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谷雨不一般,农村俗语说“谷雨月尾,防灾扎堆”,咋回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20:27 2

摘要: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谷雨断霜迟,草木皆肃杀”,在农村,上了岁数的老人说迟到的谷雨暗藏凶险,这到底是咋回事呢?下面,和朋友们好好唠唠。

2025年的谷雨在4月20日,农历的三月二十三,三月中的谷雨,今年却卡在月末尾巴,显得非同一般。

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谷雨断霜迟,草木皆肃杀”,在农村,上了岁数的老人说迟到的谷雨暗藏凶险,这到底是咋回事呢?下面,和朋友们好好唠唠。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的第六节气,承上启下,是春季向夏季过渡的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记载的:“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由此可见,谷雨为农历三月中的节气。

不过,2025年谷雨出现在三月二十三,为谷雨逢月尾,节气稍晚,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下面,咱就继续为您科普。

(1)“谷雨月尾,防灾扎堆”

在农村俗语中,谷雨出现在月尾,可能自然灾害会相对多一点,提示大家要小心极端天气的侵扰。

首先,小心倒春寒”。

今年谷雨因农历闰月的搅动,来得有点晚,导致木气依旧不散,火气难成气候。农村老话“谷雨在尾,三伏穿棉”,要小心倒春寒。在山东胶东,谷雨前夕,夜晚的温度仍没有升高,有的农村低洼田埂边的野杏树,一夜之间就被覆盖了一层薄霜——比往年足足晚了半个月的终霜,对农业的危害不可小觑。

另外,黄淮平原的冬小麦正值孕穗期,倘若遭遇“倒春寒”袭击,麦穗挂上冰晶,带来的损失也不可估量,毕竟“谷雨冻麦芒,一亩少斗粮”,农民朋友要积极应对倒春寒的侵扰。

“谷雨在尾,三伏穿棉”,勤劳的农村农民朋友有的是战天斗地的好法子。在太行山下,有一种压箱底的土法,那就是给棉苗灌辣椒水以驱寒,而这种方法,源自《救荒本草》,通过历史,也让我们重温了古时“谷雨断霜迟,十家九户饥”的苦涩记忆。

在山东胶东,菜农也祭出绝活,给黄瓜苗喂姜汤驱寒。这同样源自《救荒本草》,当然,方法是好方法,但“清明断雪不断,谷雨断霜续寒,确实是要人命的节奏啊”。

(2)谷雨月初

农村俗语说“谷雨在头,插秧不愁”,为丰收年景的预兆。在长江地区哦,谷雨赶早,地气升得快,秧苗下田三日就能扎根”。通过《齐民要术》“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的诗句,大家可以看出谷雨在头农民春播的热闹场景。

(3)月中谷雨(农历中旬)

“月中谷雨,寻秧乱筑冲”,说的是暴雨对春种的影响,尤其在江西、湖南等地,暴雨冲垮田埂,秧苗顺水漂流,有村民举着火把连夜“追秧”。为此,《农政全书》记载了“谷雨逢中,堤防要重”的训诫,提醒农民朋友要提前用竹篾编成护田篱,毕竟“筑冲不如防冲”。

农村俗语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断霜时间的早晚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

《四民月令》说:“谷雨霜不断,果木减一半”,在关陇大地,这项经验关乎生死。去年谷雨后的一场暗霜,让陕西渭北万亩苹果花变成黑褐色,需索老农至今记得。

农村俗语说“谷雨下雨,缸里有米”,下雨是丰收的预兆。

据资料记载,古时,皖北粮仓的农民虔诚地跪在田埂测雨,竹筒接满三寸雨水才展愁眉。二这仪式源自《陈旉农书》“谷雨得雨,米贱如土”的记载,筒中水每多一分,秋收便多三成指望。

农村俗语说“谷雨西风狂,麦田水汪汪”,西风是这个节气的忌讳。

河南麦农很怕此时刮西北风,古籍《田家五行》早有预言:“谷雨日西北风,十穗九空”。为此,又聪明的麦农扎起麦草人阵,仿效《天工开物》所述“以人形引风改向”的秘术。

最后,二十四节气不是书本里的风雅,而是浸透汗水的史诗。当大地上最后一粒霜花在谷雨时节消融,请大家记得:在霓虹照不到的田野乡村,仍有无数农民黝黑的双手,正握着古老的节气俗语,借此耕种着人类原始的希冀。

今年谷雨不一般,“月尾防灾”的警报已响彻田野。愿每位农人都能攥紧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在倒春寒、暴雨、西风的围剿中,守住粮仓,护住希望!

【互动话题】

您家乡的谷雨有何特别习俗?老一辈传下哪些防灾土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田野智慧!今年谷雨不一般,“谷雨月尾,防灾扎堆”,愿每位农民朋友都有号的收成!

来源:湖北台农村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