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从《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的“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出发,以校协共创〈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为例,论述了“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分享了《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校协共建的实践过程,重点探究了“展
摘要:《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从《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的“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出发,以校协共创〈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为例,论述了“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分享了《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校协共建的实践过程,重点探究了“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成效,旨在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谋求新路径。
关键词: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校协合作;产教融合;
一、引言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上承《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下接《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等,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融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方式在变,但是,其追求信息共享,强化认知共识,达到愉悦共鸣的目标未变。文字语言的情感意义有声化呈现能力,依旧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核心能力,是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发展的压舱石。而《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就是塑造学生将文字语言的情感意义有声化呈现的关键课程。《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教学重理论、强实践,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实现学生语言表达功力的提升一直是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即以〈大河之北的交响〉校协(河北传媒学院与河北省朗诵协会)共创的朗诵会为案例,深入探析“展演驱动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新路径。
二、“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概念阐释
实践教学是指师生共同参与的,以一定的实践活动形式为载体,以消化巩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直接目标的教学活动。[1]“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创新,其以展演活动为驱动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朗诵、演讲、主持等展演活动,继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强调学中训练,练中检验,验后展演,演后复盘,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迁移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三、《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校协共建的实践过程
在《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策划阶段,双方共同确定展演时间、主题、形式与内容等,在组织阶段,播音主持专业师生与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分工合作,从服装选择、舞台布置、声光设计、朗诵彩排等多环节合作共创;展演是学生学习检验与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在朗诵会展演环节,师生同台、校协共演,全体演职人员以极高的热情及专业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展演复盘环节,参演学生普遍表示从理论认识到彩排训练,从舞台实践到心理检验,从专业技能到团结协作,此次朗诵展演活动让他们收获良多,同时,也表示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未来改进的方向。校协共创《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很好地验证了“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可行性与功用性。
四、“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成效分析与优化路径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旨在实现语言主体的话语权的高效、高质、高雅、高深,达到大众传播和人际交流的“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真正掌握全媒体多样化表达的语言传播能力。[2]在校协共创的《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实践中,“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教学目标来看,该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结合,将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转为社会评价与舞台检验,理论迁移能力得到强化,语言表达得到锤炼,舞台经验得以丰富,学习热情得以提升,学生收获感得以加强,很好地促进了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该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提高与艺术修养提升结合,将个人能力建设与团队协作发展结合,将心理素质发展与舞台应变能力结合,将学校检验反馈与社会检验反馈结合,将思政教育与立德树人结合,较好地促建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目标的完成。从产教融合、校协合作来看,“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很好地将学校、协会、产业串联,将教学、展演、服务相融,实现了产业推动实践教学、协会赋能实践教学、展演驱动实践教学,为高校与行业协会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动能。
“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在《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持续优化。首先是优化展演内容与形式,展演内容要以立德树人为抓手,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源泉,强化思政引领;展演形式引入表演艺术、丰富舞台表现形式,同时,利用文生视频、文生图等人工智能技术,拓展背景视频运用的多样性与贴切性。其次,建立展演效果评价与总结复盘机制,展演结束不是实践教学的完成,而是促建教学改进的开始,展演效果要分析,总结复盘不可少,建立展演效果评价与总结复盘机制是为了有效从节目展演中实现驱动教学,形成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完美闭环。第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展演不仅仅仅是学生的独角戏,师生同台,校协共建才是展演的根本追求,通过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开展,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献艺,展演不仅仅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是对专业教师的反向督促,继而促进教师个人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的提升。第四,推动主流媒体赋能,提升展演活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要持续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将展演活动以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推向社会大众,锤炼作品,打造精品,媒体赋能,多渠分发,不断提升展演活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结语
“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校协共创《大河之北的交响》朗诵会的展演实践,该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艺术修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有效验证了“展演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可行性与功用性。未来,要进一步深化校协合作,紧跟行业发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观照融媒体时代,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勇军,刘涛.论艺术院校实践教学的特殊性[J].艺术百家,2012,28(S1):416.
[2]赵睿芳,王虹凯.新文科视域下“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新闻传播,2023,(19):80.
王虹凯 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赵睿芳 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穆洁 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