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纵观健康
编辑 |纵观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别以为戴上假牙就一劳永逸了,假牙戴得不对,牙龈可能真的会越来越差。你没看错,戴假牙这件事,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很多人以为装上假牙就算“恢复如初”,但真相是,如果方法不对、保养不当,不仅牙龈会萎缩、口腔会发炎,连剩下的真牙也可能被“拖下水”。
我们先从一个最常听到的问题说起:活动假牙,到底能戴多久?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但有个基本结论:活动假牙的使用寿命通常是5到8年。这不是因为假牙本身“坏了”,而是因为牙槽骨、牙龈会随着时间变化,假牙就不再贴合。
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的统计,超过7成的假牙佩戴者,在使用5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和咀嚼不适。
牙龈真的会因为戴假牙而越来越差吗?答案是:会,但不是假牙的错,是人用错了。长期佩戴不合适的假牙,会导致牙龈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变差,进而萎缩、变薄。尤其活动假牙,如果松动、翘边,会不断摩擦牙龈,引发慢性炎症。
这类炎症初期没有明显疼痛,但时间一久,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连带影响剩余的真牙松动脱落。
那是不是就不能戴假牙?当然不是,关键在“合适”和“维护”。假牙本身没错,错的是很多人戴了就不管了。假牙不是一次装上就万事大吉的东西,它需要定期检查、调整,像眼镜一样。
每年最好让专业口腔医生检查一次,看看假牙是否贴合,牙龈是否萎缩,有没有压痕、水肿等异常现象。一旦发现不适合,就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更重要的是,戴假牙不能“戴一整天”。很多老年人戴着假牙吃饭、说话、睡觉,一天24小时都不摘。这是大忌!
医学研究明确指出,长期不摘假牙,会导致口腔粘膜缺氧,诱发义齿性口炎。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出现溃疡、口臭、念珠菌感染。美国牙科协会(ADA)建议:每天至少摘下假牙8小时,最好是睡觉时摘掉,让牙龈“透口气”。
除了牙龈,戴假牙不当还会影响全身健康。你可能没想到,口腔里“藏污纳垢”的假牙,可能成为细菌温床。根据《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年的一项研究,老年活动假牙表面细菌数量是正常人群的3倍,主要为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
这些菌群如果通过吞咽进入胃肠道或呼吸道,会增加肺炎、胃肠感染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反复肺炎,却怎么都查不出原因,问题其实藏在嘴里。
那到底怎么保养假牙才是对的?每天用专用假牙清洁片浸泡,切忌用热水或牙膏清洗,热水会让假牙变形,牙膏成分则会损伤表面结构。同时,不能用牙签或利器去抠假牙上的残渣,这会刮伤表面,导致细菌藏匿更严重。
摘下假牙后,牙龈记得清洗按摩,保持血液循环。只有这样,牙龈才不会因为“常年负重”而提前“退休”。
有些人会问,种植牙是不是比活动假牙好?从功能恢复和舒适度来看,种植牙确实优于传统活动假牙。它通过植入人工牙根,更稳固、贴合度更高,不容易造成牙龈萎缩。
但问题是,种植牙并非人人适合。糖尿病、高血压控制不佳、重度骨质疏松者,都会面临手术风险。此外,费用也是一大门槛。
所以,活动假牙仍然是很多老年人的首选,关键是正确使用和定期检查。有些人觉得,反正是真牙没了,牙龈也没用了,坏了就坏了。错!牙龈和牙槽骨就像地基,地基塌了,不只是房子歪,连换新牙都没地方种。
牙龈一旦严重萎缩,种植牙也做不了,甚至连活动假牙都无法固定。这种情况在口腔科并不少见,到最后只能使用“吸附性义齿”或“全口义齿”,舒适度和稳定性都大打折扣。
总结一句话:假牙不是“戴上就忘”,而是“戴上就得管”。它能帮你恢复咀嚼、维持颜面外形,但前提是你得“善待”它。
该摘就摘、该洗就洗、该换就换、该查就查,牙龈才不会越来越差,假牙才能戴得久、戴得舒服。别等牙龈彻底“罢工”了,才想起去看医生,到那时,可能就不是“换副假牙”那么简单了。
资料来源:
①.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健康现状调研报告》[R].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分会,2022.
②.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老年人活动义齿佩戴相关并发症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5):321-325.
③.美国牙科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来源:健康讲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