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解析《海湖庄园协议》,特朗普关税战纲领,广场协议2.0?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21:46 2

摘要:这是一张注定要计入史册的名场面——特朗普在所谓的“解放日”高调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并乐呵呵地宣扬美国将开启“黄金时代”,不惜美国物价飞涨和几千场反对游行,也要放手一搏,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这是一张注定要计入史册的名场面——特朗普在所谓的“解放日”高调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并乐呵呵地宣扬美国将开启“黄金时代”,不惜美国物价飞涨和几千场反对游行,也要放手一搏,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但明眼人都会发现,这税率算得不太对,是从结果倒推出来的,把关税税率变化直接简化为贸易逆差 ÷ 进口总额。你看这张图,第二排美国对别国的征税,几乎也是第一排别国对美国的征税直接除以了二。连小学生都不如的计算方法,让经济学家沉默,让统计学家流泪,就连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都心急火燎地撇清关系,说数字不是他算的。

大家可能听不太懂,我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说:“我和你打麻将总是输一千块,怎么办呢,那以后你每次出牌之前都要先v我50,这样我们不就扯平了。”他不是算具体哪个商品占了便宜,而是觉得总账吃亏,就想每一单都给你薅回来。

除了特朗普,还有一个人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人就是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他在去年11月写了一篇50页的长文,名叫《全球贸易体系重构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后称《贸易重构指南》)。

别小看这篇文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贸易体系重构指南》就是盛传的“海湖庄园协议”(Mar-a-Lago Accord)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是特朗普如此之癫的信仰之书和“圣经”。特朗普上任后的每一步,都在系统性落实纲领里的每一条内容。

这也意味着,特朗普真的不是想一出是一出,他只是在装疯卖傻,暗地里却偷偷“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因此,今天我就带着大家来研究一下“海湖庄园协议的每一个细节,让你比特朗普更懂特朗普,并预测一下他还会怎么癫。

很多人读完“海湖庄园协议”纲领《贸易重构指南》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问,这不就是广场协议(Plaza Accord)的2.0版本?

其实除了名字很像,在内核上还真不太像。虽然两个协议的核心都是想要美元贬值,但特朗普并不是拉着大家一起配合贬值,而是想要单方面采取更多的激进措施,强制改变全球金融秩序,可以说是无赖版本的广场协议。

这个协议有哪些无赖行为呢?目前的关税只是前菜,更大的还在后面,我来带着大家一起捋一捋:

第一,协调贸易伙伴让他们出售美元储备使得本币升值,同时让美元贬值,提振美国出口,缩小贸易逆差,这个我们熟,就是40年前的广场协议,让日本失去了30年,如今也想用相同的招数对付我们。

第二,把外国持有的美债强制换成100年期零息债券,来减轻美国化债负担,你可以理解成美国欠你的债,本来说5年要还,利息也挺高的,现在直接延长到100年还,还不给你利息,否则就收你关税,盟友还不给安全保障,如果你缺钱想要卖美债,那不行只能我给你贷款,你说是不是耍流氓?

第三,建立美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全球,基金收入用来化债,减轻美债利息压力,钱主要投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还可以稳定汇率和美债收益率。这一点其实蛮搞笑的,我后面会详细解释。

第四,关税征收因人而异,按照是队友还是对手将各国分组,实行差别关税政策,当然盟友收的少也有代价,就是你要自己承担防务安全支出了,美国摊手不管了。

这四条看上去很凶,但都有致命缺陷,那就是需要有人配合美国一起玩才能实现,毕竟我刚才也说了,这只是一个单方面的痴人说梦,就像你暗恋一个人,单方面朋友圈官宣对方是你的女朋友或男朋友或直接表白,并不意味着你们在谈恋爱。

首先,你想让别人贬值别人就配合你贬值吗?当年广场协议让日元贬值是因为美国在日本有驻军,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前苏联,日本根本没得选。但现在世界早就变了,比如欧洲日本盟友嘴上说着不要,心里巴不得把美军赶出去,让自己手里有枪自己说了算,就更别说配合汇率贬值了。并且抛售美债造成的美元贬值后果就是美债收益率飙升,这根本不利于化债,你美元贬了个寂寞。

