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怎样防治地老虎,才能确保一播全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06:52 2

摘要:小地老虎俗称土蚕,以幼虫危害为主,三龄以前的幼虫,主要取食杂草或玉米的叶片,三龄以后,幼虫白天躲在玉米幼苗根际周围的土壤内,晚上出来取食玉米幼苗茎基部,常咬断幼苗茎基部造成缺苗断垄。

小地老虎是春玉米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一旦错过最佳防治期,常常造成大量幼苗被害,导致缺苗断垄。春玉米上的小地老虎怎样防治效果好呢?

小地老虎俗称土蚕,以幼虫危害为主,三龄以前的幼虫,主要取食杂草或玉米的叶片,三龄以后,幼虫白天躲在玉米幼苗根际周围的土壤内,晚上出来取食玉米幼苗茎基部,常咬断幼苗茎基部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需把握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成虫盛发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成虫刚刚羽化,趋光性强,可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减少田间落卵量;二是幼虫三龄前,一般在4月中旬至下旬,此时幼虫尚未入土且抗药性弱,是化学防控的最佳窗口期。在生产上,要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控。

农业防治。播种前深耕土壤灭杀越冬虫源,清除田边杂草破坏幼虫栖息环境,破坏成虫栖息环境,减少落卵量,从而减轻幼虫的危害。

物理防治。可于清晨人工捕杀幼虫,发现被害的玉米幼苗,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土壤中,人工进行捕杀,或在田间撒施新鲜泡桐叶诱集幼虫集中消杀。

生物防治。推荐喷施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制剂,既能杀虫又不伤天敌;化学防治可选用0.5%苦参碱颗粒剂拌土撒施,或在幼虫低龄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喷雾处理。

二次拌种。由于目前所用的玉米拌种剂,对小地老虎都没有防治效果,可在玉米播种前,每亩用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二次拌种,这种种衣剂具有非常好的内吸传导性,可将危害玉米幼苗的害虫彻底杀死。

实践表明,最佳防控方案是"诱杀成虫+毒饵诱杀幼虫"组合。成虫期每30亩安装一盏黑光灯,幼虫期用90%敌百虫晶体拌炒香的麦麸制成毒饵傍晚撒施,此法兼具环保性与高效性。抓住幼虫三龄前的防治关键期,结合生态调控与科学用药,可有效控制小地老虎危害,确保玉米一播全苗。

来源:湖北台农村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