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天玺中式台球赛现场,他捧起一百万奖金支票的场面刷屏了体育新闻。
曹宇鹏拿起球杆对着镜头笑的时候,很多人注意到他身后奖杯上的字换了。
2024年天玺中式台球赛现场,他捧起一百万奖金支票的场面刷屏了体育新闻。
这是中国斯诺克选手转型案例里最直观的金额对比——同一天在英国,斯诺克世锦赛四强选手拿到的奖金折合人民币只有90万。
这位34岁的广东人创造了两个纪录。
他是第一个在中式台球领域单次夺冠奖金破百万的前斯诺克职业选手,也是2024年唯一缺席斯诺克世锦赛的中国球员。
赛事报名截止当天,世界台联的名单上始终没出现他的名字。
翻看他的职业轨迹会发现转折早有预兆。
2023年参加江西南昌选拔赛止步32强时,他接受采访说过"未来重心可能转移"。
当时没人想到,六个月后他在乐山分站赛打赢张堃鹏拿到60万奖金,两个月后在天津再夺亚军,随即宣布告别斯诺克。
从试水到全面转型只用了一年三个月。
斯诺克时期的曹宇鹏带着典型中国选手的印记。
2011年成为职业选手,第二年就打进世锦赛正赛,2018年苏格兰公开赛决赛惜败给罗伯逊,创下个人排名赛最好成绩。
转折出现在同一年,他因涉嫌操纵比赛被禁赛两年半,2021年复出后状态直线下滑,连续三个赛季最高只打进32强。
世界排名从最高35位跌到71位,这意味着参加大型赛事要先从资格赛打起。
经济账或许最能解释他的选择。
英国职业斯诺克选手每年基本开支约20-30万人民币,包括训练费、差旅费和场地费。
曹宇鹏职业生涯总奖金约49.6万英镑,扣除税费和开支所剩无几。
对比现在,他在中式台球领域拿到的税后奖金超过200万,且国内参赛交通成本不到斯诺克赛事的十分之一。
职业瓶颈也是关键因素。
斯诺克顶级赛事长期被特鲁姆普、奥沙利文等选手垄断,世界前十六的平均年龄超过35岁。
中式台球近五年赛事总奖金增长四倍,头部赛事冠军奖金从30万涨到500万。
天津站决赛后曹宇鹏说,在国内打球能更专注技术提升,不用分心处理海外生活琐事。
台球圈内人士透露,现在有二十多位前斯诺克选手在接触中式台球赛事。
这种趋势在年轻选手里更明显,00后选手王楚轩去年放弃斯诺克改练中式八球,今年已经打进两项赛事八强。
训练场地的普及程度是重要推力,目前国内中式台球球房数量超过斯诺克球房三十倍。
曹宇鹏的手机里保存着两张照片。
一张是2018年他站在克鲁斯堡剧院外的背影,另一张是今年夺冠时观众席举着的中文加油横幅。
他偶尔还会看斯诺克比赛直播,但训练计划表上已经全是中式台球的技术分解项目。
被问到会不会后悔时,他指了指训练馆墙上的赛事日历——上面排着六站百万级奖金的中式台球赛。
这种转型对行业的影响正在显现。
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在中国市场的收视率连续三年下降,中式台球赛事直播平台观看量却以每年120%的速度增长。
器材销售数据更直观,某品牌中式台球桌去年销量首次超过斯诺克球桌,经销商说很多买家以前是斯诺克爱好者。
不过争议始终存在。
有人认为转战低竞技领域是退步,但更多声音觉得职业体育的本质是生存优先。
曹宇鹏的教练算过一笔账,现在他每场比赛的商业代言收入抵得上过去整个赛季。
训练馆里新来的学员里,十个有七个直接选择从中式台球起步。
场馆老板老陈见证了这种变化。
他在广州的球房五年前还全是斯诺克球桌,现在中式台球区占了四分之三。
"年轻人都觉得红黄绿球太难,黑八规则简单容易上手。"
他指着价目表,中式台球每小时收费比斯诺克便宜二十块,"薄利多销,周末要提前两天预约。
曹宇鹏的下个目标已经确定。
来源:ID花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