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7.01件 南京发布《二〇二四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20:16 1

摘要:4月17日,江苏南京市召开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二〇二四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2024年,南京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58512件,占全省总量的24.9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7.01件,位列全国第三;万人高价值发明

4月17日,江苏南京市召开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二〇二四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2024年,南京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58512件,占全省总量的24.9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7.01件,位列全国第三;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1.21件,数字经济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占同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比重达61.85%,持续位居全省第一。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全省领先

2024年全市新增贯标合格企业420家。全市累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40家,高价值专利组合32项,专利导航实验区18个。全市现有地理标志商标2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其中两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全市22个著作权工作服务站完成一般作品著作权登记3.1万件。全市种业企业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0个,现有执证种业主体88家。

在第24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南京共有26个项目预获奖,其中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2项、中国专利银奖预获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预获奖2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预获奖2项。预获奖总数、金奖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024年,南京市完成国家第一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城市试点任务,通过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验收,推进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区域协同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在行政保护方面,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84件,罚没款350.17万余元;行政裁决案件立案58件,结案67件;办理电子商务平台专利侵权纠纷快速处理案件913件;接收调解案件348件,调解成功率达84.17%,平均调解周期20.6天。市版权局办理著作权侵权案件14起,网络侵权案件6起,涉案金额1300多万元。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抽检农资样品175批次、种子样品212份,查处农资类案件125起。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024年共接收专利申请预审案件8331件,预审合格6880件,授权4941件。

在司法保护方面,全市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487件,审结4902件。南京知识产权法庭新收案件1189件,审结1573件。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6件275人。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57起,破案1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0人,捣毁仓库窝点116个,总涉案金额超2.8亿元。

在仲裁保护方面,2024年,南京仲裁委员会受理知识产权仲裁案件168件,涉及争议金额7.9亿元;接收法院委托纠纷调解184起,标的额约1168.98万元。

南京市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茹洋表示:“我们要依托目前南京在数字经济产业领域蓬勃发展的态势,来引导更多跨境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纠纷选择南京作为仲裁地,既为本地的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提供动态保障,又能营造良好的、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升南京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水平。”

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2024年,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也在不断优化。

据了解,南京市知识产权政务服务平台已成功上线,46项知识产权办理类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科交中心南京专区项目顺利推进,玄武区与深交所科教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南京知识产权工作站模式入选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第一批典型案例,“宁知驿-您知易”特色品牌深入人心;市检察院联合南京铁检院与镇江、芜湖等十一家检察院成立了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盟;金陵海关、新生圩海关、禄口机场海关多措并举推动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一方面我们强化对企业的普法宣传与合规指导,针对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等开展浸润式普法,指导企业完善风控体系,规范运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相关项目入选南京市2024年法制为民10件实事。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对企业的品牌培树与产业支持,指定专人一对一对接重点担保企业,为自主品牌走出国门保驾护航。与市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等部门协同联动,通过建立专精特新重点企业保护名录,构建精准有效的海关保护体系。”金陵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房宇辉表示。

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中,南京位列第5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南京集群排第九,首次跻身前十。

接下来,南京市将不断深化拓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大力倡导知识产权文化和创新文化,深入做好知识产权普法、政策措施和发展成就等宣传工作,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服务推动南京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陈世友 程燕妮)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