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26岁的付振达是一名来自湖北的普通公司职员。公司虽然不大,但同事大多是同龄人,相处和谐,平日里无论谁结个婚都会互相邀请。尤其是最近这两年,大家都到了适婚年龄,付振达参加婚礼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2017年,26岁的付振达是一名来自湖北的普通公司职员。公司虽然不大,但同事大多是同龄人,相处和谐,平日里无论谁结个婚都会互相邀请。尤其是最近这两年,大家都到了适婚年龄,付振达参加婚礼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2017年5月1日,付振达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了经理的婚礼。去之前,他们都满心期待,因为这位经理家里有一条养了近5年的阿拉斯加犬。在婚礼上,它还会作为花童给新人递上戒指。同事们都不禁感叹,像这样训练有素的狗狗,不仅不乱闻乱咬,还能给主人“出了一份力”。
很快,婚礼仪式就开始了。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那条阿拉斯加嘴里叼着戒指盒从台上缓缓地走向自己的主人,台下的付振达也兴奋地拿起手机来记录这一神奇的时刻。可就在阿拉斯加犬即将经过付振达时,一名顽皮的小男孩恶作剧,狠狠的扯了一把阿拉斯加的尾巴。没想到,阿拉斯加受到刺激,发疯似地冲向台下,庞大的身躯在婚宴上横冲直撞。
就在这时,它突然冲向付正达。早就吓蒙了的付振达躲闪不及,眼看着狗就要冲到自己面前时,他下意识的将手挡在身前。“啊”的一声,付振达大声惨叫着,只见他的右手臂上一个血淋淋的牙齿印。而阿拉斯加似乎并不想放过他,继续追赶着,吓坏了的付振达捂着伤口赶紧躲在了一个小角落里。
一时间,婚礼上众人四处逃散,求救声、狗叫声、哭喊声充斥着整个会场。付振达瑟瑟发抖地捂着伤口躲在角落里,一直到身边的嘈杂声渐渐停歇下来,他才敢探出头来。经理在发现了付振达后,立即给他简单处理了伤口,并安慰:“振达啊,实在是对不起。不过你别担心,这狗是我小养大的,每年都打疫苗,平时连出门都很少。”付振达虚弱的点点头,为了安全起见,经理还是安排人送他到附近的医院处理伤口并打疫苗。
急诊医生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立即检查了付振达的伤口。随后表示这属于是狂犬病暴露分级中的三级暴露,于是在用肥皂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乙醇消毒后,就立即给他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离开医院时,医生叮嘱他记得在接下来的第3、7、14、28天各接种一剂就可以了。付振达点点头,随后的日子里按照时间准时接种完了五针疫苗,不仅严格忌口,还会在接种完后观察三十分钟,确保无不反应才离开。原本以为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可谁知后来竟然成了悬在付振达头上的一把剑。
8月28日,付振达一如往常地在工位上敲打着电脑,却突然感到右手臂上一阵轻微的刺痛,仿佛有蚂蚁在上面爬行。他疑惑地看了看手臂,发现并没有异常,也就没有太在意。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蚁走感逐渐变得明显,伴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麻木和乏力,付振达只好打一会儿字就时不时停下来休息。
第二天,他开始感到头部隐隐作痛,就像有一把小锤子在太阳穴处一下一下地敲打着。体温也略有升高,付振达量了一下,37.5℃,虽然不算高烧,但足以让他感到浑身不适。他看着窗外刺眼的阳光,心想可能是这几天温度高中暑了,于是在楼下药店买了两盒藿香正气水后,又用贴热帖敷在额头上,希望能缓解头痛和低热。
9月6日,这天付振达正在和客户开会,不知怎的,他不停地大量出汗,即使在开了22℃的会议室里也汗流浃背,身上衬衫很快就被汗水浸湿。付振达甚至能明显感觉到汗水从额头滑落,滴在身前的笔记本上,他只好频繁掏出纸巾来擦汗。
同时,他的唾液分泌也变得异常频繁,没一会儿嘴里充满了唾液,以至于在跟客户汇报时不得不频繁地吞咽口水。果不其然,开完会后,经理小声斥责他到底在干什么。委屈的付振达真是百口莫辩,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9月14日,这段时间以来,付振达开始对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每当他看到水或者听到水流声,就会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恐慌。这天付振达刚回到家,下意识的倒了杯水喝。但水刚一入口,他的喉咙就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喉咙开始剧烈痉挛,让他感到几乎要窒息一样。
很快,白开水从付振达嘴角不断流出,他掐住脖子剧烈地咳嗽,满脸通红,心里充满了极度的恐慌和无助。“砰”的一声,付振达手中的水杯摔碎在地,撞碎的声音异常刺耳,仿佛有无数根针在刺他的神经。付振达的肌肉也开始剧烈的抽搐,他紧紧抓住桌子,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但抽搐却越来越剧烈。付振达的妻子从卧室里闻声而来,见到这幅场景顿时吓坏了,用颤抖的双手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到达医院后,医生迅速给付振达进行了身体评估,发现他咽反射亢进,Kernig征阳性,心率120次/分,提示窦性心动过速。随后医生又给他开了血常规、病毒检测、脑部MRI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4.3×10⁹/L,淋巴细胞比例增加;脑脊液RT-PCR:狂犬病毒RNA阳性;血清狂犬病毒中和抗体:阴性,提示病毒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诊断为狂犬病。
付振达的妻子听到后犹如晴天霹雳,她万万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要知道狂犬病的致死率可是居高不下的啊。她越想越害怕,眼泪哗哗掉落,随后声泪俱下地拉住医生问:“医生,你是不是搞错了啊?我老公怎么会得狂犬病?他明明已经打完了五针狂犬疫苗,咬他的狗也是家养的宠物狗,难不成是这疫苗根本没用吗?”
