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从争议漩涡到守护南海的明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02:02 2

摘要:南海的浪花里藏着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黄岩岛,这个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的珊瑚环礁,曾因主权之争成为国际焦点,如今却成了中国坚定捍卫海洋权益的见证者。从元朝渔民的“海上粮仓”到如今的生态宝库,这座小岛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南海的浪花里藏着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黄岩岛,这个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的珊瑚环礁,曾因主权之争成为国际焦点,如今却成了中国坚定捍卫海洋权益的见证者。从元朝渔民的“海上粮仓”到如今的生态宝库,这座小岛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早在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四海测验”就将黄岩岛纳入测量范围。明清时期的《更路簿》里,海南渔民早已把这里当作“更路航标”,世代在此捕鱼晒网。1935年,国民政府正式将黄岩岛列入中国版图;1947年,“民主礁”之名被载入“十一段线”,向世界宣告主权。

上世纪90年代,菲律宾突然宣称黄岩岛属于其“专属经济区”。1997年,他们扣押中国渔民、炸毁主权碑;2012年,菲军舰“德尔皮拉尔号”闯入黄岩岛海域,试图驱赶中国渔船。关键时刻,中国海监船火速驰援,用中英文广播宣示主权,雷达24小时紧盯对手。这场持续两月的对峙以菲律宾撤军告终,中国在黄岩岛安装气象站,正式收回实际控制权。

2016年,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诉诸国际仲裁,结果却成了“一场荒诞剧”。仲裁庭既无管辖权,结论也与中国历史证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悖。中国明确表示不接受、不承认裁决,并继续在黄岩岛常态化巡逻。2025年,当菲律宾侦察机擅自闯入黄岩岛上空时,中国战机迅速将其驱离——这已成维护主权的常态。

今天的黄岩岛,不仅是主权象征,更是资源与生态的宝库。每年渔汛期,3万吨石斑鱼、金枪鱼从这里走向粤港澳餐桌;“蛟龙号”深潜器在海底发现锰结核矿藏,为未来开发埋下伏笔。2024年生态调查显示,黄岩岛海域水质清澈,珊瑚覆盖率超90%,成为南海生态保护的“模范生”。

尽管黄岩岛已回归中国怀抱,域外势力的干预从未停歇。美国频繁在南海搞“航行自由行动”,菲律宾则在国际场合反复炒作争议。东盟推动的《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因分歧停滞,但中国始终强调:主权不容谈判,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大门始终敞开。

从元朝的星图到今天的雷达站,黄岩岛的变迁印证了一个道理: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会缺席。这片曾被觊觎的海域,如今正以生态、资源、军事的全面布局,成为捍卫国家尊严的“海上长城”。正如渔民老张所说:“祖宗留下的海,得用命护着!”黄岩岛的故事,还在续写中国海洋强国的壮丽篇章。

来源:眾說烽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