其次,债务重组,我认为这是最危险和疯狂的,具体操作上就是让其他国家卖出短期美债,买入超长期甚至100年期的长期美债,甚至直接把之前的旧美债重组为100年的“世纪债券”。先不说其他竞争关系的国家了,就是连持有美债最多的所谓盟友,也不可能同意美国这样做,毕竟朋友之间也不能明抢啊。

如果特朗普执意这样做,等待着他的只有海量抛售,这也会让美债收益率直接升天(最近已经有迹象了),美联储不得不亲自下场买债,发行天量货币并导致美国通胀同样上天,美元信用同时也会跌倒谷底。

当然,为了安抚盟友情绪,特朗普在这里画了一个胡萝卜味的大饼,也就是设立一个“安全区”,你只要同意把美债延长100年,我可以保你安全。你觉得这个所谓的“安全区”可信吗?你美国都开始战略收缩,搞孤立主义了,人家欧洲都开始全面武装自己了,你还说什么安全区,信你个鬼!

再次,主权财富基金这出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什么是主权财富基金,是那些手里美元储备太多的国家,把过剩的美元投到美国赚钱,而美国自己就能印美元,所以自己买自己吗?只能徒增通胀罢了。有人说美国可以用黄金和大饼甚至土地货币化对外投资,进而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顺便稳定汇率。当然这个能实现的前提是所有人都陪你一起玩,毕竟在只有一个人的黄金沙漠中,再多的黄金都不如一口水值钱。

最后,我们来看看关税和贸易阵营划分。关税在“海湖庄园协议”中的地位比较特殊,我的理解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中的大棒,是完成协议其他部分的谈判筹码,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来化债和减税、减少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也可以逼迫其他国家实现地缘、安全等其他方面的交换,把全球贸易体系和安全体系绑在一起,你想要舒服日子就必须交税。

但这样做,注定会把经济和通胀搞得一团糟,不仅让美国老百姓承担70%的关税,制造业也不一定真的会回流。如果最终造成滞胀,那特朗普还真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在顺序上,由于特朗普对关税太过执着和痴狂,因此关税肯定排在第一步,然后大概率是汇率战(货币贬值、债务重组),最后是安全威胁。这注定是一条狭窄且难走的道路,需要精心策划和精准执行,稍有偏差将会万劫不复。

总之,这个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听上去很唬人,其实和我之前做的特朗普政策的所有视频结论一样,都是自相矛盾,难以实施的。比如货币贬值没人陪你玩,债务重组不利于化债,关税不利于压低物价也不利于压低美元,压低美元了也不利于维持美元地位

无论如何,关税已经在路上了。经此一役,美国其实早就不是那个有着公平和自由精神的“贸易灯塔”,而是变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包租公”,即便是纲领性政策也只会在国际上四处要钱、四处耍无赖。

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特朗普闷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到底想要干什么?65年前,一个名叫罗伯特·特里芬(Triffin Dilemma)的美国经济学家似乎有先见之明,提早帮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特朗普想要干什么

如果仔细阅读纲领性文件《贸易重构指南》,我们会发现一件事——在特朗普、财政部长贝森特和经顾委主席米兰的认知里,美国之所以贸易失衡、工业衰退,核心原因是美元被高估

什么叫美元被高估?字面意思就是美元汇率太高,出口的商品价格太高没有性价比,进口商品太便宜,导致美国出口远小于进口。长此以往,美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和出口有关的会逐渐空心化,整个制造业的竞争力也被以东大为首的各国瓜分,最终工人失业、工业区衰落,并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枪击案愈演愈烈、零元购全美开花。

所以,在2016年和2024年,来自铁锈带失落的产业工人红脖子们,把特朗普推上了王座。

有人问了,我也学过国际贸易,我记得课本上写的是贸易逆差会让本币贬值,从而刺激出口抑制进口,最终让出口回升,贸易回暖,资本市场也会通过交易把汇率调整到大家即便持有不同货币的资产感受也没区别的水平。

