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比赛备受关注、热度空前。赛事全称是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9000余名大众跑者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机器人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人形机器人参赛,“人机共跑”21.0975公里。
4月19日清晨7:30,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将在北京鸣枪开赛。
长江日报记者
提前一天到现场探访,
华科大的神农机器人队,
和宇树、众擎、夸父、灵宝 等
21支人形机器人战队
已经集结完毕,等待开赛!
此次比赛备受关注、热度空前。赛事全称是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9000余名大众跑者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机器人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人形机器人参赛,“人机共跑”21.0975公里。
比赛原计划上周末举行,因大风天气延期一周,各支战队已经提前到现场做足准备。其中,“神农”人形机器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汉团队研发。
来自武汉的神农机器人队是3号战队,身高1.73米、体重50公斤,它的亮点在于:先进电动推进航空动力系统,结合优化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实现了长续航与高载重的完美平衡。
武汉小伙子黄沛鑫是广东高擎机电的算法工程师,他带着心爱的机器人小伙伴来北京参赛。驻京记者柯丽芬 摄
在备赛现场,长江日报记者遇到来自广州高擎机电的机器人Mini Hi(小海)正在积极备赛。高擎机电算法工程师黄沛鑫是武汉伢,从小酷爱机器人,大学还没毕业就到高擎机电实习。他为机器人小海设计安装了近似人类的腿部关节,可实现跑步、跨障碍、上台阶等功能,未来将重点研发上肢功能,实现更多陪伴、服务功能。
“人形机器人与人类共跑马拉松,对于主办方、参赛队、人类选手、观众来说都是世界首次。”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说:本次比赛为人机共跑的计时赛,人类跑友与人形机器人之间设有栏杆阻隔。起点均为南海子公园,终点为经开区国家信创园。按完赛时间长短确定冠亚季军,还设置了完赛奖、最佳耐力奖、最佳人气奖等。沿线设置机器人补给站、保障车,供队伍更换电池及零部件。
黄沛鑫为机器人小海设计安装了近似人类的腿部关节,可以轻松跑步、跨越障碍、上台阶。驻京记者柯丽芬 摄
梁靓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容本次比赛,希望通过赛事,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搭建技术验证平台、产品推广平台、成果展示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人形机器人技术正不断迭代升级,应用场景将加快落地。比赛全程直播,人形机器人在户外真实环境中接受技术考验。
来源:九派体育一点号