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数字经济的排头兵,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绵阳市数据局与游仙区共同规划、联合共建,于今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经签约项目35个,已分配入驻企业21家,涉及人工智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数字经济的排头兵,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绵阳市数据局与游仙区共同规划、联合共建,于今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经签约项目35个,已分配入驻企业21家,涉及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低空经济、智慧医疗等领域。
4月18日,记者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展厅里随处可见AI讲解员“游小仙”的身影,它热情地为前来参观的嘉宾们介绍绵阳、游仙对于数字经济的建设现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等,将繁复的信息转化为与数字人的交互。
在产业园内,已入驻企业——科大讯飞的项目团队正明确分工、高效协作,着手落实着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暨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项目在数字经济产业园内建设落成,团队从系统方案到功能实现,按期高质量推进项目。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可通过自主可控的“智算平台+大模型”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并以先进可控的模型能力持续聚合主导产业上下游企业,打造“AI+产业”示范中心,开展市场化运作,探索运营收益,持续带动游仙区科技创新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落地,能为游仙区机器人、AIUI智能硬件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赋能,提供本地化技术协作支撑与产学研创新协同,助力游仙区培养具备‘AI+机器人’复合领域开发能力的产业人才。”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只是科大讯飞,专攻于“数字人直播”的冠鼎科技,致力于“低空经济”的中科云图,深耕于“超级计算”的善思开悟,锚定于“数据标注”的百度网讯……一众企业在数字经济产业的“强势加盟”,承载起了绵阳数字经济发展的希望。
对于产业园未来发展,游仙目标明确——
◆力争2025年,实现营收5亿元以上,入驻企业40家以上,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构建区域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
◆到2027年,实现营收15亿元以上,入驻企业60家以上,形成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到2030年,实现营收35亿元以上,入驻企业100家以上,构建以“核心数字技术+头部企业集群+标杆应用场景”为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形成覆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全链条数字产业集群。
“我们将坚持以建设‘西部数字技术创新区、西部数字经济先行区、西部数据资源集聚区、全国数字生态示范区’的‘四区战略’为引领,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努力方向,突出工业基础软件、数据库、高端芯片设计等关键领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开创‘两软一芯’事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高地。”游仙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绵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