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我的报告上写着甲状腺结节3类,这是癌症吗?”在门诊,32岁的李女士拿着体检报告焦急询问。她的困惑并非个例——2024年《中国甲状腺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达42%,其中3类结节占比超60%,但仅5%需要干预治疗。
“医生,我的报告上写着甲状腺结节3类,这是癌症吗?”在门诊,32岁的李女士拿着体检报告焦急询问。她的困惑并非个例——2024年《中国甲状腺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达42%,其中3类结节占比超60%,但仅5%需要干预治疗。
3类结节恶性风险:
需治疗比例:良性结节中仅7.3%需处理
过度治疗率:仍存在18%的良性结节被不必要切除
看懂报告单:3类结节到底意味着什么?
TI-RADS 3类结节属于“可能良性”的范畴,恶性风险较低,通常不需要立即手术,但仍需密切随访。
根据2024年《甲状腺超声诊断规范》,3类结节需满足以下全部特征:
形态规则:
椭圆形或类圆形(长径/短径
无分叶状或毛刺样改变
等/高回声:
回声强度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近
无极低回声(恶性重要标志)
边缘光滑:
边界清晰无"蟹足样"浸润
周边无"晕环征"
无微钙化:
可能出现粗大钙化(直径>1mm)
无沙粒样点状强回声
血流不丰富:
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无中央穿支血流
弹性评分≤3分:
结节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
无显著硬度增加
TI-RADS是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用于标准化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评估。根据结节的超声特征,TI-RADS将结节分为以下几类:
TI-RADS 1类:正常甲状腺,无结节。
TI-RADS 2类:良性结节,恶性风险为0%。
TI-RADS 3类:可能良性结节,恶性风险
TI-RADS 4类:可疑恶性结节,恶性风险5%-80%。
TI-RADS 5类:高度怀疑恶性结节,恶性风险>80%。
2024年最新指南:哪些情况需要治疗?
3类结节,要不要做手术?关键看这三点
虽然TI-RADS 3类结节的恶性风险较低,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放任不管”。是否需要手术,关键要看以下三点:
1、结节的大小和生长速度结节大小:一般来说,结节的大小并不是决定是否手术的唯一因素,但如果结节较大(通常指直径超过3-4厘米),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这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生长速度:如果在随访过程中,结节明显增大(例如半年内增长超过20%),尤其是短期内快速增大的结节,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手术。
2、结节的超声特征变化虽然TI-RADS 3类结节的恶性风险较低,但如果在随访过程中,结节的超声特征发生变化,例如出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等可疑恶性特征,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结节的分类,甚至进行细针穿刺活检(FNA)以明确诊断。
3. 患者的症状和意愿症状: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如颈部不适、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即使结节为TI-RADS 3类,也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患者意愿:有些患者对结节的存在感到极度焦虑,担心恶变,即使医生建议观察,他们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手术。在这种情况下,则会综合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我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超声介入科李猛医生,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深夜帽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