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才等来《霍去病》,别管剧怎么样,全网都在同情张若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21:46 2

摘要:其实如果张若昀像陈飞宇一样,很听话的跟在大导演父亲后面乖乖蹭资源,也没什么好说,毕竟星二代圈内多的是,真要占了老爹的好处,被吐槽了也不冤枉。

得知积压了9年的《霍去病》最终下证后,感觉全网都在同情男主张若昀。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张若昀接《霍去病》这部戏时,他还没有接触到《庆余年》,也不是我们最喜欢的小范大人。

演过最有印象的角色,就是毒舌傲娇的《法医秦明》,以及《无心法师》当中悲催痴情的军阀张显宗。

就这些“小本子”,张若昀还被很多粉丝讨伐,认为他是星二代,靠着老爹找资源,很有鄙视的意思。

其实如果张若昀像陈飞宇一样,很听话的跟在大导演父亲后面乖乖蹭资源,也没什么好说,毕竟星二代圈内多的是,真要占了老爹的好处,被吐槽了也不冤枉。

可张若昀和他老爸张健的关系大多数人都知道,说是势同水火也不夸张,而且争议的事件也非常戏剧性,事件起因是因为他们父子和上市的华策影视签订的一份合作协议。

约定2017年至2019年期间,由梦都影业核心艺人(张若昀)出演华策投资的四部影视剧,总额大约是2亿元。

华策以此向梦都支付了1.5亿元,可华策后来向梦都提供多个影视剧项目都被拒绝了,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华策影业提出仲裁申请。

然后就是张若昀父子大战。

《霍去病》这部剧是2017年公布阵容的,正好是事情发生的核心时间段,这也就是为什么张若昀在接这个角色之前还发了一篇长作文,主要就是解释《霍去病》这部剧导演是他父亲张健。

可是他与父亲张健有个“三年之约”(不合作协议)及拍摄期间的经济纠纷属实。

所以张若昀在长文中表示,自己接演《霍去病》是出于对这个角色的热爱,而非资源便利。

而且他后来还言明,自己拍《霍去病》周期有422天,为了贴近角色,自己在内蒙古大漠拍摄半年,完成零下二十度的马戏和高强度战争场面。

在自己背负债务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未收到片酬,最终与父亲关系破裂。

可以说拍《霍去病》期间,就是男主张若昀最苦逼的人生时光,如果一直积压不能上线就算了,现在快10年了,这部剧又上线,张若昀回头再看那个时光,一定五味杂陈吧!

除了男主张若昀自身故事外,《霍去病》这部剧之所以积压这么多年,也是有缘由的。

《霍去病》这部剧2018年就已经完成,但是当这部剧预告片播出后,就遭到了很多历史学者、博主批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说《霍去病》这部剧不符合历史,抵制其播出。

首先霍去病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是极其亮眼的少年英雄,几乎没人能不喜欢他。

虽然说他的舅舅是卫青,可他的战绩全是他自己打下来的:

17岁被任命为骠姚校尉,2次随卫青出战漠南,首战便以八百骁骑深入敌境,斩获敌人两千余人,一战成名,漠南归来就封爵冠军侯。

19岁霍去病率军占河西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为西汉打通最初的西域之路;后续三征河西走廊,将匈奴人逐出祁连山;北击匈奴,杀到狼居胥山,被汉武帝封狼居胥,成为武将天花板。

可惜这样的少年24岁因病去世,汉武帝非常痛心,允许他陪葬茂陵,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还特意调遣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生前死后都极尽荣耀。

更要命的是即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霍去病这样的少年英雄也绝无仅有,所以按道理说剧版《霍去病》很有市场。

可《霍去病》一开始就拍“坏”了。

先是整体剧情就有严重改编趋向,即便我们这种外行人都知道,既然是以霍去病为主角,那就是男频剧,要的就是马上英雄、建功立业。

可是剧方却虚构了很多莫须有的成长线和感情戏,削弱了历史人物的纯粹性,尤其是刻意为之的“草根逆袭”剧情设定,与霍去病本身的出身很不符。

剧中还虚构了“霍去病被匈奴俘虏”“与匈奴人成为朋友”“抹杀卫青功绩”等未被史书记载的情节。

尽管官微因为网友反映强烈,曾声明不存在这些内容,但路透照片和早期剧本设定仍引发质疑。

我感觉《霍去病》现在改名为《风起大漠》,就是规避历史人设,毕竟这部剧最初可是拍了92集,现在想要改剧情已经不可能了。

目前《风起大漠》显示为75集,应该是优化叙事的结果,删除了一些有争议性情节,尽可能的不触动网友们的“底线”。

个人感觉《风起大漠》不是很妙,演员有心理包袱,剧情有瑕疵,再加上现在国产剧拍摄两三年就“更新换代”,《风起大漠》画面质感肯定落后,不知道上线时,还有没有人追剧。

来源:最爱酷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