医生立马安抚眼前这位即将哭晕过去的家属,此时他的心中也满腔疑问。于是为了找出真相,医生严谨细致的询问付振达,在被狗咬伤后到打完疫苗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从饮食到睡眠,从用药到生活细节,方方面面都问了个彻底。终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得知真相的医生无奈的摇摇头说道:“真是糊涂啊!你老公之所以会得狂犬病,完全是自己大意了。有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是能致命的关键!因此,虽然他按照正规流程接种了疫苗,但正是他忽略的这一个小细节才导致他没能躲过狂犬病毒的感染……”
付振达的原因就是
原来付振达在注射第二针疫苗的当天晚上,付因为头晕发热,自行服用了家中常备的退烧药和朋友推荐的“感冒灵冲剂”,里面含有一定剂量的扑尔敏和布洛芬。这几种成分虽能迅速缓解不适,但却会降低疫苗诱导免疫反应的效能,严重干扰了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应答反应。付振达并未把这件事当回事,也从未向医生报告。
医生补充说:“狂犬病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依赖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当你打完疫苗,却在短期内服用了糖皮质激素、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会抑制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抗体的生成,这就好比你明明拉响了警报,却又在最关键时刻关掉了防御系统的电源。”
更令人遗憾的是,他在接种疫苗后的一周内,仍坚持进行剧烈运动,甚至还因加班连续熬夜,完全忽视了医生反复强调的“打完疫苗后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营养补充”。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机体的疲劳和免疫抑制,导致他体内虽然接种了疫苗,却未能成功产生足够的中和抗体。病毒一旦突破了局部伤口的屏障,就如洪水决堤般涌入中枢神经系统,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医生叹息道:“很多人都以为,狂犬疫苗一打就‘万无一失’了。其实并非如此。疫苗只是启动防御的按钮,它是否真正奏效,关键还要看你是否为它提供了合适的战斗环境。”被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第一时间的科学处理极其关键,它往往决定了是否能够阻断狂犬病毒的入侵。以下是标准而有效的处理步骤:
第一步:立即冲洗伤口。
无论伤口是否出血,都要在5分钟内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狂犬病毒对碱性环境和物理冲洗极为敏感,彻底的冲洗可以大幅减少病毒残留。若没有肥皂,也可用清水先行冲洗,随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
第二步:尽快就医处理。
在完成初步清洁后,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Ⅰ、Ⅱ、Ⅲ)评估伤情,并决定是否仅注射狂犬疫苗,或需联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第三步:按时、全程接种疫苗。
狂犬疫苗接种一般采用五针法,即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一次。务必按时接种,不可中断或随意更改时间,以免影响抗体产生。
第四步:注意接种期间的生活细节。
疫苗接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熬夜及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如激素、某些退烧药),保持营养充足和作息规律,帮助机体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总之,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治,唯有“科学及时处理+规范接种疫苗”才是唯一的生路。 切勿心存侥幸,更不要被“家养狗打过疫苗”等说法误导。只要被抓伤、咬伤,就该按规范处理!
内容资料来源:
[1] 俞利娜,徐晓芳.了解狂犬病,远离狂犬病[J].科学生活,2025,(03):130-131.
[2]王英龙.狂犬病在动物中的传播机制与防控对策[J].北方牧业,2025,(02):28.
[3]赵琛,吴业红.狂犬病的预防接种与狂犬病mRNA疫苗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5,53(01):84-90.
(注:《回顾:湖北男子被狗咬伤,打了5针狂犬疫苗,2个月后为何还发作了》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来源:三秦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