但数据对比太残酷了,董宇辉新直播间首场GMV破亿,而东方甄选同期直播销售额仅千万级。

俞敏洪的应对策略是“两条腿走路”。他既保留“看世界”的文旅IP,又拓展教育产品线。他坦言:“文旅不是快钱生意,我们要做的是长期口碑。”如今,“看世界”已经走过西安、敦煌等地,主播们穿着汉服讲诗词,在雪山脚下卖羽绒服,试图用“知识滤镜”让高价文旅产品显得“超值”。

说实话,就文旅而言,董宇辉的影响力和带货能力,那真的是无人能敌。俞敏洪虽然也很努力,但就像大家说的,他没有董宇辉那种灵魂。访谈就是几个人唠嗑尬聊,文旅就是团队旅游带跟踪拍摄组,仅此而已。人与人的区别,究其本质,还是认知、思维、格局、境界之间的区别。俞敏洪是精英思维和格局,但董宇辉,那真的是仁者思维和格局。

不过啊,俞敏洪也是个有韧性的人。董宇辉的离开,虽然让他面临了不少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自营SKU从120个扩到200个,付费会员突破10万,甚至试水海外文旅直播。有人调侃说:“俞老师这是要承包中国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消费。”他却说:“如果观众看直播能学知识、买产品能放心、去旅游不被坑,我这‘金色笼子’关得值。”

这场文旅狂想曲,能否唱成史诗?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场江南烟雨中的直播间里。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水哥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