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岳阳市平江县南江镇,有这样一座百年老屋——“四房里”,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属欧阳氏祖屋,原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分上、中、下三重厅堂,六横厅,四十八只天井,大小房共两百多间,南江镇第一名共产党员王慕英就成长在这里。近年来,南江镇桥东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四房里”为载
红网时刻新闻4月18日岳阳讯(通讯员 罗喜秀 邹玲)在岳阳市平江县南江镇,有这样一座百年老屋——“四房里”,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属欧阳氏祖屋,原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分上、中、下三重厅堂,六横厅,四十八只天井,大小房共两百多间,南江镇第一名共产党员王慕英就成长在这里。近年来,南江镇桥东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四房里”为载体,搭建矛盾调解平台,家风家训传承阵地,电商助农惠民窗口,绘就了一幅基层善治新图景。
老屋场新使命: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走进“四房里”,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标语与“画荻教子、修身齐家”的欧阳家古训相映成辉。
桥东村地处南江镇中心位置,区域广、人口密而杂、也是全县最大的乡镇自主项目——南江星城项目所在村。当项目开发推进到新庄组土地征收时,组内因土地权属问题分歧很大,矛盾很深,这时,老组长李耨根,志愿者唐寿南、欧阳建军、罗道德等群英成员逐户进行走访,组织矛盾双方共聚“议事堂”,当面核对明确的土地权属文件,苦口婆心劝导解释:“大家都是邻居,老祖宗用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家训家规我们得听。”经过多轮协商,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目前,项目正顺利加速推进。
“祖屋是村民心中的精神纽带,在这里议事,大家更愿敞开心扉。”桥东村党支部书记欧阳遂意介绍,2024年以来,桥东村积极响应岳阳市“群英断是非”基层治理模式,将闲置老屋改造为“议事堂”,结合“片组邻”三长制,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乡友能人参与的“群英”队伍,自“议事堂”设立以来,该村调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超95%。
古家风新赋能:优良传承涵养文明乡风
“四房老屋第一期国学班开班啦!”近日,桥东村免费国学班开班,4名本土书法艺术家耐心教授,20余名学生认真学习,一片和谐景象。
近年来,在四房老屋内,桥东村支村“两委”牵头,老党员、志愿者主动参与,定期举办“党员讲家风”“少年诵家训”“少年国学班”等活动,传统文化在这里弘扬,优良家风在这里传承,文明乡风在这里涵养。
“过去老屋讲族规,现在党员带头讲党风、家风,办国学班,邻里都听得进、学得会”。83岁的老党员欧阳樵感慨道。近年来,桥东村深挖北宋名臣欧阳修后裔的文化资源,提炼出以“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为家训,以“爱祖国、孝父母、友兄弟、重教育、务正业、崇勤俭、睦邻里”为家规的“六一家风”,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拥护传承。
旧产业新活力:电商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下午两点,打开抖音直播,一个名为“幕阜乡味”直播间可能会跃入眼帘:这里没有精致的布景,也没有华丽的包装,只有一位朴实的村支书和当地老乡,操着地道的“南江桥”口音,热情洋溢地向观众介绍桌上琳琅满目的平江特产。直播间“小黄车”里的商品链接,多得让你划不到底。
“幕阜乡味”视频号、直播间,正是桥东村探索电商带货带动村民增收的一次有益尝试。
“目前,我们以四房老屋为载体,已发布视频26期,视频号人气正在逐步上升;直播带货一个月以来,销售额已突破5万元,越来越多老乡的‘土货’走向全国,我们有信心在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大关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档位。”南江镇桥东村党支部书记欧阳遂意表示。
从“闲置老屋”到“群英议事堂”“家风传承阵地”“电商平台”,桥东村“四房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南江镇乡风文明的真实写照,更是“党建+”工作实践成功的一个缩影。这座湘北小镇正用实践证明:当党旗飘扬在基层治理最前沿,传统文化便能焕发时代光彩,凝聚起共建家园、同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