我想说,课本没说的是这个规律唯独不适用于美国,因为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各国都会大量持有美元资产,对美元有着很强的需求,美元走弱时会买更多的美元资产防止本币升值,因此美元会一直维持强势,长期被高估。如果美国想要一直当老大哥,一直输出美债并换回外国的便宜商品,美国的贸易就不可能实现均衡,只能一直维持经常项目逆差。

这时候有人就说了,这不是很好嘛,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消费国,享受了东大制造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还可以用美元潮汐收割世界。

我想说,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美元的储备地位本身也要承受巨大的代价。作为储备货币,美国需要不断发美债,在贸易上不断亏钱,最后造成贸易经常账户和财政的双赤字,尤其是美债已经积累到还不起利息的程度了。如果突破临界点,美国就成了一个彻底借新还旧且还不上钱的老赖,濒临破产了。也就是美国家底厚实,目前美债虽然在崩溃边缘,但大家都找不到更合适的储备货币,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给美元续命。

最致命的是,当美国经济或金融危机时,美元作为避险货币会遭到各国狂买,让美国制造业和出口更加困难,失业更多,经济更崩,这就尴尬了。不过我认为这一点都不尴尬,这就是强美元应该付出的代价,你不能既享受廉价的物价和东大工人的付出,又不想承担任何损失,欲戴王冠也必承其重。这种既要又要的心理,我称之为经济霸权主义

再说,你只是在贸易的经常项目上逆差,在全球投资的资本项目上可是顺差啊,就像一个人哭穷不能只哭工资低,而不算投资赚到的钱,也不算家里有几套房产,这合适吗?

而以上的这种矛盾,被特里芬称之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看完我上面的解释,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难题,而是想要的太多,痴心妄想。

而特朗普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既要又要——既要巩固美元霸权(美元霸权≠美元升值),又要维持贸易顺差,还要控制全球的科技金融和安全体系随时可制裁,并且同时实现低通胀、低利率融资、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顺带着再给减税筹点资金。你听听特朗普都想要些什么,干脆整个地球你都管得了。

其实要想实现这个难题也不是没有办法,就是美国GDP占全球的份额需要一直上升,但目前来看这个份额是持续下降的,除非美国提前实现了AGI(通用人工智能)和可控核聚变,否则想要扭转这种趋势很难很难。

所以,特朗普想要做什么,是不是也就如此了?当然不是!即便我们经常说特朗普是草台班子,但再草台的班子都是有一个目的的,即便是装也要装出来。

在我看来,以上那些既要又要的条件,几乎都是障眼法。比如说制造业回流,你信吗?连美国人都不信,毕竟一个芯片晶圆厂建好需要5年,到时候特朗普在不在任都不知道,胜利的果实大概率他也是捡不到,你觉得他没想过这个问题吗?此外,特朗普真的加个关税就能自建产能完全代替东大了吗?美国人真的愿意再去无限内卷拧螺丝了吗?说不定东大加上关税后的成本都比美国人拧螺丝还要低好几倍呢,你还怎么玩?

因此从现实来看,制造业回流这件事短期就不可能实现。如果说唯一让特朗普有所顾虑的,可能就是美国的安全问题,当东大的钢铝生产和造船能力是美国的几百倍时,一个追求了50年绝对安全国家的安全诉求不能被忽视,但诉求结果特朗普任上大概率看不到了。

综上所述,留给特朗普最容易解决的事,唯有化债这一条路。

当前,美国财政已经恶化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如果用赤字占比短期偿付危机来衡量,比二战刚结束时的英国还严重,当年英国以丧失全球霸权为代价才平安落地,而美国目前站在了同样的历史十字路口上,足以让特朗普抓狂。

作为对策,我们才看到特朗普抡起关税大棒开源以及设立政府效率部(DOGE)节流,这样看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美国就是赖账还不起了,就是想要通过对全世界和内部的抢钱来抵债,简单直接,霸道至极。

