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爱兵如子,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他破格提拔为营教导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9 03:14 2

摘要:【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那一天,他哭了

"报告指导员,李明同志违反规定,夜间私自外出!"我还记得那个秋夜,王班长大步走进指导员办公室,指着我,声音像炸雷一样。周指导员抬头看了我一眼,平静地说:"你先下去吧。"

那是我入伍第三个月的事了。刚进连队时,我就听老兵们说咱们周指导员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但做起事来又特别认真负责,谁要是犯了错,免不了一顿"思想教育"。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却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我叫李明,来自河南农村。高中毕业那年,我报名参军。记得那天体检回来,爸妈坐在堂屋里,爸爸手里拿着我的入伍通知书,一遍又一遍地看,好像那上面写的不是字,而是我的未来。

"明子,部队是个好地方,好好干,别给咱李家丢人。"爸爸拍着我的肩膀,眼里满是期待。

新兵连结束后,我被分到了某工兵连队。刚到连队那天,天气闷热得很,连汗衫都能拧出水来。我拖着行李走进宿舍,就看见一个中等身材的军官站在门口。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的指导员肩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新来的?哪里人?"他问道,声音不大但很有力。

"报告指导员,我叫李明,河南人!"我立正敬礼,紧张得手心都是汗。

"河南好地方啊,俺老家也是那边的。"他用家乡话说道,眼里露出亲切的笑意,"记住,你现在不只是河南人,你是咱二连的兵。好好干。"

就这样,我开始了连队生活。说实话,刚开始那段日子真不好过。早上五点半的哨声像是催命符,内务整理也总是过不了关。叠被子这事儿,在家里哪用这么讲究啊?可在这儿,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还得棱角分明,用尺子一量就知道合不合格。

周指导员看起来挺平易近人,但谁要是犯了错,他的脸立马就会板起来。连里有个张小勇,大家都叫他"勇子",有次内务检查没过关,周指导员让他整整背了一下午的《内务条令》。

"这人当官的,虽然不凶,但认真起来真够呛。"老兵小王对我说,"不过他从不白批人,有错就改,改了就完事。"

那晚我犯错的事儿其实挺傻的。我老家有个发小得了重病,需要手术。我接到家里电话,心里着急,就想着悄悄溜出去打个长途电话问问情况。那会儿手机还不普及呢,我们连队就一部公用电话,在值班室。谁知道被值班的王班长逮了个正着。

周指导员办公室的灯亮到了深夜。我在门外站了快一个小时,腿都麻了。终于,门开了。

"进来。"

我走进去,站得笔直。屋里只开了一盏台灯,周指导员坐在桌子后面,脸一半在光里,一半在阴影中。桌上堆着厚厚的文件,旁边放着半杯凉茶。

"说说吧,为什么要夜间外出?"

我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说着说着,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我赶紧用袖子擦了擦。

"对不起,指导员,我知道错了。"

周指导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部大哥大,递给我:"打吧,问清楚情况。"

我愣住了,没想到他会这样做。

"愣着干什么?快打。兄弟有难,你着急是人之常情。但下次有事要先请假,明白吗?"

那一刻,我感觉鼻子一酸。在外人眼里,周指导员是铁面无私的"严官",可在这一刻,我看到的却是一个理解战士、体贴入微的长官。

通过电话我了解到,发小的手术很成功,已经没事了。放下电话,我长舒一口气。

"情况怎么样?"周指导员问。

"手术很成功,已经没事了。谢谢指导员。"

"没事就好。"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李明,你是个好兵,就是有时候太冲动。军人嘛,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了,回去睡觉吧,明天还得早操呢。"

从那以后,我对周指导员有了新的认识。他严厉,是因为责任;他较真,是因为关心。在他心里,每一个战士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重要。

周指导员不仅关心我们的思想,还特别关心我们的生活。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早上起来,水盆里都结了一层薄冰。他二话不说,跑到每个宿舍检查暖气,发现有的宿舍温度不够,立马就找了营里协调。

"咱们当兵的,能吃苦,但不能白吃苦!"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还有一次,我发烧了,晚上躺在床上直哆嗦。室友小赵连忙去喊了周指导员。半夜三点多,周指导员穿着军大衣就冲到了卫生所,一路小跑把值班医生也叫了过来。

"发烧,38.5度。"医生量完体温说。

"严重吗?需不需要送医院?"周指导员急切地问。

"不严重,打针吃药就行。"

周指导员守在我床边,直到我吃了药,体温开始下降才离开。第二天一早,他又来看我,还带了几个煮鸡蛋。

"多吃点有营养的,病好得快。你家里人不在跟前,咱们连队就是你家,我就是你家长。"他像个老妈子似的叮嘱我。

"谢谢指导员。"我有些不好意思。

"谢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说起来,我们连队的日子虽然忙,但也有不少乐子。每到周末,指导员会组织我们看电影,有时候是战争片,有时候是喜剧。记得有次放《少林寺》,全连战士挤在一个小会议室里,那个激动劲儿呀,看得大家直拍大腿。

"李连杰太帅了!"小赵一边看一边喊。

"嘘,小点声,后面听不见了!"周指导员在后排嗔怪道,但脸上却带着笑。

在周指导员的带领下,我们连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尤其是那年军区组织的"三项"比武(体能、技能和军事素质),我们连包揽了好几个单项第一。回来那天,食堂特意加了菜,还发了水果。那顿饭,我至今记忆犹新,大家边吃边聊,开心得不得了。

