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每天花在 iPhone 上的时间,远远不止刷刷视频、回回消息这么简单。很多人手里拿着顶配设备,却依旧在低效地重复琐事——日历靠记,备忘录凌乱,截屏靠土方法,资料一堆散乱在各个 App 里。
我们每天花在 iPhone 上的时间,远远不止刷刷视频、回回消息这么简单。很多人手里拿着顶配设备,却依旧在低效地重复琐事——日历靠记,备忘录凌乱,截屏靠土方法,资料一堆散乱在各个 App 里。
其实,iPhone 真正的实力,不在硬件,而在于你是否用对了那几款工具。
这篇文章不谈那些早就烂大街的“神器”推荐,而是分享我过去一年亲自用下来,值得留下的 10 款 iPhone 效率应用。
它们不炫技,不烧脑,但每一个都实打实帮我把手机从“信息炸弹”变成“效率武器”。
1. Structured:日程规划,也可以很顺眼
很多日历 App 功能强是强,就是用不下去。而 Structured 用一种“时间轴+任务”的方式,把一天的安排可视化得清清楚楚。你可以像排课表一样规划每个小时,也能快速添加临时任务,甚至 Siri 也能语音录入。
最重要的是,它长得好看,界面顺滑,不抗拒打开,才是效率的第一步。
2. Spark Mail:收件箱,从混乱变成清单
手机邮件 App 用原生的确实太痛苦了。Spark 把“智能清理”和“待办邮件”结合得非常顺手,重要邮件可以 Pin 在顶部,稍后处理的邮件可以延迟提醒,一封邮件点一下就转为任务。
你可以不再一打开收件箱就焦虑,而是有序处理每一条信息。
3. Notion:iPhone 上的知识大脑延伸
虽然 Notion 最强还是在桌面端,但它的 iPhone 版本并不弱。无论是写文章草稿、日常灵感收集,还是项目笔记、预算表格,它都能帮你把碎片信息装进一个“统一收纳空间”。
配合 Widget 和快捷方式设置,你甚至可以一键新建任务、笔记或打开某个数据库,效率立刻起飞。
4. Things 3:任务管理的终极形态
和一大堆 Todo 类 App 比起来,Things 3 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顺手感”。你不会感受到它“在管你”,而是像在和一个懂你的助手合作:任务分区、项目梳理、计划清单、日程关联都不繁琐,但都到位。
尤其在 iPhone 上操作流畅到有点“反直觉”:点一点,今天该做什么清清楚楚。
5. Shortcuts:用动作替你点十几下
Apple 自家的捷径 App,曾经被吐槽复杂,但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你可以设置早晨自动播放天气播报+日程提醒,也可以一键生成 PDF、压缩图片、快速分享到指定联系人。
它就是你口袋里的“小型自动化系统”,熟悉后能省下大量重复操作的时间。
6. Drafts:一秒捕捉所有想法
不管你在用哪个笔记工具,Drafts 都值得做“第一落点”。打开就能打字,没有干扰,没有标签,没有格式纠结。你可以先记录,再决定它该去哪——导入 Notion、发到邮箱、变成提醒事项,全靠一键处理。
真正的“想法中转站”,不怕忘、不怕乱。
7. Opal:不封锁你,但也不放纵你
比起强制断网的极端 App,Opal 的做法更柔和——它会提醒你正在“偏离轨道”,让你在刷 TikTok 或微博时多一点“选择权”。你可以设置专注时间段,也能按类别限时,还能看到自己的用机报告。
不是去对抗欲望,而是和它共处。
8. Scanner Pro:把 iPhone 变成口袋扫描仪
有时候你需要扫描合同、发票或文件,但扫描仪不在身边。Scanner Pro 利用 iPhone 相机 + OCR 技术,一键扫描、自动裁边、转换文字,甚至还能自动上传到云盘或发送到邮箱。
画质清晰、识别快,外出办公常驻必备。
9. Copied:剪贴板也能很聪明
iPhone 的复制粘贴一直不够自由。而 Copied 则能记录你所有的复制历史,支持分类、批量管理、文本清洗。它甚至可以创建快捷动作,像“复制格式化地址”这种操作,只需点一下。
如果你经常需要复制账号、文本、代码片段等内容,这个工具绝对是福音。
10. Widgetsmith:桌面控,别错过它
虽然 iOS 自带小组件,但可玩性远不如 Widgetsmith。你可以自定义风格、颜色、字体,创建适合自己节奏的专属桌面:一块展示任务清单,一块展示倒计时,一块做工作笔记入口。
好看 + 实用,是保持使用习惯的最强动力。
结语:别让手机限制你,而是助你解锁节奏感
说到底,iPhone 本身就是一个性能强大但容易分心的工具。你可以让它变成干扰源,也可以让它变成节奏管理师,关键就看你如何布置“效率阵地”。
上面这 10 个 App,不是让你24小时都工作,而是帮你在信息爆炸时代,把控节奏,掌握主动。
别再等“换设备”来解决问题,或许你真正需要的,只是一次对工具的重新整理。
来源:小何科技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