当然,特朗普的工具箱里还有另外一个更省力的工具——压低美债利息

为什么省力?你可以算算,美债利息每下降1bp,每年就可以省10B美元,如果利率下降0.5%那就是5000亿美元,比什么关税和DOGE效率高多了。

问题来了,压到什么位置合适?指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美国偿本付息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借新还旧维持烂摊子,只要不螺旋上升到击鼓传花、庞氏骗局就行,最低限度就是让新债利息不要超过旧债利息。目前美国的10年期国债的旧债利息是3.17%,也就是说只要把当前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压到3.17%就够了。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小伙伴会会心一笑,理解川总的所作所为了:看似随便乱算的关税,就是为了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通过惊吓让大家把美股的钱转到美债里(401K要崩了),并压低美债利率;此外,一直嘴硬说没有通胀并施压鲍威尔降息也是同样的路数,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了一个数字——3.17%。

我几乎也能预料到,在未来只要美债利率抬头,特朗普大概率都会立马疯癫,使用各种打压手段,不是关税就是诉讼,不是战争就是退群,川总已经变成了美债利率这只大手的提线木偶,只要手一动我们就知道他要放什么X,好不快活。

预计,在威逼利诱下,美联储不得不在明年中期选举前降息,到时候财政逐渐改善,赤字稳中向好,美债开始收束,通胀暂时还没起来,美股挤完泡沫又开始反弹,之前的衰退还可以甩锅给拜登。如果这一波操作折腾成功,美国既拆了债务炸弹,也精简了政府效率,既化解了贸易逆差,更促进了制造业回归,一举四得,真是赢麻了,中期选举指日可待了。

但大家别忘了这件事中最关键的一个变量——还有我们呢,还有东大呢。只要有我们在,特朗普在国际的舞台上,就永远不会孤独地唱独角戏,还有我们陪他们玩,区别是特朗普在走钢丝,而我们却可以团结相同利益的朋友一起反对美国的贸易霸权。

其实,我还想说的是,在《贸易重构指南》中提到了美国的一个核心权衡,他们知道降低通胀和贸易顺差不可能兼得。如果我们不贬值就没办法抵消关税,但会让美国物价飞涨;如果我们通过贬值去抵消关税,就不会对美国造成任何通胀压力。对于美国、对于我们来说,所有的政策其实都是双刃剑,当对方既要又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对面带偏,耐下心来步步为营,才是这场国运之战的解决之道。

只不过,无论死敌还是对手,盟友还是朋友,这个世界朝着全球脱钩、逆全球化的乱纪元飞奔而去已经不可逆转。

在混沌乱世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从历史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当对岸保守主义兴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孤立主义盛行的时候,特朗普也许没读过历史,没了解人类三次全球化的霸主更迭,没有记得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一超”的。

在历史上,人类总共经历过三次全球化,也诞生过三个“日不落帝国”。

第一次全球化始于16世纪的大航海运动,美洲被哥伦布发现后成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后来西班牙人又在秘鲁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银矿,此后便用海量白银大量进口海外商品,比如英国的羊毛、法国的葡萄酒、尼德兰的纺织品、中国的茶叶和瓷器以及印度的香料,自此从顺差国变成逆差国。在银元的催化下,英国等国家的手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而西班牙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通过庞大的舰队维护海洋贸易。

然而,银本位下的银元既是财富,也是诅咒。衣食无忧的西班牙拒绝发展手工业,不仅制造业外流,还引发了通胀。此外,维持贸易需要庞大的舰队,维护殖民地也需要历日旷久的战争,这些都消耗着西班牙的国力以至于债台高筑,财政濒临破产。16世纪上半叶,在“英西大海战”中,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连根拔起,自此一蹶不振,“日不落帝国1.0”就此终结。

西班牙垮台后,英国和荷兰开始争夺世界老大,最终在19世纪中叶,不列颠凭借地缘优势和工业革命成为最终赢家和世界工厂,工业产值占到了全球的40%。为了收割财富,英国凭借占全球一半储备的南非金矿强行构建金本位制度,并继续推行自由贸易。为了巩固铸币权和货币霸权,英国不惜发动战争。