最难忘的是那次抗洪救灾任务。那年夏天,南方一带遭遇了特大洪水。电视上天天播放受灾情况,我们连队紧急奔赴灾区。

大堤上,周指导员和我们一起日夜奋战在最前线。记得有一天晚上,暴雨如注,河水已经漫到了警戒线。

"再加一道防线!快!"周指导员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嘹亮。

我们连夜加固堤坝,一袋袋沙土垒起来,筑成新的防线。周指导员浑身湿透,泥水顺着脸颊流下来,但他没有一丝抱怨,始终站在最前面带头干。

"周指导员,您去休息一下吧,我们来!"连长劝他。

"不行,现在是关键时刻,我得在!你们都是我的兵,我不能让你们一个人冒险!"他摇摇头,继续扛起一袋沙土。

那次抗洪,我们连坚守了七天七夜,成功保护了下游的一个小镇。当地老百姓感激得不得了,有个老大爷拎着一篮子鸡蛋来看我们,说是他家养的土鸡下的,特意送给"救命恩人"。周指导员婉拒了,但老大爷执意要留下,最后我们只好接受了他的心意。

任务完成后,周指导员却病倒了,高烧不退,被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我们几个战士轮流照顾他。有一天晚上轮到我值班,我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周指导员,心里五味杂陈。平时神采奕奕的他,此刻脸色苍白,显得那么虚弱。

"李明..."他突然睁开眼睛,叫我的名字。

"指导员,我在呢,您有什么需要?"我连忙凑过去。

"水...给我点水..."

我赶紧倒了杯温水,扶他起来喝。喝完水后,他抓住我的手:"你们都是好样的...这次任务多亏了你们..."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爱兵如子"。在部队,战友如手足,长官如父兄,这份情谊是刻在骨子里的。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任务,一次次的考验,我们连队在周指导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出色,最终荣立了集体一等功。这在我们团里还是头一次。

记得立功大会那天,连队的每个人都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的大红花格外醒目。周指导员站在主席台上,接过团长颁发的锦旗和奖状,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份荣誉属于全连战士,是大家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

会后,团里宣布了一个消息:周指导员破格提拔为营教导员。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替他高兴,但心里也有些不舍。

"还想跟着您干呢,指导员。"小赵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周指导员微笑着看着我们:"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是你们的指导员,你们永远是我的兵。记住,不管走到哪,都要好好干,不能给咱连队丢脸。"

那天晚上,我们几个趁着周指导员不在,偷偷商量着要给他举办个简单的欢送会。

"买点水果吧?"小赵提议。

"对,再弄点零食,指导员最爱吃瓜子了。"我补充道。

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最后决定第二天晚上在食堂搞个小型聚会。我们用津贴买了些水果和零食,还用彩纸剪了几个"祝贺提拔"的字挂在墙上。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大家都挺满意的。

"你们说指导员会不会感动得哭啊?"有人突然问。

"他啊?铁面无私的周指导员?不可能!"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就在他要调走的前一天晚上,我们的欢送会如期举行。周指导员推门进来时,我们齐声喊道:"周指导员好!祝贺提拔!"

他愣住了,眼睛湿润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哭。

"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我们围着他,七嘴八舌地说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有人提起他半夜给战士送热水的事,有人说起他每天早上第一个起床带早操的情景,还有人讲他拿自己的津贴给家境困难的战士买生活用品...

"记得那次拉练吗?指导员背着两个人的背包,自己的水壶却给了老张喝。"有人回忆道。

"还有那次,我们宿舍半夜停电,指导员提着手电筒挨个宿舍查看,问大家有没有事。"小赵补充道。

周指导员听着我们的话,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眼睛却越来越湿润。

最后,周指导员站起来,举起杯子:"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指导员,什么叫当兵,什么叫责任。我想说,我以你们为荣!"

"我们也以您为荣,指导员!"我们齐声回应。

那天晚上,我们聊到很晚。我们谈起了刚入伍时的青涩,谈起了一起度过的难关,谈起了各自的家乡和未来的打算。食堂的灯光下,这群平时训练场上汗如雨下的硬汉子,此刻却像一家人一样,轻松自在地聊着家常。

临别前,周指导员对我说:"李明,你小子潜力不小,好好干,争取早日当上班长。"

"保证完成任务,指导员!"我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第二天一早,周指导员正式离开了连队。我们全连战士整齐列队,目送他离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刚入伍时爸爸对我说的话:"明子,部队是个好地方,好好干。"

是啊,部队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有像周指导员这样的好长官,有像我的战友们这样的好兄弟。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当兵,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今年春节探亲时,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爸妈看到我的军装上多了一条红杠,高兴得合不拢嘴。

"爸,您知道吗?我当上班长了,就像周指导员说的那样。"我骄傲地说。

"好啊,好啊!"爸爸拍着我的肩膀,眼里满是欣慰。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我给爸妈讲述着部队的趣事,讲着周指导员的故事。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屋内的笑声温暖如春。

而此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雨夜里奋战在大堤上的身影,是那个病床前虚弱却坚定的声音,是那个欢送会上湿润的眼睛...

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记得周指导员的教诲,记得那段军旅岁月里的点点滴滴。因为那里,有我们青春最美的回忆,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成长。

周指导员,您在哪里都一定是最好的教导员。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