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校服”托举成长梦想——千阳县精细化推进学生校服管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21:21 2

摘要:千阳县通过校服管理的“小切口”,创新构建校服管理“12345”工作体系(即“一条原则、两项机制、三维保障、四个严禁、五心工程”),全县校服管理工作实现“零违规、零差错、零投诉”的突破性成效,用暖心举措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千阳县通过校服管理的“小切口”,创新构建校服管理“12345”工作体系(即“一条原则、两项机制、三维保障、四个严禁、五心工程”),全县校服管理工作实现“零违规、零差错、零投诉”的突破性成效,用暖心举措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坚守“自愿原则”,筑牢政策基准线。用制度红线守住教育公平底线,确立“家长自愿、非必须购买”核心原则,构建三维保障机制。一是宣传矩阵再升级。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建立“五个一”传播矩阵(一封公开信、一场家长会、一条家校群信息、一条服务热线、一套宣传展板),累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1.2万份,确保政策知晓全覆盖。二是监督机制再强化。创新“纪检审计+家委参与+社会监督”三位一体模式,将校服采购纳入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确保选择自由权。三是透明操作再规范。采用“阳光智园千阳县校服管理平台”,实现采购全流程可视化追溯,家长扫码即可比对厂商资质、价格参数。自愿是原则,尊重家长选择权就是守护教育初心,让家校共情、监督无盲区。

创新“两项机制”,打造阳光采购链。一是平台购买机制。一码溯源,全程透明。全县统一启用“阳光智园千阳县校服管理平台”,实现采购“五公开”标准化流程(采购过程透明化、价格市场化、质量可视化、选择民主化、监督社会化)。例如,千阳县启文小学,在采购学生校服过程中,通过“阳光智园千阳县校服管理平台”公示了3家厂商信息,家长通过扫码比对校服质量与价格,使校服成本降低。二是家委会选定机制。民主决策,家长做主。学校校服选用委员会家长代表占比超80%,推行家委会决策“三选一”模式(至少提供3家校服厂商备选),建立“看样—比价—票决”三级决策程序,由家委会成员现场投票选定厂商,采取家长线上直付校服费用,杜绝中间环节,使校服价格下降。让家长成为校服选择的“主角”,阳光操作照进每个角落。

构建“三维保障”,织密民生服务网。一是爱心捐赠体系。为乡村学校积极争取爱心企业捐助,给整班乃至整校学生争取免费使用校服的计划。自2024学年度以来,联合爱心企业、武装部等为柿沟幼儿园、崔家头中心幼儿园、文家坡中心小学、水沟中心小学捐赠校服170套,实现了困难学生“一个不落”的穿上捐助的校服。二是动态帮扶机制。资助中心建立特殊困难学生动态数据库,社会力量有意向捐助时,在第一时间定点精准识别,通过非接触式资助,保护学生隐私。三是循环利用模式。设立“校服循环驿站”,建立“消毒—捐赠—追踪”闭环,让“旧衣新生”传递温暖。孩子们穿小的校服和毕业生的留存校服,经过蒸汽熨烫的温柔洗礼,带着阳光的味道走进新主人的生活,转化为“成长礼包”,这不仅是一次衣物的绿色旅行,更是跨越年级的温暖对话。尺码更迭间,勤俭节约的传家宝在流转,互助友爱的接力棒在传递,让传统美德化作可触摸的温度,在校园里生生不息。

严明“四个严禁”,划定纪律高压线。从校服选购到日常校园管理中杜绝出现与考评挂钩、歧视无校服学生等乱象。严禁学校将学生穿着校服情况纳入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严禁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歧视无校服学生;严禁学校在晨检制度及开展集体活动中对学生着装校服有硬性规定;严禁学校管理人员、校服采购小组成员、校服生产经营人员以及以上人员的家属和相关关联人员参与校服全流程采购。

深化“五心工程”,培育温暖新生态。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一是放心采购。家委会全程监督,严格选用A类优质面料,确保零过敏,价格透明公开。每个学校的校服款式一经选用,原则上短期内(本届学生毕业周期内)不再更改,家长可根据家庭经济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尺码或稍大尺码的校服,减少家长重复支出,增加循环利用。二是匠心品质。建立校服质量追溯体系,每批次抽检公示,确保耐穿舒适,不掉色、不开线,质保无忧的“千阳标准”,抽检合格率100%。三是爱心帮扶。建立校服资助隐私保护机制,以非公开形式为特殊困难学生无偿提供校服或校服费用减免政策,实现精准帮扶与尊严守护双效统一,彰显人文关怀。四是贴心定制。开通“校服绿色通道”,为个别身高、体重特殊,无法穿着标准尺码校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尺码定制服务,建立“一人一档”。五是暖心售后。设立校服服务专线和专任管理员,积极响应投诉,解决学生遇到的校服质量问题,可以在购买后7天无条件退货,并提供全额退款和换货服务。以“五心”促满意,全链条保障校服“质量称心、买得放心、穿得舒心、换得省心、捐得暖心”,让校服成为校园温暖的流动名片。

下一步,千阳县将持续深化“暖心工程”,重点推进两项工作:一是深化暖心服务“五个办”机制。特殊体型定制办;成长换装快捷办;质量投诉优先办;困难帮扶隐形办;毕业捐赠上门办。二是推进文化赋能品牌建设。开展“锦绣千阳”设计大赛,将红色文化、千阳本地非遗元素融入校服设计,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爱党、爱国的种子,滋养中华文化基因,深植乡土情怀,赓续民族精神血脉。持续打造“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社会暖心”的校服管理新格局,让校服成为教育公平的“金色名片”、孩子成长路上的“柔软铠甲”,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再添亮色。

供稿:千阳县教育体育局

编辑:王波

来源:陕派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