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7日,天津市宝坻区举办“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宝坻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直以来持续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4月17日,天津市宝坻区举办“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宝坻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直以来持续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讲好文化遗产故事 让非遗从“出土”到“出彩”
宝坻拥有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宝坻区深挖文化遗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传承,着力打造葫芦烙画、金石撕纸等68个非遗传承基地,搭建各种非遗展示、普及和消费场景,建成中国葫芦庐博物馆、宝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一批网红场馆。同时,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非遗展示融入全区节庆活动、体育赛事等各类文旅场景100多场次,积极推动宝坻非遗走进市区、走进高校,都碰撞出了不同的火花。年内,宝坻区还将举办“申沛农杯”全国剪纸艺术展、2025首届宝坻葫芦庐文创展等系列非遗文化展示活动,让宝坻非遗活起来,进而火出圈,有影响,更能有市场,更好服务宝坻发展。
打造“发源地”文化名片 叫响全国性文化品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京东大鼓发源于宝坻。宝坻还是相声大师马季、表演艺术家赵丽蓉、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董湘昆的家乡。这些年,宝坻区高举评剧、相声、京东大鼓“三杆大旗”,创办了“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全国评剧专业院团青年演员电视展演、京东大鼓艺术节三大全国性文化活动品牌,成为天津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重要“金名片”。
宝坻区打造了马季艺术馆、赵丽蓉广场、董湘昆故居等一系列文化遗产标志,赢得了文化名人弟子、再传弟子和文艺界各方的广泛支持和赞誉。特别是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盛赞宝坻为“评剧福地”。下一步,宝坻区将持续高举三杆大旗,持续汇聚各方力量,优化三大全国性品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叫响“文宝坻”金字招牌。
挖掘宝坻独特资源 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大IP
宝坻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藏小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宝坻区不走复制、粘贴的老路,而是深入挖掘自身独有的特色资源、特色气质,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将其转化为特色鲜明的文旅新场景。
依托水阔千米、绵延百里的水韵胜地潮白河,创新推出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先后举办潮白河畔音乐嘉年华、国潮文化嘉年华、动漫COSPLAY欢乐大巡游等系列文旅活动,引爆“潮经济”,带动了潮白两岸风生水起。围绕明代宝坻知县袁了凡,创新年俗文化活动形式,在2024年春节,创办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首创推出“了凡赐福巡游”沉浸式互动演出,让非遗项目、春节年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今年,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升级到2.0版本,又推出“了凡赐福”等系列文创产品,进一步让游客感受到了宝坻的“新年味”“文化味”。
推动“文化+”生动实践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丰富的文化遗产、全国性文化品牌、独特的文化创造,共同构成了宝坻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新优势。宝坻区通过持续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大文章,大力培育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业态,打造产业新模式、消费新场景。2024年,创新举办体育旅游嘉年华,参与人数超20万人次。在媒体开设了“遇见宝坻·公益助农”“烟火气·宝坻味”两档直播节目,进行了150多场直播活动,推动宝坻卷馅肉饼、林亭口饹馇、嘎鱼辣酱、油丝面等美食和宝坻番茄等各类“宝坻优品”接连走红网络,带动农户、商户增收1400多万元。在社交媒体,“遇见宝坻”等话题浏览量超过6亿,“人气流量”正转化为发展的“经济增量”,2023年以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近10亿元。
另外宝坻区新开口镇作为潮白河畔的网红小镇,在整合农文旅资源方面推出了很多新鲜招法,坚持点、线、面统筹推进,将农文旅资源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坚持“点”上聚力,推动“五美”跃升展新姿。去年,新开口镇整合镇域内的农文旅资源,重点打造推出了新开口镇“五美”体验活动,即大集烟火美、非遗文化美、舌尖味道美、乡村景色美、采摘研学体验美。今年,该镇又丰富了“五美”体验活动,在周六加开农村大集、推出国潮风彩绘墙,引入五彩风车项目,让绿色田园与绿色能源相映成趣;在新风斋研学基地全新推出“古韵‘新’风 匠心相传”研学实践和“潮畔了凡笺拂尘”剧本杀等年轻态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坚持“线”上融合,“马上游”串联资源出新彩。今年,新开口镇聚焦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将镇域内养马经营户、特色农业企业(合作社)、独特游览点位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因地制宜打造推出特色乡村“马车游”项目,乘坐马车,游客们就可以走进新开口农村大集,感受热闹的乡村烟火;踏入宝坻非遗展厅,领略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来到海涛农场,品尝新鲜的西红柿;身处民盛农庄,体验趣味采摘之乐,“马车游”的每一站都是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乡村画卷,为各地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乡村游体验。
坚持“面”上拓展,打造特色农文旅新品牌。新开口镇依托大林、大水、大绿的资源禀赋,聚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推出“京津乡韵 古渡寻美 大美新开口”特色品牌,依托“宝坻区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少年农场”等特色项目,推动农业资源商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借助新风斋、非遗展厅等重点文化设施,主动吸引非遗传承人、高校师生、社会团体开展“产学研”活动,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场景化,实现吃、住、行、游、学全域联动、处处精彩。(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杨成)
来源:中国日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