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长尾效应”持续显现——摘要:中国花卉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在供给和需求方面,我国鲜切花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盆栽植物产量逐年增加,花卉进口数量微降、出口大增。用户在扩张,市场在变大,花卉事业的蓬勃发展,正为更多地区和领域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成都花经济活力十足
中国花卉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在供给和需求方面,我国鲜切花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盆栽植物产量逐年增加,花卉进口数量微降、出口大增。用户在扩张,市场在变大,花卉事业的蓬勃发展,正为更多地区和领域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在成都,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全市花卉园艺产业发展赋能仍不断持续,全民爱花、种花、赏花、护花氛围愈加浓烈的同时,也使花卉园艺产业的增速不断加快。当下,各市场主体正通过细化花卉产品的开发,探索“数据+运营”及智能场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深化“应用场景打造+网络流量转化”等方式,持续壮大区域花卉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开辟绿色产业新赛道。
深耕产业端
复合业态带来市场新风口
在春天花乐园A馆,偌大的交易区内花海如潮,商家正忙着招呼客人。“举办世园会以来,成都的花经济就不断被催热。去年,为期186天的‘世园时间’里,我们的营销额超9亿元。今年,在世园会‘长尾效应’的加持下,花卉园艺相关流量仍在持续,特别是年轻一代,现在都热衷用花卉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四川春天花乐园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春天花国际学院校长朱瑾介绍说。
成都春天花乐园
“周末,这个区域的人流量大概有1万人次,要是天气好,更是人挤人。”朱瑾认为,现在大家对家庭园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花卉产业正在由传统的园林景观向家庭园艺转型。特别是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他们的需求更小众化、多样化,这也要求把服务做得更细致、更多样。
把服务做得更细致多样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要区别于传统的花卉市场,从单一的花卉苗木集散地,转变成一个功能复合多元的花木商业综合体,为消费者搭建一站式购买平台,提供多元化服务和体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我们提供的产业和服务也更加细分,比如商户在产品的陈列上会更注重同一品种植物的垂类划分。除了产品销售以外,园区还提供了多元化服务,如针对家庭园艺的花园设计和造园服务需求日益增加,我们邀请庭院设计施工的相关机构进场;针对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主体,我们就以服务亲子儿童为目标,推出相应的消费体验场景。”
在春天花乐园园区内的一侧,一个名为大眼花园的区域不断焕新,正在打造的萌宠花园将引入青少年儿童喜欢的多种动物,为亲子家庭提供与植物、动物亲密接触的场所。“我们希望从产品、场景到服务上探索出新模式,打造一站式家庭园艺服务平台,尝试增加主题文旅功能。”在春天花乐园创始人林瑛看来,“不同的客户群体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打造不同的消费场景,丰富业态和服务,吸引更多人消费,实现更多商业价值的转化,这是未来中国花卉市场商业发展的趋势。”复合业态的探索和尝试,正为行业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风口。
作为2024成都世园会分会场之一的春天花乐园,凭借“世园东风”为其发展带来全新机遇,园区内商家的服务意识、新消费场景打造、花卉市场管理经验等均得到提升。如今,春天花乐园已成为目前国内首创的大型花卉园艺产商综合园区,年交易额达15亿—20亿元。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如整个产业体系目前缺乏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撑,导致不少经营者在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模式等方面无法获得精准的画像。
“在产业战略上,我们今年要探索和尝试通过产业的上下游渠道进行全链条的相关数据抓取,以获得更精准的信息,这在全国目前尚属首创。”林瑛介绍,她和团队成员正在思考怎样才能把花卉市场服务更真切地落到市民身边,打通市民在花卉园艺消费服务上的“最后一公里”,让服务更精准契合。世园会后,人们购买花卉的需求更旺盛,园区的客流更大,需求也更多样。针对消费者当下的需求,有无可能把我们的传统产业和低空经济、智能场景相结合,为市民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这正是他们接下来需要面对和思考的方向。
深挖消费端
应用场景带来营销新主场
同样是着力助推园艺产业的加速发展,距离成都春天花乐园30多公里的另一家本地明星企业——成都噜噜花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海蒂的花园),正在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组合拳”。
成都海蒂和噜噜的花园
相关数据显示,受悦己型消费影响、即时零售(外卖/直播)的驱动,2024年,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向2200亿元迈进,其中线上消费总额约1200亿元,超过实体花店,电商连续3年成为增长主引擎,网络电商成为花卉园艺产品消费的新主场。海蒂的花园在过去一年中的营销渠道及销售额印证了这一趋势:目前,公司全网粉丝量已超1000万,2024年全年的营业额约2.4亿元,其中线上销售超过90%。
在成都噜噜花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维看来,目前整个花卉园艺行业正呈现不同以往的转变:“世园会后,我们明显感受到人们在园艺需求方面,正由往常的园林工程建设逐步转变为家庭园艺需求,消费市场也逐步向中端市场迈进。在双流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将和本地的一家企业合作,联手打造一个花园生活产业园,把花卉园艺和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打造更多实用的消费场景,补充更多的商业业态。”
实际上,这一具有市场前瞻性的举措已在海蒂的花园进行了尝试。3月下旬,一场名为“美乐棵·成都生活花园季”的活动在此启幕。海蒂的花园开辟出8亩空地,联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设计师,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打造了21座匠心独运的主题花园。每逢周末,市民在参观这些花园的同时,还能和设计师面对面进行交流,通过让市民亲自动手设计微型花园、学习植物搭配等方式,使园艺成为触手可及、互动体验的新消费场景,有效点燃了公众的消费热情。紧跟市场变化,深挖消费端需求,噜噜花园公司通过“线下体验+线上引流”的方式实现流量转化,打通了一条串联起“人”“货”“场”的园艺营销新渠道。
从前,花是礼物;现在,花成了生活。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坚持以花为媒、以园艺为纽带,加强策划、转化,利用好“世园遗产”,通过打造多元化业态,构建不同消费场景,带动家庭园艺消费热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花卉苗木实有种植面积超30万亩,共有大型花卉市场9个、大型花卉企业141家,全年花卉销售额近50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7.6%。
“后世园”时代,新精彩不断涌现。“花卉+乡村振兴”“花卉+政产学研用”“花卉+现代生产基地”“花卉+服务园区”……一系列以场景创新激发消费潜力的策略,正为成都绿色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方向。
作者:成小园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