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链式效应”有效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23:20 2

摘要:春日田垄间,科技特派员的身影穿梭如织,从甘蔗田到茶园,从养殖场到合作社,他们用知识“处方”破解产业难题,让传统农业在创新中焕发生机,激活新洲区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春日田垄间,科技特派员的身影穿梭如织,从甘蔗田到茶园,从养殖场到合作社,他们用知识“处方”破解产业难题,让传统农业在创新中焕发生机,激活新洲区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技术赋能 让“经验农业”转向“科学农业”

“提手采要稳,像托着婴儿的下巴。”在问津茶苑,科技特派员手把手纠正采茶工手法。“原来我们只是凭着过往的经验采茶,春茶黑根率30%,经专家指导后,特级茶比例涨到40%,亩均增收8000元。”茶农周大姐的话,道破传统农业转型密码——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在万千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农科院正高级兽医师陈洁通过共建产学研平台,在疫病防控、微生物控制等方面向公司提供专业指导,同时深入开展新型抗体研发及粪肥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科技特派员周源在凤凰镇毛家冲村创新生态养殖模式,利用菌剂处理鸡粪垫料,带动全村8000羽土鸡生态养殖,破蛋率降至1.5%,并开发有机肥增收渠道……

从技术指导到产品研发到模式创新,科技特派员以专业知识赋能新洲区农业生产各环节。

据了解,新洲区现有254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科技特派员,他们深入一线开展指导和帮扶,累计解决农业技术难题592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超900万元,成为推动区域“经验农业”迈向“科学农业”进程中的关键力量。

人才培养 助力田埂“长”出“新农人”

科技特派员不仅输送技术,更培养本土人才。

“为充分利用好科技特派员资源,2023年以来,新洲区创新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万’人才孵化工程,由政府买单,以区内特色农业企业为载体,打造10个农业技能培训基地,聘用100名科技特派员,培育1千名新农人,辐射带动1万名农民就业创业,形成‘引进一个专家、培育一批人才、赋能一方产业’链式效应”,新洲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叶片发黄是缺镁,滴灌时加螯合镁肥,会比传统撒施效率高30%。”在点溪园古法红糖小镇的甘蔗田里,基地负责人陈爱国捏住一片蜷曲的甘蔗叶,向围拢的30多位种植户讲解道。他告诉记者,“我们就是'中间人',通过培训,专家把技术原理传授给我们,课后我们再反复试验,然后在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把技术教给农户。”

“咱们要想提高产量,要把握两个必须,一是硬件条件必须符合,二是养殖技术必须把握住。同时,结合水域特色,提高养殖质量。”白天,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雷晓中在曾向朋家庭农场对黄颡鱼养殖进行技术指导。晚上,曾向朋通过抖音直播面向农户进行技术推广,鼓励带动周边50余户农民加入养殖行业,实现增收致富。

通过“科技特派员+新农人+农民”培养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从单一科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从节点服务向链条服务拓展,全方位赋能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新洲区已开展农业技能培训18期,培训新农人906位,辐射带动农民就业创业超9000人。

以科技为“媒介”,链式效应激发农民成为“创新者”,他们用新技术、新作为描绘着“产业兴、人才旺、生态美”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