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我国量子计算与超算融合领域再传捷报。中电信量子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于2025年4月14日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Supercomputing Internet)。通过新增量子算
(记者 张苏慧)近日,我国量子计算与超算融合领域再传捷报。中电信量子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于2025年4月14日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Supercomputing Internet)。通过新增量子算力类型与传统超算资源深度融合,将推动人工智能、密码破译、药物研发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全面拓宽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边界。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5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不仅是对量子力学诞生百年的历史性纪念,更是对量子技术从理论走向应用、从实验室迈向社会的全球性呼吁。作为央企的中国电信正通过产学研用正向循环,助力我国量子科技产业链不断完善。
产业拓展,多领域应用落地开花
中国电信通过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加快建设科技领军企业,积极塑造“量子+”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模式,建设量子安全基础设施,构建“量子+”产品体系,量子技术转化和商业化探索成效初显。2023年5月,中国电信正式成立了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中电信量子集团获批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启航企业,并控股国内最早从事量子科技产业化的企业--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在产品方面,中国电信推出全球首个运营商级量子安全即时通讯与办公平台——量子密信,获得最高安全级别的“卓越级”认证,在党政军企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应用;推出融合量子加密、人工智能、数字化印控等技术的量子云印章。并且,中国电信正积极推进北京、上海等16个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合肥量子城域网入选全国首批“数字中国典型案例”,量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入选首批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项目。
以中国电信为引领,越来越多国资央企发挥牵头作用,推动“量子+电信”“量子+能源”“量子+金融”等应用落地。能源方面,国家电网集团、南方电网集团及旗下公司与国盾量子合作,在广东、浙江、安徽、江苏等省份构建多个创新示范应用场景;金融方面,交通银行开展了“两地三中心”量子密钥分发和业务数据加密传输探索。
科普惠民,激发大众量子探索活力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24年12月,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随着“天衍-504”接入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开放服务,“天衍”实现了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的双重升级,构建起国内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集群。目前平台访问量已突破2700万,涵盖海内外50多个国家的用户,提交的实验任务数超过140万次,已在人工智能、生物化学、气象预测等领域开展实际应用,已实现国内外多个实际应用项目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国务院国资委十大国有企业数字技术成果。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播撒量子科技创新的种子,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在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中电信量子集团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量子科普行动:点亮未来之光”主题活动,为六年级三个班级的近200名师生带来生动的量子科技讲座。
“量子是什么?它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中电信量子集团青年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片、视频和动画,为同学们揭开了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纱。从“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基本原理,到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等尖端技术,志愿者们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活动还设置了互动环节,为积极参与的同学送上量子科技主题文创礼品,鼓励他们保持探索热情。
“原来量子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以后想当科学家,研究更酷的技术!”六年级(10)班李同学在活动后兴奋地说。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
中国电信持续推动量子宣传,让大家了解量子。在合肥市城西桥家园,中电信量子集团志愿者服务队主动做起“科普志愿者”,通过理论宣讲、有奖问答等互动体验的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量子科技知识,让复杂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收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活动现场吸引100余位社区居民参与,现场发放《量子科普宣传手册》100余份。中电信量子集团志愿者服务队通过“量子科普+志愿服务”模式,传播了科学知识,有效推动科技普及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真正践行“科技惠民、服务为民”。
自2023年6月以来,中国电信就以“量子科技 点亮未来”为主题,开展“量子科技中国行”活动,依托“量子科技大篷车”的形式,打造全国首个量子科技流动普及业务交流平台。目前活动已到达上海、山东、浙江、四川、新疆、西藏等15个重点省市,现场参加人数3万+,线上观看人数40万+。
科研协同,搭建量子产业融合桥梁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量子科技发展,2025年政府报告中提到,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从2016年开始,量子科技已六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政策支持下,国资央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量子科技领域已然从前瞻布局转向大力投入。
中国电信在量子领域打造的“国资央企+前沿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新范式。
为推动量子计算产业与科研深度融合,中电信量子集团于近日发起天衍·量子计算科研创新激励计划。该计划面向科研机构及开发者开放量子计算机机时等算力资源,用于支撑课题与论文研究、算法与应用研发及学术活动举办,推动量子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前沿转化。
未来,随着央企持续加大投入,我国有望在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错、专用量子计算机等方向实现显著突破,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较为完整的量子产业生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刊发的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将指导推动国有企业自觉担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电信作为量子产业“国家队”,未来仍需发挥量子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承担者、推动者。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