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上又到世界读书日了。在这个为了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的神圣日子,内心掀起了阵阵涟漪。惭愧之余,更多的还有对自己的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读”和“些”都做得不好,包括现在。
马上又到世界读书日了。在这个为了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的神圣日子,内心掀起了阵阵涟漪。惭愧之余,更多的还有对自己的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读”和“些”都做得不好,包括现在。
记得晚清名臣曾国潘有句名言,“事败皆因懒”。在读书和写作这方面,用到我身上再合适不过。
家里书桌上摆放着《聊城故事》《运动改造大脑》《苏轼诗词》等读物,但买来后大多在前几个章节用心去读了,剩下的章节连翻动的痕迹都没有,甚至个别的书目买来后就那样静静地呆在那,仿佛没有进入过我的生活一样。果真是,“别看书是你的,但知识不一定是你的。”
办公桌上就更不用提了,乱糟糟的摆放着各种要文件、报告,一堆待完成的工作,虽然也有工具书,但很少有精力和完整的时间去耐心研究。
再加上各种琐事缠身,“写”对于我来说,真得是有点力不从心了。最近,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时不时的还疼一下,模模糊糊的感觉又让我心烦意乱。
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等到孩子都睡着了,忙忙碌碌一整天后,这个时间才属于我自己。但在这个时候,还忍不住看看手机,放松下大脑和心情。当然,我也在尽可能的去读和写,但还不能经常熬夜,在各种理由的加持下,自己也就放过了自己。
不过,回过头看看忙忙碌碌,虽然自己沉醉其中,但取得的成效却不明显。在讲究“功利性”的当下,能安安静静有一段完整的、不被打扰的时间去读去写,真的有些难度。还是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当年多考几分,如果能作出其他选择,或许……世界上最难吃的,也许就是后悔药了。
幸好,在这个有些枯燥的、无趣的路上,认识了一些“文友”,其中不乏一些大咖。每每读到他(她)们的文章,赞叹之余也给自己的内心注入了力量。在他(她)们身上,我看到,这条路真的是一条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路,热爱无疑是最初的原动力。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或许是因工作结缘的,也或许是因为那所谓的专业吧。我从我自己身上,也悟出一个道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管他这个兴趣是被迫还是主动,“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过啊,我发现,坚持了近一年多的“写”,还真是管用。你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写着写着字数就多了,不像之前那样为了200字、300字的一个材料就犯愁的了不得!快过节了,总得给自己一点鼓励和积极心理暗示吧!
人非圣贤,感谢像世界读书日这样的时间节点,不断提醒着自己要回归到“书香”中去,去丰富内心、去收获宁静、去涵养精神。
所以,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了,实践出真章,克服困难去读写吧!
来源:琅琊祖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