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和2021年,我们经历过二波半导体行情,20年逻辑是国产替代,背景是贸易战开打,龙头是闻泰科技,从19年底部算起,涨了十倍,21年逻辑是芯片涨价,龙头富满微,股价从25元涨到176元,四个月涨了7倍,这二个龙头我们都亲身参与过的,闻泰科技因为行情过了
2020年和2021年,我们经历过二波半导体行情,20年逻辑是国产替代,背景是贸易战开打,龙头是闻泰科技,从19年底部算起,涨了十倍,21年逻辑是芯片涨价,龙头富满微,股价从25元涨到176元,四个月涨了7倍,这二个龙头我们都亲身参与过的,闻泰科技因为行情过了,还死拿着不放,导致不但利润回吐,而且还亏损出局,富满微我是25元最底部进入,但涨了一倍就出来了,这二波半导体行情虽然看准了,但操作不当没有吃到肉,时隔四年,机会再次来临,这一次的逻辑是关税背景下的国产替代+涨价。
一,催化剂
昨天半导体板块异动,我去查看相关的新闻,芯片涨价了,现货市场出现一天一个价,这个涨价速度如此之快是我没有想到的。
一方面是关税影响,中美相互加征关税的最新标准是125%,导致海外芯片生产商进口国内的芯片元器件成本上升,再次出口到国内,又要加一次税,双向加税导致芯片进口成本剧烈上升。
另一面,国内Ai芯片,以及车规级芯片需求暴涨,而三星,美光等海外芯片供应商减产,出现供需错配。
导致的结果是现货市场出现“一天一价”现象,客户恐慌性囤货加剧涨价。部分模拟芯片、车用功率半导体因供应链中断风险,代理商已暂停报价。
再看一则海关发布的关于芯片半导体的通知
用大白话解读海关的意思是,以后芯片的“原产地”只看它是在哪个国家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晶圆流片地),不管芯片设计是哪里做的,或者封装测试在哪儿完成。**
比如,一个芯片是美国公司设计、在中国湾湾流片生产、马来西亚封装的,那它的原产地就算湾湾。如果中国对湾地湾区加征关税,这个芯片进口到大陆时就要按湾湾的关税来算。
目前,美国对中国湾湾征收32%的关税,而芯片流片很多是在湾湾生产的,导致美国芯片企业采购成本上升,出口到大陆再加一次关税,成本再次上升。
这个新规会倒逼芯片企业把流片生产转移到国内,否则就要交关税,但国内产能短期跟不上,导致芯片供应紧张,从而涨价。
这个新规对国内的芯片企业是利好,比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订单可能暴增。
而对海外的芯片企业则是利空,价格暴涨导致订单下降,主要影响的有德州仪器,英特尔,美光。
二 涨价幅度排名
从涨价幅度看:
1 存储芯片,美光生产的存储芯片要缴纳84%的关税,加上全球代理商出现囤货潮,所以存储芯片出现一分钟涨一次价。
涨价幅度目前在10%到300%之间,很多代理商暂停报价了。
2 模拟芯片
模拟芯片全球市场规模8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3000亿元,都是成熟制程,此前不在出口限制清单中。
这个领域是美国TI主导市场,模拟芯片主要包括电源芯片,信号处理器。TI的流片生产在美国,导致成本上升,国产替他需求激增,国内产能跟不上。
目前涨价幅度8-15%
3 车用半导体芯片
全球主要供应商是ADI,安森美,新能源汽车需求刚性,导致涨价5-20%。
三,对应的受益公司
1 存储芯片
香农芯创
市值133亿,是海力士,美光等存储芯片的核心代理商,受益于存储芯片涨价,渠道议价能力高。
江波龙
市值330亿,自研主控芯片出货量千万颗,切入OPPO,传音等手机厂商。
2 电源管理芯片
市值24亿,主要生产车规级电源芯片,替代TI,英飞凌的产品,切入小米,华为供应链,已经通过认证。
主要生产模拟电源芯片,业务占比46.7%,用于手机快充,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21年就是因为涨价逻辑,股价三个月涨7倍。
市值67亿,股价最低点跌倒22元,和21年的起涨点25元差不多,目前31元,业绩不太好,连续三年亏损,去年亏损2.5亿,营收也连续三年下降。
3 半导体材料
高纯石英砂
海关新规也会导致关键半导体材料迎来量价齐升,比如高纯石英砂,此前90%的高纯石英砂需要进口,加关税后,成本剧增
光刻胶
新规强化了晶圆制造地认定,倒逼国内芯片企业采购国产硅片,光刻胶,主要受益者有南大光电。
来源:嘉伟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