和西班牙一样,黄金同样诅咒了昂撒人,英国也逐渐从生产国变为消费国,在20世纪初也把工业产值老大哥的位置让给了美国和德国,结果就是随着德国的崛起,英国早已力不从心,只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的传统和宿敌法国结盟,二战结束后还被美国摘了桃子。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很熟悉了,1944年,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了世界货币,再后来到了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成为了信用货币,为了维持美元霸权,美国既要输出美元,也要在全球保持军事存在,并牢牢控制石油等能源。再往后随着我们加入WTO把第三波全球化推向了高潮,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故事深入人心,我们的外贸企业和美国的跨国公司也赚的盘满钵满。

然而,这一切的代价是美国蓝领工人和“红脖子”被时代抛弃,制造业也逐渐转移到东亚。虽然美国希望依靠高科技来维持优势地位,但脱离了制造业,任何科技都是空中楼阁。比如电磁学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发现的,但电力革命确是在美国发生;当下的人工智能革命虽然在美国诞生,但我们依旧会弯道超车。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无非是任何先进技术都要有能落地的工业场景来实践,伟人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说美国作为天才擅长“0→1”突破的话,我们把好的想法从“1→100”来实现,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因为,规模+效率+执行力就是我们最强的护城河

这也让我们在过去八年里,一直在为可能到来的逆全球化做准备,在百年变局的角力下埋头苦干,默默耕耘“中国制造2025”,忍痛开启产业转型,抗住通缩落实供给侧改革,顶住压力不搞大水漫灌,房住不炒挤出泡沫,预留了财政空间,才足以在今天挺直腰杆、正面硬扛,从容应对惊涛骇浪。

所以,为了避免重蹈西班牙和英国的覆辙,避免真正的“东升西落”,特朗普选择自救,选择逆转时间,让美国人民重新去工厂拧螺丝,来拯救岌岌可危的制造业……哦不,拿错剧本了,是把美债收益率打到3.17%以下。

最终,我国非常想变成消费大国,美国特别想变成制造大国,大家都特别想活成对方的样子。最关键的是,美国人放着好日子不过,本来可以出口不值钱的绿色纸张,就可以换回大量的iPhone,然后iPhone的生产国还会把这些绿色纸张重新投资回美国的金融市场,让美国人赚两道钱。但现在美国却非要决定重回100年前,也就是美国工人平均寿命42岁的那个年代,去出口iPhone并换回其他国家的蓝色或者红色纸张,抛弃掉世界上最优秀的一套空手套白狼系统。

玩笑归玩笑,在这场世界最大制造国和消费国的博弈中,或许永远都没有真正的赢家。

如果问我们该如何应对,我想说的是,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守卫这个地球上最美丽的普惠工业化成果,进而实现世界人民的大团结,不做退让,做好自己的事,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发展经济,实施产业升级,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内需以及深化改革,才是击破关税威胁、提高谈判筹码的最尖锐利器。

正如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所说的话: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

我是猫行长,感谢你看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Stephen Miran

Don't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That What's Now Happening is Mostly About Tariffs,Ray Dalio

应对华盛顿的风险:海湖庄园协议与关税,J.P.Morgan

到底什么是“海湖庄园协议”?,银河证券

海湖庄园协议:那些你很冒险的梦,国泰君安

海湖庄园协议将走向何方,招商证券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国金证券

“对等关税”的冲击会有多大?,中金公司

规模+效率就是护城河,广发证券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大棋局,陶冬

华尔街预热“海湖庄园协议”:变种的“广场协议2.0”,贬值、赖账,耍流氓?,华尔街见闻

特朗普对盟友加关税背后的真正“邀约”:一起实现“海湖庄园协议”!?,华尔街见闻

华尔街投行认真解读了“海湖庄园协议”:美国债务重组,建议“让美联储置换零息国债”,华尔街见闻

全球化的终结,洋恺宏观

还是要对自己的国家多一点信心,洋恺宏观

特朗普的北极星目标,信息平权

盛传的海湖庄园协议,对美股影响多大?,三思社

完美风暴,培风客

大奇迹日,和大奇迹日之后的想法,培风客

来源:一颗猫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